甪里姓(甪里(罕見複姓))

甪里姓(姓氏)

甪里(罕見複姓)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甪里是五千年前的一處地名同時也是一姓氏,姓氏源於姬姓,出自商、周之際甪里之地;地名源於神農與軒轅黃帝化干戈為玉帛,共同建立部落聯盟後所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甪里姓
  • 源於:姬姓
  • 性質:姓氏
  • 起源時間:五千年前
基本介紹,姓氏淵源,得姓始祖,郡望堂號,郡望,堂號,

基本介紹

甪里[甪里,讀音作lù lǐ(ㄌㄨˋㄌㄧˇ),不可寫作“甪裏”]

姓氏淵源

單一淵源:源於姬姓,出自商、周之際甪里之地,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今有學人解釋:甪里氏,是“甪直”之地特有的姓氏,因地為姓氏。按其解釋,甪直,位於今江蘇省崑山市吳縣,是江南地區六個著名的古鎮之一,位於蘇州城東南二十五公里處。甪直為“因唐代詩人陸龜蒙,號甫里先生,隱居於此,故名。據文獻《甫里志》記載:甪直原名為甫里,因鎮西有‘甫里塘’而得名。後因鎮東有直港,通向六處,水流形有酷如‘甪’字,故改名為‘甪直’。”又傳,“古代有獨角神獸‘甪端’巡察神州大地,路過甪直,見其地是一塊風水寶地,因此就長期駐在甪直,故而甪直有史以來,沒有戰荒,沒有旱澇災害,人們年年豐衣足食,明代村落聚鎮改其名為‘甪直’。”本書考證後,基本上不同意以上議論!其實,“甪里“之地名在西漢初期(公元前200年左右)早就已有,並不是因為唐朝詩人陸龜蒙(公元?~881年)而方有其名的。據文獻《蘇州府志》記載:“漢初,商山四皓有甪里先生者,本與周同姓,名術,泰伯之後,在洞庭西山居,故以自號,於孫遂以為氏。”在史籍《萬姓統譜》中也記載:“甪里,或作甪氏,漢有甪若敖叔,乃其後也。屬商山族。”
今河南省汝陽縣城西南隅有一條長三百米,寬九米的古老街道,名叫“甪里街”。這條古街,是因秦、漢之際甪里先生此地居住而名之的,距今已有二千二百多年的“街齡”了,是河洛文化的閃光點之一。顯然,“汝陽甪里”這個地名要比以唐朝詩人陸龜蒙之名因之的“甪直”要早一千餘年,用其地之名稱以為姓氏,要比“甪直”為“甪里氏”來得更為真實可靠。五千年前,中國“秫酒”的發明者杜康在汝陽釀造出第一滴醇香四溢的美酒,為中華民族的文明史增添了光輝的一頁,被後人尊奉為“酒祖”、“酒神”,汝陽因而被譽為“酒祖故鄉”。魏武帝曹操一闋“何以解憂,唯有杜康”之名句,把杜康酒香從遠古帶到今朝。戰國時期,縱橫家鼻祖鬼谷子隱居於汝陽的雲夢山,著書立說,收徒講學,培養出孫臏、龐涓、蘇秦、張儀等名存史冊的風雲人物,被尊為“軍聖”,鬼谷故里被當代軍事家伍修權將軍讚譽為“天下第一軍校”。甪里先生,河內軹人(今河南汝陽),是被孔子稱為“至德”的泰伯之後裔,姓周名術,字元道,號霸上先生,一號甪里先生。是秦、漢之際非常著名的商山四皓之一,因輔佐劉盈登基為帝,後有“策杖垂紳扶少主”的美喻。顯然,那時的江南吳地還沒有“甪”這個地名。商山四皓,指的是秦末漢初的東園公、甪里先生、綺里季和夏黃公四位著名學者,為原秦朝博士。他們不願意當官,長期隱藏在商山(今陝西丹鳳),出山時都八十歲有餘,眉皓髮白,故被稱為“商山四皓”。漢高祖劉邦久聞四皓的大名,曾數次請他們出山為官來輔佐大漢天下,但皆被四皓所拒絕了。劉邦登基稱帝為漢高祖後,立長子劉盈為太子,封次子劉如意為趙王。後來,漢高祖見劉盈天生懦弱,才華平庸,而次子劉如意卻聰明過人,才學出眾,便有意廢劉盈而立劉如意。劉盈的母親呂后聞聽後,非常著急,便遵照開國大臣張良的主意,聘請商山四皓來輔佐劉盈。有一天,漢高祖與太子一起飲宴,見到太子背後有四位白髮蒼蒼的老人。一問後才知,那就是商山四皓。商山四皓一起上前謝罪道:“我們聽說太子是個仁人志士,又有孝心,禮賢下士,因此我們就一齊來作太子的賓客。”如此一來,漢高祖便明白大家都很支持太子劉盈,又見太子有四位大賢輔佐,就消除了改立趙王劉如意為太子的念頭。劉盈後來繼位,是為漢惠帝。四皓隨即回商山,皆逝世於商洛,被後人葬於商山腳下、丹江之濱。漢惠帝即位後實施“仁政“,減輕賦稅,提拔賢人曹參為丞相,舉國政治比較清明,社會也很安定。但是漢惠帝優柔寡斷,軟弱無能,在位後期處處受母親呂后牽制,以至最後抑鬱而終,終年僅二十四歲,葬在安陵。之後,其母呂后進行了長達八年的專權統治。
中國的姓氏,基本上是在漢朝時期方固定其社會形態的。因此,甪里氏當為甪里先生周術的子孫後裔以先祖稱號為姓氏,世代延續;亦或其居地住民因以為姓氏。甪里氏,後有省文簡化為單姓甪氏、里氏、以及字訛為角氏者。

