《田漢傳》是1996年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董健。
基本介紹
- 作者:董健
- ISBN:9787530204504
- 頁數:891
- 定價:28.00
-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 出版時間:1996-12
- 裝幀:平裝
內容介紹,作者介紹,作品目錄,
內容介紹
內容提要
田漢是我國革命戲劇運動的奠基人和戲曲改革工作
的先驅者,是我國傑出的戲劇家,是現代的關漢卿。他
一生寫各種劇本一百多部,寫歌詞和新舊體詩兩千餘首。
一曲《義勇軍進行曲》成為時代的強音,成為我們國家
和民族的象徵,唱遍了全中國,響徹全世界。
田漢堅信“一誠可以救萬惡”,他崇誠,唯善,求美。
他為人坦誠,但不會保護自己;他痴迷藝術,對政治卻
又過於陌生;他信念執著,但又有壓力下的懺悔……本
書多側面地展示了田漢的藝術個性和人格力量,從書中
可以感受到傳記作者的真誠,可以看到一個靈魂真實的
田漢。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董健,山東壽光人。1936年1
月3日生。1956年考入北京俄語
學院,次年轉南京大學中文系學
習。畢業後讀研究生,後留校任教
至今。現為南京大學文學院院長、
戲劇影視研究所所長、戲劇學博
士生導師。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中國話劇研究會副會長、中國田
漢研究會與田漢基金會理事。著
有《中國當代文學史初稿》)合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1980年出版)、
《陳白塵創作歷程論》(中國戲劇
出版社1985年出版)、《中國現代
戲劇史稿》)台著,中國戲劇出版
社1989年出版)、《文學與歷史》
(江蘇文藝出版社1992年出版)
及論文多篇。
作品目錄
目錄
序 幕 暗暗的死
第一章 山鄉童年(1898―1909)
一 生在戊戌年
二 家
三 私塾里的“小和尚”
四 棲鳳廬與仙姑殿
五 獵虎的故事
六 孩童的戲劇世界
第二章 在長沙的日子(1910―1916)
一 “田漢”此名誕生在辛亥年
二 脫下軍裝之後
三 離鄉去國的時候
第三章 訪學東瀛(1916―1922)
一 東渡之初
二 梅雨情
三 當代《紅拂傳》
四 吞吃“智果”
五 “智果”之一:民主主義
六 “智果”之二:社會主義
七 “智果”之三:浪漫主義與新浪漫主義
八 訪問廚川白村
九 人生悲苦與悲劇意識
十 薔薇花
十一 三葉草
十二 初奏“梵峨�”
十三 “悲哀的洗禮”
十四 “人生的淵底”何在?
第四章 “南國”時代(1922―1930)
一 歸國一年間
二 紅豆生南國
三 五內俱焚:愛妻長眠在他的懷裡
四 生死進退之間
五 左右為難
六 “銀色的夢”
七 夢遊金陵
八 上海藝術大學與“藝術魚龍會”
九 窮乾苦幹的“私學”
――南國藝術學院
十 南國社的流浪演出(之一)
十一 南國社的流浪演出(之二)
十二 南國社的流浪演出(之三)
十三 苦悶與“轉向
十四 “南國”的尾聲
第五章 “轉向”之後(1930―1937)
一 在左翼營壘里
二 與魯迅之交
三 戲劇創作:“田漢味”的變化
四 打入電影圈
五 國歌的誕生
六 政治犯
七 “盧卡斯之矛”與躍動的戲劇心
八 面臨左右夾攻
九 一切為了迎接抗戰
第六章 抗戰洪波曲(1937―1945)
一 神聖炮火的召喚
二 復活的愛情
三 穿起將軍服的時候
四 革新舊劇的“江湖老大”(之一)
五 革新舊劇的“江湖老大”(之二)
六 寂寞蒼涼賦秋聲
七 南嶽菩提園
八 灕江之濱(之一)
九 灕江之濱(之二)
十 灕江之濱(之三)
十一 春城一年
第七章 憂國淚(1945―1948)
一 告別昆明
二 國事家事均堪憂
三 民主潮
四 憂國淚化作《麗人行》
五 五十大壽
六 斷不了的“戲曲緣”
七 再造“銀色的夢”
八 邁過歷史的門檻
第八章 從興奮到困惑(1949―1961)
一 “開國的氣象”
二 “戲曲”與“局長”之間
三 五十年代的三部戲曲
四 “青天”乎?“右派”乎?
