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田壩鄉位於縣城西南部、無量山東南麓支系,紅河與瀾滄江兩個水系的天然分水嶺大營主峰南北兩面,東與
古城鄉接壤,南與普洱縣梅子鄉接界,西與景谷縣鳳山鄉相鄰,北與
按板鎮相連,總面積259.88平方千米。鄉人民政府駐地田壩街海拔為1490米,距縣城86公里,全鄉轄李家、瓦橋、岔河、田壩、勝利、三合、聯合、民強8個村民委員會,179個村民小組。2016年末,全鄉經濟總收入達1.027億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472.77元,糧食播種面積3.63萬畝,糧食總產達7322噸,實現人均有糧609.1公斤,種植烤菸12034畝,收購菸葉24708擔,擁有茶葉採摘面積8370畝。
全鄉地勢中部高,南部低,海拔在1262-2260米之間,最高點為三合村大營盤主峰2260米,最低點為聯合村小鹽井高怕河1262米,兩地高差998米。年平均氣溫16℃,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降雨量1400毫米。
自然資源
水資源。主要河流:恩耕河、南洲河、曼帕河、瓦橋河等。另分布了多條山泉水支溝,溪水清澈、水資源豐富。
土地資源:全鄉有耕地面積29670畝。其中:田6280畝,地23390畝。
礦產資源:鄉域儲藏有鹽礦、銅礦、煤礦,目前未形成規模開採,具有較大的開發潛力。
瓢雞。據考,田壩鄉為瓢雞(無尾雞)的真正發源地,這種雞長相十分奇特——沒有尾巴,因長得像葫蘆瓢,當地人稱這種雞為瓢雞。瓢雞數量非常稀少,肉質及其鮮美,已被雲南省列為瀕危畜禽品種保護名錄進行保護。從外表看,瓢雞與普通土雞最大區別就是沒有尾巴,從解剖來看,瓢雞與其他雞相比,無尾椎骨、尾棕骨、尾羽、鐮羽、尾脂腺,通俗講,就是瓢雞並沒有雞翹。據鎮沅縣誌記載:1941年全縣養雞10萬餘只,其中有少量瓢雞。“根據該雞的歷史淵源、當地特殊的地理、氣候環境推斷,瓢雞的形成可能是該雞的某些遺傳性狀基因發生變異,形成了無尾的特異體形,這些特異性狀在長期的自然環境條件下得到了穩定,不管怎么說,其肯定有一定歷史了。瓢雞面臨滅絕引起了國家農業部、雲南省農業廳及普洱市畜牧部門的重視,2009年9月15日,被雲南省列為瀕危畜禽品種保護名錄進行保護,2009年11月6日,瓢雞通過了國家畜禽遺傳資源鑑定委員會的鑑定,成為我國一個具有特異性的優良地方雞種。市場經濟刺激和政府引導,田壩鄉瓢雞年存、出欄超過10萬羽,瓢雞養殖已成為老百姓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
茶葉資源。田壩鄉境內生長有兩片古茶樹林,一片在瓦橋村老海塘小組,另一片在民強村茶山箐小組,故稱之為“老海塘”、“茶山箐”。“老海塘茶”為雲南八大名茶之一,因地名“海塘”而得茶名。其歷史可追溯至明朝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據當地的一座墓碑和相關資料記載,至今還生活在田壩鄉瓦橋村海塘的漢族人,如艾姓、方姓、葉姓、刀姓等姓氏,是明朝永樂十年(公元1413年),為躲避戰亂,從江西舉家搬遷海塘定居,在這片蠻荒之地種植了一定規模的茶園。清朝雍正年間(公元1723年),當地鹽茶貿易逐漸興盛起來,並帶動海塘茶的發展,到了雍正七年,海塘茶通過馬幫運銷昆明、西藏乃至京城,成為了地方名茶。雍正皇帝品後贊曰:“茶出海塘,色黃味甘,野中有柔,絕茶也”。此後,海塘茶名聲遠揚。海塘古樹茶區地屬無量山山脈,古茶樹資源主要分布在位於瓦橋村海塘小組,包括瓦橋村及周邊李家、盆河、田壩、成功等地的茶園,都屬於老海塘茶區,栽培型老茶樹共有1150畝。其中樹齡在50至100年間的有700畝,百年以上的有450畝,古樹春茶年產量約1.3噸。而最具有代表性的古茶樹,是離海塘古樹茶區不遠的田壩村坡頭山,一株被命名為"白芽口茶"的栽培型小喬木型大茶樹,高約5米,樹齡近1000年,該茶樹芽毛特多,芽體較小,酚氨比值10.2,是製作普洱茶和優質綠茶的原料。海塘古樹茶區的茶樹品種比較混雜,百年左右的古茶樹多為勐庫茶種。而茶樹較大的多為“特種”茶,稱“大山茶”或“大樹茶”,其特點是植株高大,樹姿半開張,主幹明顯,分枝較密,葉片稍上斜或水平狀著生,葉橢圓形,葉色深綠,葉芽肥壯;原產於無量山、哀牢山(可能是野生型和栽培型茶樹自然雜交的地方群體品種),栽培史上千餘年。海塘茶也正因茶樹品種的混雜,而釀成獨特的風格和品質,也以精細的純手工製作工藝有關,所制茶品,茶葉湯色金黃,滋味醇厚,回甘持久,爽滑耐泡。“茶山箐”位於田壩鄉明強村的茶山箐茶區,出名源自於自身的生態環境,是目前鎮遠境內最原生態的茶區,以南和景谷黃草壩茶區寧洱困鹿山茶區相連,樹齡在100-600年間的栽培型老茶樹現有1050畝。據說,該茶區是古人避世而為,古人以種茶為飲品,代代相傳,後人發現此地茶質上好,喝來口感飽滿,回甘持久,就以“茶山箐”命名,“箐”指當地四季流淌的清澈山泉水。從此,茶山箐的茶開始遠銷版納州、廣東、甘肅、香港等全國各地,名傳他鄉。
特色產業資源。生豬、黑山羊等畜禽養殖產業保持穩定增長;以石斛、重樓、白芨、黃精、靈芝、桔梗等為代表的生物藥業發展迅速;以核桃、堅果、思茅松為代表的林產業發展壯大,核桃種植面積達2.7萬畝,堅果種植面積達1160畝;荷蘭豆、無筋豆、黃金山藥、工業辣椒等蔬菜種植成為民眾創收新亮點,特色產業的支撐作用逐步突顯,已成為民眾脫貧致富的有力保障。
旅遊文化產業資源。積極收集整理歷史文化資料,進一步挖掘民族民間傳統工藝,依託恩耕井人類活動遺址和茶鹽歷史文化,著力打造南洲河桃花源、恩耕井溫泉谷兩個休閒度假鄉村旅遊景點。
田壩鄉自發外遷選業人員多,地廣人稀,土地資源極為豐富,具有廣闊的開發前景。
地圖信息
地址:雲南省普洱市鎮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縣田壩鄉政府(縣道J37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