得姓始祖

甪里先生(周術)。

郡望堂號

郡望

汝陽郡:史料記載,五千多年前,神農炎帝與軒轅黃帝化干戈為玉帛,共同建立部落聯盟,一統天下,並在河南省汝陽縣境內的西泰山舉行祭天大典,標誌著中華民族的融合和凝結進入肇始階段。汝陽有著豐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觀。歷史文化悠久,既有仰韶文化,又有龍山文化。有杜康造酒遺址、杜康廟、鬼谷故里、魏明帝陵、雲夢山古軍校遺址等二十一處名勝古蹟。我國古代糧食酒釀造的鼻、被歷代帝於尊為“酒仙”的杜康,就是在汝陽杜康村首創了“秫酒”釀造之法,從而奠定了中國白酒釀造的基礎。戰國時期的楚國人鬼谷子,即道家尊奉的王禪,曾隱居在今汝陽城關雲夢山聚賢授道。西周,汝陽屬沈國地域。春秋,蔡昭侯十三年(乙未,公元前506年),沈國被蔡國所滅。縣境西部屬蔡國,東部屬頓國。楚昭王二十年(乙巳,公元前496年),楚滅頓國,後又滅蔡國。戰國時期屬楚國。秦朝時期在陽城(今舒莊鄉扶蘇寺)置縣,屬陳郡。陳勝、吳廣時期改陽城為扶蘇。西漢時期,汝陽屬豫州汝南郡,還有陽城、博陽共三縣。東漢時期,陽城縣改為征羌縣,汝陽縣未動。三國時期,廢征羌、樂家二縣,並歸汝陽縣,屬魏國、豫州、陳郡。晉朝時期縣名汝陽,屬豫州汝南郡。南北朝時期劉宋置汝陽郡,領汝陽、武津二縣。北魏時期復置征羌,汝陽郡領洱陽、武津、征羌三縣。南梁時期汝陽郡領睢陽、新汲、陳、蒙、崇義五縣。北齊時期郡廢,仍設汝陽縣,屬豫州。隋朝開皇十六年(丙辰,公元596年),分置溵水縣、汝陽縣。隋大業初年(公元605年),廢汝陽縣入殷水縣。

堂號

汝陽堂:以望立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