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網路集成創新與政府作用的研究》是2015年6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馬曉飛。
基本介紹
- 書名:產業網路集成創新與政府作用的研究
- 作者:馬曉飛
- ISBN:9787300217208
- 定價:32元
-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年6月
- 裝幀:平裝
- 開本:32開
《產業網路集成創新與政府作用的研究》是2015年6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馬曉飛。
《產業網路集成創新與政府作用的研究》是2015年6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馬曉飛。內容簡介 本書循著從整體到局部再到整體的研究思路,首先對產業網路的整體進行了研究,並構建出了一套研究產業網路集成創新和政府作用的“...
集成創新,是指圍繞一些具有較強技術關聯性和產業帶動性的戰略產品和重大項目,將各種相關技術有機融合起來,實現一些關鍵技術的突破甚至引起重要領域的重大突破。在經濟全球化條件下,自主創新不能封閉起來進行,而應開展廣泛的對外科技合作...
產業網際網路是一種新的經濟形態,利用信息技術與網際網路平台,充分發揮網際網路在生產要素配置中的最佳化和集成作用,實現網際網路與傳統產業深度融合,將網際網路的創新套用成果深化於國家經濟、科技、軍事、民生等各項經濟社會領域中,最終提升國家的...
(二)強化科技創新,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加強產業關鍵核心技術和前沿技術研究,強化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建設,加強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和智慧財產權的創造、運用、保護、管理,實施重大產業創新發展工程,建設產業創新支撐體系,推進重大科技成果產業...
3.3.2 協作創新方面的文獻總結 第4章 面向產業集成創新的協作機理 4.1 產業集成創新內涵的界定 4.2 面向產業集成創新的協作關係 4.2.1 產業集成創新協作過程核心環節企業的主導作用 4.2.2 面向產業集成創新協作中政府的作用 4.2...
網際網路+是指在創新2.0(資訊時代、知識社會的創新形態)推動下由網際網路發展的新業態,也是在知識社會創新2.0推動下由網際網路形態演進、催生的經濟社會發展新形態。 “網際網路+”簡單的說就是“網際網路+傳統行業”,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利用...
通過重大專項和重大工程的部署實施,瞄準目標產品和工程,集成各類科技資源,堅持產學研用結合,加強各類承擔主體的聯合,建設支撐科技重大專項和重大工程的組織實施。二是面向產業技術創新,建設國家層面支撐產業技術研發及產業化的綜合性創新...
把服務中小企業和突破產業共性技術問題作為省產業技術研究院的主要功能。開展契約科研、技術轉移、國際交流等專業化服務,完善技術服務體系和開放性研究平台,為中小企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面向產業轉型發展需求,創新科研組織機制,加強分工協作...
三大目標:一是通過原始創新和集成創新,通過工程化研發和成果轉移轉化,通過知識創新、技術創新和區域創新的有機融合,催生更多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科技成果,引領海西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培育和發展;二是改造和提升傳統產業,育成高新技術企業,...
激發企業創新活力,挖掘數字經濟新動能,助力“兩區”建設,北京市將搶抓衛星網路及相關產業發展的戰略機遇,加強政策支持,創新投融機制,發揮央企和頭部企業的引領示範作用,最佳化產業空間布局,促進產業集聚發展,推動衛星網路產業成為北京經濟...
全球創新網路是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企業由封閉式創新轉向開放式創新後的一種創新模式。當前社會,創新環境瞬息萬變,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注重從外部尋求可用資源。全球創新網路的形成,有助於高效整合行業內外創新資源,從而滿足中國行業創新...
改造提升浙江網上技術市場,實現網上信息發布、成果展示、對接洽談、簽約交易等功能,通過技術市場網路,整合集聚技術中介、諮詢評估、智慧財產權服務、法律諮詢、科技金融等中介服務機構,形成技術轉移、科技成果轉化產業化的創新服務鏈。
推進成果轉化和產品孵化;開展套用示範和標準推廣,推動產業發展;開展戰略研究,為“感知中國”建設提供決策諮詢服務;組織產學研用技術創新聯盟,推動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成為中國物聯網產業培育中心、集成創新中心和行業套用示範中心。
“2006中國汽車產業創新國際論壇”;在區域創新形容方面,主持了國務院規劃辦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中部科技發展戰略研究”和國家軟科學計畫重大項目“中部發展戰略研究”,並成功舉辦了首屆中部論壇,提出的政策建議受到國家領導人的高度重視,...
到2015年,集成電路產業發展體制機制創新取得明顯成效,建立與產業發展規律相適應的融資平台和政策環境。集成電路產業銷售收入超過3500億元。移動智慧型終端、網路通信等部分重點領域集成電路設計技術接近國際頂尖水平。32/28納米(nm)製造工藝實現...
同時,對關係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要發揮政府的規劃引導、政策激勵和組織協調作用。堅持科技創新與實現產業化相結合。要切實完善體制機制,大幅度提升自主創新能力,著力推進原始創新,大力增強集成創新和聯合攻關,積極參與...
堅持創新引領。加強網際網路創新要素、創新體系和創新理念與產業發展的對接套用,最大程度匯聚各類創新力量,帶動技術和模式創新,不斷培育新興業態和產業新增長點。堅持兩化融合。充分發揮網際網路在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中的平台作用,鼓勵傳統產...
系統地論述了全球生產網路與區域創新發展、企業區位與產業集群演化、區域創新管理和區域創新環境建設之間的關係,不僅為海內外經濟學、地理學、管理學、政治學等學科領域的研究人員提供參考,同時也為從事區域創新和企業管理的相關政府工作人員...
中科院常州先進制造技術研發與產業化中心,簡稱 “中科院常州中心”,是院地合作的科技創新平台,由中國科學院和常州市人民政府於2006年11月6日合作共建。中科院常州中心實行理事會領導下的中心主任負責制。中心任務 中科院常州中心遵照路甬祥...
以產業與技術創新聯盟為重點(見附屬檔案),支持東北創新鏈整合。(十一)大力促進高校和科研院所成果轉化。推行職稱分類評審,將科技成果轉化情況和技術契約成交額作為高校院所考核評價的重要指標,將科技成果轉化納入科技人員考評體系,對在技術...
以滿足科技創新需求和提升產業創新能力為導向,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完善政策環境,培育和壯大科技服務市場主體,創新科技服務模式,延展科技創新服務鏈,促進科技服務業專業化、網路化、規模化、國際化發展,為建設創新型國家...
1.提高國家製造業創新能力 完善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政產學研用相結合的製造業創新體系。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配置資源鏈,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速科技成果產業化,提高關鍵環節和重點領域的創新能力。2.推進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