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銀收鈔論是中國元代文學家王惲 (公元1227~1304年) 對當時紙幣發行流通的認識。元朝建立後,在元世祖中統二年 (公元1261年)開始發行“中統元寶交鈔” (中統鈔),王惲是中統鈔制度的重要主持人。王惲認為,中統鈔以銀為本,準備十足,所以幣值能夠保持穩定,“其法大約隨路設立鈔庫,如發鈔若干,隨降銀貨,即同現銀流轉,……鈔有多少,銀本常不虧欠” (《秋澗先生大全文集》)卷八十《中堂事記上》)。他列舉了中統鈔制度的諸多優點: “艱得一也,經費者二也,銀本常不動三也,偽造者少四也,視鈔重於金銀五也,日實不虛六也,百貨價平七也” (同前書)。但中統鈔發行十幾年後,開始出現貶值。王惲分析所以致此的原因,認為紙幣貶值在於鈔本被挪用而使銀本位制度遭到破壞,在於紙幣無限制地增發及一切支度無不用鈔,在於用舊鈔易新鈔受到官吏刁難及流通中新鈔、舊鈔分等作價。
王惲說: “竊見元寶交鈔,民間流轉,不無澀滯,但物重鈔輕,謂如今一貫才當往日一百,其虛如此,可謂極矣。究其所以,法壞故也。其事有四。自元世祖至元十三年 (公元1276年) 以後,據各處平準行用庫倒到金銀,並無發下鈔本、課銀,節次盡行起訖,自廢相權大法,此致虛一也。其鈔法初立時,……印造數儉而不溢,……鈔常艱得,物必待鈔而後行,如此,鈔寧得不重哉? 今則不然,印造無算,一切支度,雖千萬錠,一於新印將鈔內支發,而謂有出不入也,其無本鈔數,民間既多而易得,物因涌貴而難買,此致虛二也。又……物未收成,預先定買,……此至虛三也。又外路行用庫庫子人等,私下倒易,多取工墨,以圖利息,百姓昏鈔到庫,不得晝時回換,民間自必行用,故昏者轉昏,爛者愈爛,流轉既艱,遂分作等級,……此致虛四也。”(同前書,卷九十《便民三十五事》)。王惲主張,要 “救其虛”,最好的辦法就是 “用銀收鈔”,“或更造銀鈔,以一百當元寶二百”,即將流通中過多的紙幣收回,發行以一當二的“銀鈔” 收換流通中的舊幣以提升紙幣的購買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