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新瑞,女,1971年8月生。山西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研究生畢業,生理學博士。現任山西醫科大學第二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副主任,主任醫師,博導。山西省學術技術帶頭人,山西省“三晉英才”支持計畫拔尖骨幹人才,山西省“百萬衛生人才培養工程”骨幹精英人才人選。
2020年9月17日,中央文明辦發布2-7月“中國好人榜”,被評為“敬業奉獻好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田新瑞
- 醫院等級:三級甲等
- 醫院:山西醫科大學第二醫院
- 職稱:副主任醫師
- 性別:女
所獲榮譽,主要成就,擅長領域,人物履歷,
所獲榮譽
2020年9月17日,中央文明辦發布2-7月“中國好人榜”,被評為“敬業奉獻好人”。
主要成就
1995年始於山西醫科大學第二醫院呼吸科,一直從事呼吸系統疾病的基礎與臨床研究,期間於2001年及2005年,分獲碩士、博士學位,2009年赴澳大利亞悉尼大學研修一年。研究方向為哮喘、COPD等慢性氣道炎症發病及氣道重塑的分子機制和臨床診治,論文發表於《中華醫學雜誌(英文版)》、《中華結核與呼吸雜誌》、《中華內科雜誌》、《TheAmericanJournalofPathology》等刊物,參編專著2本,完成並主持省級科研項目3項。
擅長領域
主要從事呼吸系統疾病的臨床與基礎研究,擅長支氣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心病等呼吸系統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治。主攻方向為支氣管哮喘氣道炎症及氣道重塑的基礎與臨床, 承擔省級科研項目7項、國家級科研項目2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鑑定科研課題3項,獲山西省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發表論文30餘篇,SCI收錄10餘篇,合著著作2部。
人物履歷
在新冠疫情牽動人心的時刻,從太原到呂梁,再到武漢,始終堅守在戰疫最前線,在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及雷神山醫院重症病區開展醫療救治,用實際行動踐行了初心和使命擔當。
對於每一位醫護工作者,2020年的春天太不平凡,充滿了義不容辭的挑戰和義無反顧的奉獻。“把人民民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在新冠疫情牽動人心的時刻,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作為一名呼吸與危重症科主任醫師,從太原到呂梁,再到武漢,始終堅守在戰疫最前線,履行白衣執甲的責任。。
值守太原——我成為首批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成員,從大年初一開始,不斷接到院內會診指令,與專家們就發熱患者進行鑑別診斷、病情評估,明確應對措施。大年初四,我被抽調與省級專家們一起赴太原市第四人民醫院,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重症患者會診,在抗病毒、抑制炎症反應、呼吸支持、防治併發症、中醫治療等細節進行相應處置,不斷積累並加深著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認識和經驗。
支援呂梁——隨著疫情的動態變化,全省多地市均出現新發病例,2月8日,我作為山西省支援地市醫療隊隊員,赴呂梁地區新冠肺炎定點醫院汾陽醫院感染病區開展救治工作。由於初期對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病情捉摸不定,所以每一個病人的病情變化和治療方案,我都必須瞭然於心,對在院病人的醫療質量進行把控,盡最大努力做到準確、細緻、高效,為實現呂梁新冠疫情省內率先清零作出自己的貢獻。
汾陽醫院2020年1月至2020年2月共收治6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其中一例是全省在地市級醫院收治的重症患者。使重症患者轉危為安,阻擊輕症患者轉為重症就是我的工作目標!聯合查房,討論在院患者的病情、重症患者的精細化評估、治療調整,下一步監測指標及救治目標,對即將出院患者的各項臨床資料進行嚴格的評估,每一步工作都力爭要做細做實。為防止疫情擴散,我們將所有發熱患者集中收治於感染病區,駐院期間對每一位收治的發熱患者,嚴格預檢分診嚴密排查,不遺漏一例新冠肺炎的患者,然後根據患者所有臨床資料,個性化制定診斷及治療方案,併兼顧其他合併症處置。指導診治的發熱患者包括:非新冠肺炎、肺間質纖維化合併感染、愛滋病合併卡氏肺孢子蟲肺炎等。針對感染病區需加強急危重症救治水平的情況,發揮專業優勢,利用微信平台對醫護人員進行無創呼吸機使用的相關培訓。通過與汾陽感染科專家的充分討論,指導並完成山西省科技廳相關診療與防控研究專項科研課題申報《腺肽α抗氧化機制對新冠肺炎治療作用的研究》,助力基層醫院新冠肺炎的科研攻關,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科研支撐。
2月15日,呂梁市最後一例新冠肺炎確診患者出院,至此,山西省汾陽醫院收治的6例新冠肺炎患者全部治癒出院。和患者朋友的真誠交流,也得到了患者的理解和積極支持,最後這位患者出院前告訴我同意捐獻自己的血漿去救治更多的重症患者,將愛心傳遞下去!
