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字譜寫樂章論黑人音樂對莫里森小說的影響》是2010年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美芹。
基本介紹
- 書名:用文字譜寫樂章:論黑人音樂對莫里森小說的影響
- 頁數:207頁
- 裝幀:平裝
- 開本:16
圖書信息,作者簡介,內容簡介,媒體評論,目錄,
圖書信息
出版社: 浙江大學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8月1日)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ISBN: 9787308078894
條形碼: 9787308078894
商品尺寸: 23.6 x 16.8 x 1.2 cm
商品重量: 381 g
作者簡介
李美芹,1971年6月生,山東萊西人。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通訊評審專家,山東大學英語語言文學博士,中國計量學院外國語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英美文學。近年來主要致力於美國黑人文學、女性文學和比較文學的研究。在《外國文學評論》和《外國文學研究》等刊物上發表論文20多篇,參編教材3部,主持或參與省部級、廳局級項目多項。
內容簡介
《用文字譜寫樂章:論黑人音樂對莫里森小說的影響》從音樂和文學文本相結合的視角評論了莫里森的小說主題和創作技巧,對莫里森作品乃至其他各種文學文本的解讀從理論和實踐上提供了有效的範例。莫里森的作品因其豐富的歷史文化淵源而具有豐富的隱喻特徵,而其中探討的文化民主思想理念則與黑人音樂中隱含的開放、動感、民主等思想息息相通。《用文字譜寫樂章:論黑人音樂對莫里森小說的影響》在分析文本和音樂相通性的同時,考證了美國黑人文學及藝術中所表達和蘊含的文化民主思想理念,認為莫里森對非文學文本的種種“挪用”和“改造”也會對研究美國所謂“正史”之外的歷史提供有力的佐證材料,並為研究美國文化多樣性和黑人民族性等提供了有力的支撐;、莫里森用寫作不僅重構了美國黑人歷史,而且在美國奴隸制歷史源頭的歷史語境下。融會了她對歷史、種族、文化、性別和“愛”的再思考。作者所探討和關注的主題如奴役、精神創痛記憶、女性努力擺脫囚禁她們心靈和肉體牢籠的痛苦等都對研究美國歷史、文化以及非裔美國人的經歷有直接的現實意義。
媒體評論
李美芹的論著分析了黑人聖歌主旨、布魯斯主旨和爵士樂主旨及其技巧在莫里森小說主題和寫作技巧中的體現,認為莫里森通過借用黑人音樂主旨和技巧,探討了非裔美國人對古老傳統文化與現代西方文化之間關係、新文化身份與創痛的黑人身份之間關係的處理;認為莫里森將黑人音樂善於適應和兼收並蓄的特點作為論述的模版,從美國黑人的視角出發成功地改寫了文學傳統;其作品因豐富的歷史文化淵源而具有豐富的隱喻特徵,其中探討的文化民主理念則與黑人音樂中蘊含的開放、動感、民主等文化民主精神息息相通。
——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程朝翔
該專著把黑人聖歌主旨與莫里森作品中黑人在精神荒原上追尋精神家園的主題、布魯斯主旨與其作品中黑人所處困境的主題、爵士樂主旨與黑人重構自我的心路歷程對比分析,認為莫里森作品和黑人音樂特別是爵士樂的共同精髓是文化獨立、文化融合、文化雜交、開放、統一、多元化、穩定、團隊精神和團結等理念所支撐的文化民主主義思想,莫里森通過探討這些理念,指出了黑人民族於痛苦失落中崛起.於精神流放中重塑自我、創造精神家園的復興之路。莫里森通過作品所表達的文化民主主義理念既是非裔美國人解決自己作為非裔人和美國人雙重身份困境的良方,也是對二元對立思維模式和排斥異己行為的批判。
——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王守仁
目錄
引言
第一章 奏響靈魂深處的旋律:美國黑人文學中的黑人音樂傳統
第一節 休斯詩歌對黑人音樂的創新性借鑑
第二節 拉爾夫·埃里森通過爵士樂構建的文化觀
第三節 音樂作為象徵性表達方式
第四節 黑人音樂作為文化同化和文化認同的歷史進程
第二章 用音樂治療創傷:審美敏感性與文化保持
第一節 莫里森的音樂美學
第二節 審美敏感性與身份保持
第三節 集體社區表達與文化保持
第三章 莫里森的黑人靈歌:荒野中的精神棲息地
第一節 在精神的荒野上
第二節 主體性的喪失
第三節 黑人身份的喪失
第四節 黑人社區身份的喪失
第五節 精神家園
第四章 莫里森的布魯斯:從痛苦與掙扎中的痛哭到宣洩痛苦
第一節 黑人所經歷的痛苦與掙扎
第二節 宣洩痛苦
第五章 莫里森的爵士樂:通過文化雜交重構身份的框架
第一節 再繼承黑人文化遺產與喚醒黑人文化意識
第二節 黑人文化和西方文化的融合:南方的過去和北方的現在
第三節 超越歷史、創造未來:新文化身份與創痛的黑人身份
第四節 參與、交流與溝通:姐妹情、社區和博愛
第五節 超越強加的姓氏、重塑身份
第六節 與白人主流意識和男權王國抗爭
第六章 莫里森小說中融入的音樂元素
第一節 結構層面
第二節 語言層面
結論
參考文獻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