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敬堂

【抗日將領】王明口鎮田莊人,著名抗日將領,參加過娘子關戰役台兒莊戰役,1949率國名黨一個軍起義,歷任解放軍補訓師師長,項城縣第一屆政協副主席。【漢奸】田敬堂(1905~1945),原名田座彬,又名田經元,商河城裡人。1939年春,日軍侵占商河城,設立偽縣政府。田投靠偽縣長李干城,任七、八、九區“清鄉主任”。1945年被擊斃。【古人】田雨公(1808—1876),字敬堂,號杏軒,清朝盂縣香河村人。道光十五年(1835)中舉人,道光十八年(1838)考取進士,後選庶吉士,任翰林院編修。著有《杏園詩稿》。

基本介紹

  • 本名:田敬堂
  • 字號:字敬堂,號杏軒
  • 出生時間:1808年
  • 去世時間:1876年
古代人物,偽頑“魯北剿共司令”,抗日將領,英勇抗戰,率軍起義,解甲歸田,

古代人物

田雨公(1808—1876),字敬堂,號杏軒,清朝盂縣香河村人。道光十五年(1835)中舉人,道光十八年(1838)考取進士,後選庶吉士,任翰林院編修。道光二十九年(1849)任江西鄉試正考官,得真才頗多。後升任大理寺少卿。此間,每閱案卷,夜不成寐,遇到疑難案件,籌思查訪,必得實情,方才作罷。
田雨公在朝廷為官期間,常被道光皇帝召到便殿對談。交談中,他引經據典,論政頗深,許多奏議為皇帝採納。道光三十年(1850),他針砭時弊,上書振綱紀,肅吏治,尖銳地指出了總督、巡撫官吏有四習,即:“好諛、苟安、掩飾、取巧”;政治廢弛有五因,即:“倉庫、漕運、鹽法、兵利、河工”四習不除,則五政不舉。對督撫應賞罰嚴明,此乃當務之急。鹹豐中期,他又上書“用人、行政、得失”等政見,頗得皇帝稱道。官級為三品頂戴。
田雨公辭官歸里後,先後在平定冠山書院、榆次鳳鳴書院和太原晉陽書院講學,學生以能取到該書院讀書為幸事。光緒二年(1876)逝於家中。崇祀晉陽三立閣。著有《杏園詩稿》。

偽頑“魯北剿共司令”

田敬堂(1905~1945),原名田座彬,又名田經元,商河城裡人。他祖父就是“楊四困城”事件中的大地主田玉成。其父早喪,兄弟三人,排行末,諢名“田三禿子”。
田敬堂自幼入學讀書。保定軍校畢業後,在洛陽某軍閥部隊充步兵連長。“九一八”事變後,返商閒居。抗日戰爭爆發後,國民黨商河縣長石毓嵩棄城南逃,雜牌武裝蜂起。田以“抗日”為名,聯絡其好友、本縣匪首王同殿和偽“自衛團”團長王業福等,拉起了隊伍。1939年春,日軍侵占商河城,設立偽縣政府。田投靠偽縣長李干城,任七、八、九區“清鄉主任”。期間,以“清鄉”為名,逼槍抓人,擴充隊伍。逼迫民眾按地畝負擔?役,每13畝地要出槍1枝。民眾叫苦不迭。他以“私通八路軍”為名,向鄉民張乾、展中忱等4人勒索8000元。以搜查八路軍為名,洗劫五寨子村,火燒住房,村民趙景泉等4人被抓住連砍數刀後,推下豬圈。1940年,偽縣警備隊成立,田初任大隊副,後任大隊長。在殷巷、白集、展家、龍桑寺、高安、繩家等村相繼設立據點,擴充偽軍近千人。他有恃無恐,一方面效忠日軍,一方面暗中與國民黨勾結,殘害革命幹部和民眾。抗日民主政府八區區長范吉仁、六區潘興孝等4人被殺害,並在城內懸頭示眾,其慘狀目不忍睹。1943年9月,在佟家道口村槍殺8人,其中一個15歲的兒童亦未能倖免。1945年春,在商河城北一次又砍死民眾12人。同時,田以巧取豪奪不義之財,廣置產業,掠買土地十幾頃,購築瓦房百餘間,在城裡開有布店、酒店等。在北京有樓房40餘間,濟南黑虎泉西街有公館兩處,堪稱商河大富戶。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前夕,德平、臨邑、濟陽各縣偽匪麇集商河。在國民黨方面授意下,田將偽縣警備隊改編為挺進隊,自任縱隊長。日軍投降後,蔣偽合流,被第五戰區收編為魯北剿共司令。偽匪武裝約萬人,在城區突擊挖戰壕、修碉堡、設鹿寨、架電網,加強防禦,妄圖據城頑抗。9月,渤海軍區司令楊國夫率部東殲敵偽後,回師西進,到達商河。同二軍分區曾旭清、蕭鋒、何郝炬、辛國治等指揮全軍,攻打商河。總攻前,中共縣委書記葉尚志請城郊昝魏村開明紳士魏明庵進城送信,向田曉以大義,勸其投誠。田幻想援軍將至,守城待援、拒不歸降。9月24日總攻開始後,田逆率偽匪頑抗,並狂叫“商河城就是我們的墳墓”。激戰至26日,突破東門,全殲守敵。田身負重傷。被俘後服毒自斃。

