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桂勇,邯鄲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運輸部工人。2015年”全國勞動模範“榮譽稱號獲得者 。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田桂勇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漢族
- 職業:工人
人物生平,人物事跡,
人物生平
1990年,田桂勇走進了邯鋼運輸部機車維修車間,當了一名學徒工。
“在邯鋼工作,沒有文化知識寸步難行。沒上過大學,我要在邯鋼這個‘大學堂’里好好學習。”田桂勇說,工余,他積極參加各種培訓班,抓住一切機會“充電”。
“9個徒弟,田桂勇是‘事’最多的一個,維修機車的事,弄不明白他就沒完沒了地問!”已退休的邯鋼師傅李家明回憶說。
功夫不負有心人。三年的學徒生涯,他從一個維修內燃機車的門外漢,變成了一個可以解決諸多難題的班組頂樑柱。
人物事跡
“乾工作不能光憑體力,咱們工人不僅要有力量,更要有專業技術。用創新發明來解決生產疑難問題,不僅見效快,還經濟降本,這才是咱們工人應有的才能!”成為班組的頂樑柱後,田桂勇給自己制定了更高的奮鬥目標。
經過十幾年對維修內燃機車的刻苦鑽研和技術積累,報效企業的機會終於來了。在這之前,邯鋼所有內燃機車中修要送到專修內燃機車的工廠,不但路途遠、耗時長,每台中修大約需要60萬元以上的費用。
“我想嘗試一下自己組織力量中修內燃機車。”田桂勇自告奮勇,得到了部領導的批准。
2006年初,由他帶頭組成18人的內燃機車中修突擊隊,在條件還不成熟的情況下,一場自主中修機車的戰役悄然打響。
在機車中修的日子裡,田桂勇帶領工友日夜鏖戰在中修車間。不懂的問題,他就拿起電話求助兄弟單位,遇到沒有的零部件和工具設備,他就想辦法自己製作。對於機車的關鍵部位,他專門買了一部相機,把分解組裝過程全部拍下來仔細琢磨,結合相關資料反覆試驗,總結出一套完整的檢修操作方法。由於此方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得到了同行的讚揚和借鑑。
他憑藉一股永不服輸和敢啃“硬骨頭”的精神,用時不到2個月,就完成了邯鋼第一台內燃機車的中修,結束了邯鋼不能自主中修內燃機車的歷史。
讓創效遍布機車的每一個部件
近幾年,鋼鐵行業遭遇“寒冬”。市場低迷,鋼鐵業步入深度調整期。微利時代,降本增效,成了鋼鐵企業發展和生存的砝碼。
“讓創效遍布機車的每一個部件”,成為田桂勇和工友們的奮鬥目標。
為進一步降低機車檢修成本,提高機車檢修效率,他不斷地進行檢修工具創新和技術攻關:把機車檢修中複雜的“開胸破顱”的大手術變成“微創型”的小手術,充分利用現有設備資源和廢舊物資進行創新改造,最終實現了檢修工期縮短、檢修費用降低、人員勞動強度降低、檢修效率提高等一舉多得的良好效果。
為節約燃油費,他大膽嘗試對噴油器進行技術革新,把以前的噴油器“抽檢制”改成“定期輪換制”,提高了柴油機的性能,機車油耗由26公斤/小時降到了23公斤/小時,年節約燃油費用60多萬元。他設計製作排水閥試驗台,解決了長期以來排水閥只能靠在機車上測試的狀況,節約備件費和設備購買費5萬元,並成功申請專利;他制定的“氣缸墊破損快速判斷法”,操作簡便,準確率達100%,提高勞動效率50%……
2013年,他創新設計製作的不用拆活塞連桿更換240柴油機氣缸套、活塞環的工裝,只使用一截廢舊氣缸套平分四瓣加上兩個О型圈和專用卡具,就可改連桿活塞裝入缸套變為把缸套套上活塞,使柴油機的中修工作在車上就能完成,把3個多月的檢修工期縮短為1個月以內,大大節省人工成本,也減少了備件、輔料的消耗,突破了鐵路內燃機車檢修行業原有的檢修模式。
2010年以來,他創新設計並製作了多套專用工具設備和先進操作法,大大提高了檢修效率和質量;製作了快速更換牽引電機等專用工具30多件,獲得國家專利5項;主導完成攻關課題16項,總結出先進操作法8項,被公司命名2項;節能減排改造6項,平均每年解決各種故障難題20多項,走出一條鐵路機車檢修降本增效持續發展的新路徑。
技術得到普及才算真技術
2008年8月,“田桂勇內燃機車檢修職工創新工作室”成立,主要負責內燃機車檢修方面的技術創新。
工作中,田桂勇充分發揮創新工作室的技術優勢,為廣大一線職工搭建技術創新、能力提升的平台;組織職工大力開展技術培訓,有針對性地舉辦機車制動機工作原理及故障處理等培訓班;定期組織成員開展修舊利廢,將講堂搬到現場,便於理論聯繫實際,提升了整體檢修技術水平。
為解決職工培訓教材短缺和不統一問題,他用時一年多,把自己多年來潛心鑽研的技術和解決機車難題的經驗,編寫成11萬字的書籍《內燃機車檢修作業指導書》和《機車常見故障處理法》等培訓資料,自任兼職教師,並充分利用創新工作室和創新大講堂的傳播平台每年授課100多課時,製作培訓課件30多套,連續8年獲公司優秀兼職教師榮譽稱號。
在田桂勇的傾心傳授和帶領下,他的20多個徒弟成為機車檢修的骨幹力量。
“只有一個人會的技術,不算是真技術,只有把這種技術普及了,全部用到生產中,這才算真有技術。”田桂勇說。
“讓每個職工懂發明、善創新是我的心愿。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大家都踴躍參與到創新發明隊伍中,才能形成一股強大的創新‘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