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志堅(中科院研究員)

田志堅(中科院研究員)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田志堅,理學學士,南開大學(1991年);理學博士,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1996年);訪問學者,比利時根特大學石油化學技術實驗室(1997-1998年);課題組長,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1999年至今) ;研究部部長,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潔淨能源國家實驗室(2011年至今)。 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首席研究員(2015年入選),中國科學院“特聘研究員計畫”特聘核心骨幹(2015年入選),國家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2014年 入選),2016年入選國家第二批萬人計畫。

主要從事潔淨能源領域新催化過程及新催化材料的研究和開發。在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等期刊上發表SCI收錄論文90餘篇,申請專利100餘件,授權30餘件。作為負責人開發的潤滑油加氫異構脫蠟催化劑及技術於2008年在中國石油大慶煉化實現20萬噸級工業套用,成果被評為2009年中國石油集團十大科技進展。2003年獲侯祥麟石油加工科學技術獎,2006年獲國務院特殊津貼,2010年被評為大連市特等勞動模範,2011年獲中國專利優秀獎,2012年獲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成果獎、中國科學院院地合作獎和朱李月華優秀教師獎,2014年獲得遼寧省技術發明一等獎和中國科學院科技促進發展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田志堅
  • 職業:中科院研究員
  • 畢業院校:南開大學
  • 主要成就:參加了“95”攻關、973、863項目
    參加了中科院知識創新工程領域前沿項目
    參加了中國石油科研開發項目等多項課題
項目課題,個人成果,

項目課題

先後承擔或參加了“95”攻關、973、863、中科院知識創新工程領域前沿項目和中國石油科研開發項目等多項課題。其中:
1. 潤滑油基礎油加氫異構脫蠟催化劑實現20萬/噸裝置工業套用
項目歷經小試開發、中試放大和工業試驗,通過一系列創新集成及技術突破,成功實現AEL、TON和MTT等分子篩的5立方米規模工業生產。開發、生產出適合我國大慶石蠟基原油的潤滑油基礎油加氫異構脫蠟催化劑,於2008年在中國石油大慶煉化20萬/噸高壓加氫裝置上實現工業套用(催化劑裝填量40m3),開車一次成功。結果顯示,催化劑活性高,異構化性能強,基礎油收率高,節能降耗效能顯著。套用該催化劑可年處理原料油20萬噸,生產高粘度指數、低傾點的Ⅱ、Ⅲ類潤滑油基礎油,年產值超過10億元。
2. 分子篩合成機理基礎研究取得創新成果
圍繞分子篩合成機理和合成規律進行了大量的基礎研究。其中,離子熱合成分子篩的研究取得較為突出的創新性成績。研究發現了離子熱合成過程中有機胺分子與離子液體陽離子的共同結構導向作用;首次在完全不含自由水的離子熱體系中合成分子篩,並第一次明確地證明分子篩的形成對水存在的極度敏感;將微波加熱技術與離子熱合成分子篩結合,發明微波加熱離子熱合成分子篩。系列研究結果在JACS、Angew Chem等刊物上發表。
3. 開發出甲烷催化燃燒催化劑
針對天然氣的潔淨燃燒問題,提出多種高溫熱穩定性催化材料的製備方法,並研製出具有高溫熱穩定性的高活性催化燃燒催化劑。相關研究內容在國內外學術刊物和重要國際會議上發表論文和報告30餘篇。應邀連續擔任第六、七屆國際催化燃燒會議學術委員會委員。

個人成果

近年來,在包括JACS、Angew Chem等學術期刊和重要國際學術會議上發表研究論文和報告百餘篇,申請國家專利十多項。2003年獲得中國科學技術發展基金會 “侯祥麟石油加工科學技術獎-青年科技人員”獎。2006年獲得國務院特殊津貼。2007年被授予大連市第四批優秀專家稱號。指導多名研究生畢業,其中三名博士分別獲得中國科學院“劉永齡特等獎”、“寶潔優秀博士生獎”和“盧嘉錫優秀研究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