奔赴武漢——帶著對新冠肺炎充分的診治認識和信心,繼呂梁完成清零任務後,2月20日,我作為山西第十二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醫療組負責人,奔赴湖北武漢,進駐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新冠肺炎重症病房。在到達武漢的第二天,我作為第十二批支援湖北醫療隊第二黨支部支部書記,集結大家召開黨員大會,成立了臨時黨支部,將醫療隊工作的重點集中在加強對重症患者的救治,防止輕症患者轉變為重症,強調加強醫療隊隊員自我防護,發揮黨員衝鋒在前的榜樣和示範作用,鼓舞醫療隊鬥志。期間,我不僅擔任主管業務的專家組組長,還是聯合醫療隊的醫務處主任、病區科主任,負責業務指導、病區管理、院感防護等諸多事項,帶領隊員們學習如何正確穿脫防護服、如何使用呼吸機、如何解讀新冠肺炎診療指南和血氣分析、保持自我身心健康。
醫療隊整建制接管的是武漢大學中南醫院4號樓14層東區的重症病區,經過前期嚴格的院感防護培訓,抓緊落實接管和規劃病區管理,建立分層分組統一工作體制,專家會診、多學科協調和醫護配合的運行機制,通過縝密計畫和同志們的配合,交接當天醫療隊順利完全接管病區醫療工作,實現與中南醫院醫療體系無縫對接。
中南醫院4號樓病區是為應對疫情需求臨時改建,接管患者中有一名危重患者,因原發神經系統疾病致昏迷入院,治療過程中感染新冠肺炎轉入隔離病區,一直由家屬在旁陪護。進入病區第3天,需緊急接收16名患者,為騰出床位儘可能收治患者,院方將家屬送走了,患者非常恐慌。我迅速加派人員進入病區加強對患者的護理和監護,立即與醫院總部溝通,在確保可能的醫療安全隱患消除的前提下,協調實施我們的方案,兩日後隨著家人回到患者身邊,成功使患者轉危為安。
隨著武漢的抗疫形勢積極向好,國家衛健委指示要將剩餘患者轉移到雷神山醫院集中治療。接通知後,立刻召開醫療小組會議,捋請患者病情,進行病情分層,確保轉運途中患者的安全。記事本上編碼標明了每一位轉運患者應注意事項和採取的醫療措施,並召集護理小組會議,要求將這些一一落實。對於不願意轉移到雷神山醫院的患者,反覆溝通、疏導,終於使患者同意了轉院,圓滿完成患者轉運任務。
再戰雷神山——3月11日,在武漢奮戰23天,山西第十二批支援湖北醫療隊所負責病區的最後一位重症患者轉入普通病房,經過短暫休整,我和隊員們集體再請纓。在第二份請戰書上籤字——“到最困難、最需要的地方去,與雷神山醫院醫護人員一道贏得最後的勝利”。3月16日,我們成為山西支援湖北醫療隊中進駐雷神山醫院的隊伍,接管武漢雷神山醫院的94張床位,獨立負責兩個病區的醫療救治工作。雷神山醫院病區收治的患者都是從其它定點醫院或ICU轉診而來,大部分病患發病時間早,住院時間長,核酸雖轉陰,但肺部病灶吸收慢。針對新的情況,我迅速組織大家理順工作流程,理清所有患者病情,進行分層分類管理,認真評估各項出院指征,推廣“山西經驗”,將山西中藥用於患者治療,大大提高患者治癒率。
雷神山醫院重症病房患者中最長的住院時間已達兩個半月,從ICU轉出,經歷了一次次被搶救的驚心動魄,這些被醫護人員從死亡線上搶回的患者,內心也反覆交織著焦慮和恐懼。2號病床劉XX是83歲高齡的老年女性,在這次疫情中痛失老伴,女兒在陪護過程中感染,經過ICU急救2次,身體極度虛弱。在我首次查房詢問病情時,患者突然出現不自主抖動,緊急給予吸氧、臥床休息,患者面部、嘴角不停抽搐,意識朦朧,我腦海里突然閃現之前掐人中治療抽搐的情景,疾步上前掐患者人中,一分鐘後,患者抽搐停止。隨著患者清醒後的長聲呼氣,大家才輕鬆下來。在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中,患者經歷著自身病痛及失去親人的心理歷程,影響著病情的痊癒。我們接診後,一人一病,一病一策地制定了詳細的治療和心理疏導方案,截止到3月30日,病區累計出院 64人。隨著雷神山醫院A16病區最後一名患者的順利出院,我們的團隊圓滿完成了雷神山醫院重症病區的救治任務。
“慎終如始、全力救治,抗擊疫情,不獲全勝決不撤退!”這是我作為一名共產黨員醫生的初心與使命擔當,為救死扶傷奮鬥終生。在這段抗擊疫情的戰鬥中,我和同事們向黨和人民遞交了“醫療護理零差錯,治癒患者零返回,醫務人員零感染,危重患者零死亡”的優秀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