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甲烷桿菌

產甲烷球菌發現於1982年,生活在260m深、200atm、94℃的海底火山口附近。全基因組包括一個1.66Kbp)兩個染色體外成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產甲烷桿菌
  • 發現時間:1982年
  • 包括:1.66Kbp)兩個染色體外成分
  • 三界學說:Carl Woese
1996年,美國基因研究所的白塔(L.bult)測定了產甲烷球菌的基因組序列,發現編碼遺傳信息傳遞過程(複製轉錄、翻譯)的基因與真核同源;編碼參與代謝過程(能量產生和固氮)與原核同源。這為三界學說提供了可信的證據,是對生命世界認識的深化,它深入到基因組層次,摒棄了以表型為主的分類體系,揭示了生命進化的意義。古核生物的生活環境與生命起源初期的地球環境有類似之處,在進化分支上最接近補助細胞。研究其基因特性有助於生命起源的揭示,也為研究外星生命是否產生提供了間接證據。
註:這裡的三界學說指的是:
Carl Woese
三域學說:
(1)古細菌原界(Archaebacteria) ,包括產甲烷細菌,極端嗜鹽菌和嗜熱嗜酸菌;
(2)真細菌原界(Eubacteria) ,包括藍細菌和各種除古細菌以外的其它原核生物;
(3)真核生物原界(Eucaryotes),包括原生生物,真菌,動物和植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