抗日將領

田敬堂(1906-1986),王明口鎮田莊人,與田鎮南同宗而非近親。他是抗戰時期著名抗日將領,曾參加過娘子關戰役台兒莊戰役;也是著名的國民黨起義將軍,1949年率國民黨一個軍起義。歷任解放軍補訓師師長、項城縣第一屆政協副主席。

英勇抗戰

他出身貧寒,祖父曾給地主當小把牛,到他父親這一輩仍家貧如洗,無力供應田敬堂兄弟二人就學。1924年春,17歲的田敬堂帶著一肚子忿懣,投奔了馮玉祥西北軍。他沒有文化,沒有錢財,沒有靠山,憑聰明才智,憑勇敢不怕死,在和東北軍張作霖打仗時,在和閻錫山蔣介石拼殺中,屢立戰功,一次次受到上峰獎勵,第三年當上了排長,不足半年又被提升為連長,在連長任上不到一年,再晉升為少校營副,兩月有餘再將提升為少校營長,時年21歲。
1937年7月7日,日寇發動盧溝橋事件變,從此中國人民陷入八年的戰爭深淵。西北軍著名愛國將領吉鴻昌的侄兒吉星文,率領他的團打響了抗日戰爭的第一槍,揭開了八年抗戰的序幕。10月,田敬堂在娘子關帶一個營的兵力斷敵後路,配合部隊一舉殲滅日寇李登聯隊1500餘人。獲獎金表一塊。
第二年,國民黨調集44萬大軍於徐州、台兒莊一線堵截日軍,投入戰鬥日軍二十多萬人。田敬堂屬田鎮南的第三十軍,是這次台兒莊大戰的主戰部隊。田敬堂的營,被安排在最重要的前沿陣地上,部隊從農曆二月初二進入主戰場,直到麥黃稍才結束戰鬥。
台兒莊大戰的實際情況,遠比電影中場面慘得多。日本動用了他們當時最先進的武器,一個平方米的地面上,能落炮彈十幾發甚至幾十發,村落被夷為平地,平地又炸成大坑,參戰將士傷亡的慘重可想而知。田敬堂深知,陣地能否守住,關鍵在他這個營長。他早已下定決心,無論戰鬥多么殘酷,犧牲多么慘重,他都要帶領官兵與日本血戰到底。幾天幾夜連續作戰,使田敬堂兩眼紅腫,滿面灰土。他的腿被敵人的子彈穿透,血流不止,他讓衛生員給他作了簡單的包紮,又繼續赤膊投入戰鬥。戰後回漯河養傷,數月方愈。
1939年3 月,他被提升為上校團長,1940年5月又調任三十軍二十七師八十一團上校團長。田敬堂是靠槍桿子拼殺出的一名團長,他對任何上級從不巴結奉承,就連蔣介石他也不甩乎。他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我服從他(蔣介石)的調遣,但不聽從他的召見。”據說有一次蔣介石召見三十軍團以上的軍官,田敬堂竟沒服從召見,可見他的性格非同一般。