五 在《關漢卿》中找到自我
六 從“尊命”到“請命”
第九章 走向災難的深淵(1962―1968)
一 懸崖邊上的舞蹈
二 苦悶・懺悔・自救
三 在“紅色恐怖”的籠罩下
四 “媽媽萬歲!”
尾 聲 復活
後 記
序 幕 暗暗的死
第一章 山鄉童年(1898―1909)
一 生在戊戌年
二 家
三 私塾里的“小和尚”
四 棲鳳廬與仙姑殿
五 獵虎的故事
六 孩童的戲劇世界
第二章 在長沙的日子(1910―1916)
一 “田漢”此名誕生在辛亥年
二 脫下軍裝之後
三 離鄉去國的時候
第三章 訪學東瀛(1916―1922)
一 東渡之初
二 梅雨情
三 當代《紅拂傳》
四 吞吃“智果”
五 “智果”之一:民主主義
六 “智果”之二:社會主義
七 “智果”之三:浪漫主義與新浪漫主義
八 訪問廚川白村
九 人生悲苦與悲劇意識
十 薔薇花
十一 三葉草
十二 初奏“梵峨�”
十三 “悲哀的洗禮”
十四 “人生的淵底”何在?
第四章 “南國”時代(1922―1930)
一 歸國一年間
二 紅豆生南國
三 五內俱焚:愛妻長眠在他的懷裡
四 生死進退之間
五 左右為難
六 “銀色的夢”
七 夢遊金陵
八 上海藝術大學與“藝術魚龍會”
九 窮乾苦幹的“私學”
――南國藝術學院
十 南國社的流浪演出(之一)
十一 南國社的流浪演出(之二)
十二 南國社的流浪演出(之三)
十三 苦悶與“轉向
十四 “南國”的尾聲
第五章 “轉向”之後(1930―1937)
一 在左翼營壘里
二 與魯迅之交
三 戲劇創作:“田漢味”的變化
四 打入電影圈
五 國歌的誕生
六 政治犯
七 “盧卡斯之矛”與躍動的戲劇心
八 面臨左右夾攻
九 一切為了迎接抗戰
第六章 抗戰洪波曲(1937―1945)
一 神聖炮火的召喚
二 復活的愛情
三 穿起將軍服的時候
四 革新舊劇的“江湖老大”(之一)
五 革新舊劇的“江湖老大”(之二)
六 寂寞蒼涼賦秋聲
七 南嶽菩提園
八 灕江之濱(之一)
九 灕江之濱(之二)
十 灕江之濱(之三)
十一 春城一年
第七章 憂國淚(1945―1948)
一 告別昆明
二 國事家事均堪憂
三 民主潮
四 憂國淚化作《麗人行》
五 五十大壽
六 斷不了的“戲曲緣”
七 再造“銀色的夢”
八 邁過歷史的門檻
第八章 從興奮到困惑(1949―1961)
一 “開國的氣象”
二 “戲曲”與“局長”之間
三 五十年代的三部戲曲
四 “青天”乎?“右派”乎?
五 在《關漢卿》中找到自我
六 從“尊命”到“請命”
第九章 走向災難的深淵(1962―1968)
一 懸崖邊上的舞蹈
二 苦悶・懺悔・自救
三 在“紅色恐怖”的籠罩下
四 “媽媽萬歲!”
尾 聲 復活
後 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