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權會計理論在學科淵源上起源於產權經濟學與會計學的交叉與融合。會計學在發展過程中是不斷借鑑相鄰學科。尤其是經濟學的新思想與新概念。產權會計理論則正是會計界在借鑑產權經濟學的新思想與新方法的基礎上所取得的一個研究成果。在產權經濟學產生之前,中外會計界普遍奉行的是“技術主義至上”的研究思想.關注與研究的焦點主要是會計計量程式、計量方法等純技術的問題,來提高會計信息的質量,結果卻是事與願違。會計界有識之士很快意識到以產權制度的合理配置為基礎對會計研究具有重要意義.認為其完全適用於會計領域。因為會計是一個人造的信息系統,在信息的接受、加工與傳遞的過程中,充滿著行為選擇與價值判斷,而行為選擇是否適當對會計信息的質量同樣也應該產生著影響。按照產權經濟學觀點,這種影響是決定性的。它遠遠大於某項計量程式,計量方法的改進所帶來的結果。於是從2O世紀7O~8O年代產權經濟學形成之後,會計研究人員廣泛借鑑產權經濟學的思想、概念和分析方法來研究和解釋會計領域中所遇到的理論與實務問題。使得會計理論研究越來越經濟學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產權會計理論
- 外文名:Property Accounting Theory
- 性質:經濟學名詞
- 起源:產權經濟學與會計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