率軍起義

解放戰爭初期、西北軍愛國名將高樹勛,毅然在戰場上樹起了義旗。這對蔣介石是一個很大的打擊。他原本對西北軍就不放心,這次事件後,就在西北軍中暗暗放入不少軍統,監督西北軍各部的行動。高樹勛平時和田敬堂關係不錯,起義後為了讓田敬堂也在適當時候起義,就偷偷給田敬堂寫了一封信。可是這封信沒有寄到田敬堂手中,卻被保密處(特務機關)查獲。田敬堂被以叛軍罪關押。田敬堂的全團官兵平時都十分愛戴自己的團長,自從團長被關押,大家情緒激昂。一名副團長帶領全團官兵全副武裝包圍了保密處。迫於形勢,保密處不得不交出田敬堂和大家見面。田鎮南和孫連仲等高級將領見局勢不妙,又深知田敬堂的為人和脾氣,就聯名出面為他擔保,才倖免被害。
田敬堂被釋放後,調到省城開封軍官總隊。那時已是1947年,共產黨在他的家鄉項城縣建立了縣區兩級政權,雖然還處在拉鋸時期,但大局已定。縣大隊聯合軍區獨立旅在蔣橋打敗末代縣長王鳳鳴,王鳳鳴化裝潛逃,項城縣根除了國民黨縣政權。時任省城開封警備司令的三十軍軍長田鎮南,為了競選國會議員,串通省長劉茂恩委任田敬堂任項城縣縣長,但因形勢所迫,田敬堂只掛了個虛名,並沒有回項城赴任。
時隔一年,解放戰爭已進入關鍵時刻,蔣介石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不得不起用閒置軍官,田敬堂東山再起,擔任了127軍310師少將師長。這個師是個加強師,歸桂系軍閥白崇禧指揮。田敬堂始終沒有忘記高樹勛勸他起義的那封信,所以雖奉命南下追擊李先念部,但並沒有真追。當李先念讓他撤兵二十五里時,他還真的將部隊和解放軍拉開了距離。田敬堂感到奇怪的是,部隊走到哪裡,總會有個乞丐跟到哪裡,起義後才知道,這名乞丐是李先念派來聯繫他的張建民,改編後任他那個補訓師的政治委員。
127軍留守處住在四川萬縣,後遷鐘縣。田敬堂的愛人帶著孩子們也住在那裡。留守處處長張開軒,是項城人,他當處長也是田敬堂向軍長推薦任命的,所以對田的家屬照顧得無微不致。西南頻臨解放,國民黨當局看到末日來臨,都爭相逃竄,少將以上的家眷,都可以乘飛機空運台灣。他們這部分人也不例外。張處長把這個訊息告訴給田敬堂,趙軍長也動員他,他愛人也徵求他的意見。他認為這是蔣介石耍的手腕,把家眷運往台灣,表面上看是對下屬關懷,實際是要掌握人質。他決定讓愛人和孩子就留在萬縣等他的訊息。
1949年初冬季節,127軍進駐南江縣境。田敬堂師的政工處陳丹亭處長主動找他聊天,二人東扯西拉,談古論今,從寧都起義談到高樹勛起義,從他被保密處關押審訊,到蔣介石怎樣排斥異己……直至他們部隊眼前的處境和尋求生路的打算等等。陳丹亭處長毫不隱瞞的點破:“師長是否想和共產黨聯繫?”倆人的密談很快達成一致。田敬堂決定以請吃飯的名義,作軍長趙子立的工作。
