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結構靜態分析

產業結構靜態分析是從靜態的角度分析產業結構的一種方法。產業結構的具體表現形態是各部門之間的比例關係。這種比例關係的狀況如何,不僅可以使我們了解一國產業結構現狀,而且是制定產業結構政策的基本依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產業結構靜態分析
  • 類型:經濟學概念
含義與背景
各產業內部經濟要素的組合是由勞動力、資產(固定和流動資產)和收益構成的、因此社會總產值或國民收入、固定資產或固定資金和流動資金和勞動力在各產業之間的分配比例就形成了產業結構的靜態格局。雖然這些要素在各產業部門間的數量並不是永遠固定不變的,但從某一時點某一時期來觀察,此三項要素在產業部門中所占的比重,則是相對穩定的。
1. 產業產值構成是相對穩定的,某一時點上社會總產值的產業部門構成比,以及國民收入的產業部門構成比,可以從生產的結果方面,綜合地反映一國或一地區的產業結構狀況。這兩種形式的指標,在反映產業結構方面各有優點。其中各部門的國民收入構成比重可以比較真實地反映產業結構的新創價值的構成情況,以國民收入比重代替社會總產值比重更具有科學性,因為它排除了轉移價值的干擾。以產業部門的產值構成在各種不同產業之間進行比較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為不同產業的技術設備、勞動力構成均具有各自的特點,況且各產業部門的規模和市場需求狀況都有天然的差別,存在著眾多不可比因素。以產業部門產值結構來表現產業結構的方法,可以作為了解產業結構狀況的標尺,這個狀況代表了產業部門創造價值水平的標準。
2. 產業資產構成也是相對不變的。產業資產包括各產業的固定資產和流動資產,是生產要素的組成部分。各產業部門由於其自身的生產特點所決定,其資產構成在客觀上是不同的。第二產業所需周定資產相對較多,第二產業所需流動資產相對較多;農業只需少量的資產投入,而工業卻必須具有較多的資產來作為生產條件。除了各產業資產結構的客觀差別外,還存在因技術水平高低造成的產業資產結構的差別。不同國別相同產業部門的資產結構比較,可以反映出科技和裝備水平的差距;同一國家不同時期的產業部門資產結構比較,可以了解技術進步的程度和各產業部門的發展及盛衰情況。在農業部門分類已確定的前提下,資產分配比例在不同期間,不可能發生同比例提高的情況。即若有某產業資產裝備水平相對提高,必伴隨其他產業資產裝備水平的相對下降。產業資產結構是個必要的分析方法,它可以了解各產業的資產構成現狀;可以了解產業部門之間的產業部門內部的技術裝備情況。
3.產業勞動力構成狀況也是相對穩定的。勞動力數量在各產業部門的分配比例形成產業勞動力結構(亦稱為就業結構)。勞動力分配結構的形成,主要受制於以下三個因素:①勞動力生產率因素。在某一產業部門內部如果勞動生產率高,則對勞動力的需求量就會相對小些,反之則會增加。②技術裝備水平因素。在高技術產業,自動化半自動化程度較高,所需勞動力較少;而對那些技術裝備低的產業,勞動力需求量相應要高。③產品和工藝的性質。產業部門有白己的生產特點,包括生產周期、生產工藝等。這樣所需的勞動力數量也不一致。通過勞動力構成狀況,可以比較清晰地分析產業勞動力結構情況。利用勞動力結構進行靜態分析的優點是,可以自然清除不可比因素,包括時期和國別造成的不可比,勞動力是產業部門中不可或缺的生產因素,將勞動力和上述的產值和資產要素結合起來進行分析,還可以了解產業效率的狀況。柯林·克拉克就是利用勞動力指標來研究產業結構狀況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