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筆法,夫書之微妙,道合自然。篆籀以前,不可得而聞矣。
夫書之微妙,道合自然。篆籀以前,不可得而聞矣。自上古作大篆,頗行於世,但為古遠,人多不詳。但為古遠,人多不詳,今斯刪略繁者,取其合理,參為小篆。凡書,非但裹結流快,終籍筆力輕健。蒙將軍恬《筆經》,猶自簡略。斯更修改,望益於用矣。用筆法,先急回,後疾下,鷹望鵬逝,信之自然,不得重改,如游魚得水,景山興雲,或卷或舒,乍輕乍重。善思之,此理可見矣。
斯善書,自趙高以下,或見推伏。刻諸名山碑璽銅人,並斯之筆。斯書《秦望紀功石》云:「吾死後五百三十年間,當有一人替吾跡焉。」(《墨池編》)
斯善書,自趙高以下,或見推伏。刻諸名山碑璽銅人,並斯之筆。斯書《秦望紀功石》云:「吾死後五百三十年間,當有一人替吾跡焉。」(《墨池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