他請趙軍長到他的師部後,餐餐有肉食,天天有酒飲。二人同榻共寢一個多星期。趙軍長也正為幾萬人的生命、財產、前途發愁!倆人促膝談心,從全國談到西南,從國民黨反動派的失敗談到127軍的絕境。趙軍長讓田敬堂找出路,想辦法,並表態說:“敬堂兄,心裡咋想就咋說,不論說到哪裡,兄弟我決不見怪。咱弟兄在這裡說話怕啥?”田敬堂就藉故去廁所,到室外巡視了一遍,安排勤務兵,不論任何人都不準打擾。一切布置停當後,他就向趙軍長揭了底牌:把部隊帶過去,投靠共產黨。
趙軍長非常贊成走起義這條道路,並指示田敬堂想法與解放軍取得聯繫。田敬堂把陳丹亭叫來,共同商量,最初提出用電報聯繫,但不知道對方的密碼,若用明碼,被其他師、團收去,要出大差錯。為了安全,決定派人前去,人選問題又是個難題。陳處長自報奮勇親自前往,趙軍長也決定派他的心腹趙壽山(一峰的同鄉)與陳處長一同前去。因為趙壽山加入了三番青紅幫。四川地方最大的勢力就是胞哥(紅幫),這個有利條件要利用。
解放軍61軍183師,是進川的前衛部隊。陳丹亭在去漢中的半路上就碰到了前哨部隊,接待他的是該部副師長張介民。陳丹亭說明來意。張副師長詳細詢問了情況和軍師長的姓名,當陳提到奉師長田敬堂的指使來聯繫時,張介民副師長問:“你們的田師長是否參加過西北軍?”陳說:“是的”。張副師長興致勃勃地說說:“我和你們師長是老朋友了。我要知道是他,早就派人把他請到我們這裡來了”。原來抗日戰爭時期,田敬堂從寧夏到西安,住在城防司令部里,張介民在司令部里任書記官,從此他們倆就熟識了,又很談得來。張介民想到延安去上學(大概是抗日軍政大學),是田敬堂找司令批准的。
田敬堂聽陳丹亭匯報說解放軍的負責人是張介民,心裡更踏實了。當天晚上,他就與趙子立軍長聯名,發出了反蔣通電,宣布“從即日起與蔣賊介石脫離一切關係”。次日凌晨,他們的電台也收到了蔣介石通緝趙子立和田敬堂的懸賞電。
解放軍183師的前衛部隊,已從兩側山上來到他們的防地外圍。為防備其他師出現反對起義的行動,田敬堂對防地又作了新的部署,把他的西北軍老底子、師警衛營布防在要道口。
為了避免意外,他提出先不要告訴另外兩個師長,只是讓部隊集結到正直壩,把武裝交給解放軍。手中沒有槍,誰想作亂也作不成。趙軍長採納了他的意見,又向接收起義的解放軍183師首長說明情況。事實證明田敬堂的考慮是有根據的,就在當時十分嚴密的情況下,還出現了抗拒起義的事件。軍政工處長兼930團團長田中田在起義過程中,帶一個營逃跑了。田得知情況後,非常惱火,親自帶兵追擊,追到嘉陵江邊,一邊命令炮擊,一邊用無線電話喊話,那位受蒙蔽的營長明白了真相,才又帶著兵跑回來。那個田中田,帶了十多名親隨向西逃竄,沒出四川就被解放軍消滅了。
127軍全體官兵,在軍長趙子立和田敬堂率領下,於1949年12月27日在四川省南江縣正直壩起義。起義後,部隊在川北南部縣進行整編,全軍三個師和一個軍管區,編為四個團,納入解放軍建制,為六十一軍補訓師,田敬堂被任命為補訓師師長,張介民任政委。趙子立調往南充,任61軍副軍長。

解甲歸田

全國解放後,田敬堂於1950年2月進西南軍政大學學習,直至1952年月1月學習結束後,又調入中國人民解放第二高級步兵學校任軍事教官。1953年,他又走進西南軍區高級幹部訓練班,上級安排他再次學習,目的是想讓他擔任某軍分區司令員。可田敬堂惦念遠在家鄉的雙目失明的老父親,決心解甲歸田,回鄉務農。
臨走時,胡耀邦設宴為田敬堂全家送行。一再囑咐田敬堂,回鄉遇到什麼困難就找他反映。1954年11月,田敬堂回到家鄉,開始過上了從將軍到農民的大起大落生活。由於他長期從軍,土改時當然不會分給他土地,這時突然回家當農民,沒有土地全家就無法生活。當時土地都已分到一家一戶手裡,而且地里都已種上了麥子,要想得到土地必須從農民手裡擠出來,擠誰的地都得付出一定的代價,還要包賠青苗錢。田敬堂不得不拿出自己得的復原安家費,解決土地問題。土地問題解決之後,還必須蓋房,等把這些問題都解決了,復原費已基本用光。
大家都知道田敬堂是國民黨的舊軍官,在那個特殊年月,受委屈是常有的事,但他從不把起義證拿給政府和幹部看,甘心忍受不公的政治待遇。夫人栗躍華終於忍不下去了,向河南省民政廳去了一封信,大致反映了田敬堂的情況。民政廳接信不久就回信,讓栗躍華到民政廳去一趟,詳細匯報一切。栗躍華去了,民政廳領導熱情接待了她。她把田敬堂的起義證書交給了領導,領導當場表態說,像田敬堂這樣高級起義軍官,又當過我軍的高級幹部,按照黨對起義人員的政策,他不應該受到這種待遇,這是地方上執行政策的問題,並告訴她很快就會改變。
栗躍華回來後不久,省民政廳來了一位科長,在縣領導的陪同下去了田莊,向幹部做了工作,從此,改變了對他的待遇。三年困難時期,田敬堂也和廣大社員民眾一樣,過著食不飽腹的生活,連又霉又苦的紅薯乾也是吃不上時,只好吃野菜樹葉樹皮充飢。那時候生產隊的牲畜,也是餓得東倒西歪,換了幾任飼養員都沒改變這種狀況,眼看著牲畜要餓壞,大家都愁著沒辦法。一生從沒養過牲畜的田敬堂,自報奮勇當上了飼養員,在他精心飼養下,骨瘦如柴的牲畜,竟慢慢肥壯起來,從此,昔日的將軍成了地地道道的稱職牛倌,一乾就是七八年。
一天,他突然接到一封信,是從北京寄來的,拆開一看竟是老軍長趙子立的親筆信。讀罷信方知老軍長的後半生也十分坎坷,因某種原因被監禁,直到文革後才和杜聿明他們一起被特赦。信中邀請田敬堂前去相聚,共敘友情。在北京期間,他不僅和老軍長趙子立暢談了惜別之情,還意外地受到了時任中組部部長的胡耀邦接見。
回來不久,縣統戰部長袁同賢同志代表縣委去了田敬堂家。田莊的幹部見小汽車去了田敬堂的家,知道是上邊的大幹部來了,立即用腳踏車帶一袋白面給田敬堂送去,並說先吃著,沒有了再送,以示地方上對他的照顧和關懷。
不久,縣裡通知田敬堂,已經為他安排了工作,讓他到縣圖書館報到。從此,田敬堂結束了二十年農民生活,在人生的道路上又轉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
1981年,田敬堂當被選為政協項城縣第一屆委員會副主席;1983年加入民革。1986年在家鄉去世,享年80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