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詞解釋
產褥期內,突然發生四肢抽描,項背強直,甚則口噤不開,角弓反張者,稱為“產後痙病”,又稱“產後發痙”、“產後痙風”。
歷史沿革
1. 產後痙病始見於東漢·張仲景所著《金匱要略》,曰:“新產婦人有三病,一者病痙……”。同時指出引起產後發痙的原因,多為產後血虛,汗出過多,風邪乘虛侵人而致。
2. 隋代《諸病源候論》已專設“產後中風痙候”,從病因病機、症狀及預後方面進行論述,提出“產後中風痙者,因產傷動血脈,臟腑虛竭,飲食未復,未滿日月,榮衛虛傷,風氣得入五臟,傷太陽之經,復感寒濕,寒搏於筋,則發痙。其狀口急噤,背強直,搖頭馬鳴腰為反折,須臾十發,氣急如絕,汗出如雨,手拭不及者,皆死”。
3. 宋代《婦人大全良方》認為是“產後汗多變痙,因氣血虧損,肉理不密,風邪所乘”,以小續命湯速灌之。
4. 明代《景岳全書·婦人規》強調“凡遇此證,速當察其陰陽,大補氣血。用大補元煎或理陰煎及十全大補湯之類,庶保其生,若認為風痰而用發散消導等劑,則死無疑矣”。
5. 清代《傳青主女科》則提出用加減生化湯治療此病。
6. 綜上所述,歷代醫家對本病已有明確的認識。隨著醫學的不斷發展,現代臨床中遇有此病,首先應辨明原因,進行針對性治療,必要時中西醫結合搶救,方可減少產婦的死亡率。
與相關西醫疾病的關係
破傷風是常和創傷相關聯的一種特異性感染。除了可能發生在各種創傷後,還可能發生於不潔條件下分娩的產婦和新生兒。破傷風是破傷風桿菌經由皮膚或黏膜傷口侵入人體,在缺氧環境下生長繁殖,產生毒素而引起陣發性肌痙攣的一種特異性感染。破傷風潛伏期通常為7~8天,可短至24小時或長達數月、數年。潛伏期短者,預後越差。約90%的患者在受傷後2周內發病,偶見患者在摘除體記憶體留多年的異物後出現破傷風症狀。
病因
本病的發生,主要是亡血傷津,筋脈失養,或感染邪毒,直竄經絡所致。後者病情尤為急重,應嚴密觀察病情變化,採取相應的搶救措施。
病機
陰血虧虛
素體陰血虧虛,復加產後失血傷津,營陰耗損,津液虛竭,筋脈失養,陰虛風動而致發痙。《景岳全書·婦人規》曰:“產後發痙,乃陰血大虧症也。”
2. 感染邪毒
多因接生不慎,或產創出血,護理不潔。邪毒乘虛人侵,直竄筋脈,以致發痙。《校注婦人良方·產後門》說:“去血過多,元氣虧極,或外邪相搏,以致牙關緊急四肢痙強。”
診斷要點
診斷依據
1.病史:素體血虛陰虧,產時或產後失血過多,復多汗出;或接生不慎,護理不潔,產創感染等病史。
2.臨床表現:以產後四肢抽擂,項背強直,甚則牙關緊閉,角弓反張為特徵。
病證鑑別
1.產後子癇 產後子癇多發生於產後24小時以內,既往有妊高征病史,臨床上患者出現抽搐,同時伴有神昏;而本病多在產後數日後發病,可有產時、產後失血過多或不潔接產史,且出現四肢抽搐、角弓反張等症狀的同時,神志清楚。
2.癲癇 產後發作產婦既往有癲癇病史。
相關檢查
1.婦科檢查:陰道流血量多,或軟產道損傷。
2.實驗室檢查:血常規、血鈣、細菌培養等可協助診斷。
辯證論治
辯證要點
產後痙證,首辨虛實,而後定法。
治療原則
屬陰血虧虛者,當以養血熄風為主;屬感染邪毒者,當以解毒鎮痙為主。注意不可過用辛溫之品,以防燥血傷津,變生他證。
證治分類
l.陰血虧虛證
主要證候:產後失血過多,驟然發痙,頭項強直,牙關緊閉,四肢抽搐,面色蒼白或萎黃,舌淡紅,少苔或無苔,脈虛細。
治法:育陰養血,柔肝熄風。
代表方:
三甲復脈湯(《溫病條辨》)加天麻、鉤藤、石菖蒲。
方藥:白芍、阿膠、龜甲、鱉甲、牡蠣、麥冬、乾地黃、炙甘草、麻仁。
2.感染邪毒證
主要徵候:產後頭項強痛,發熱惡寒,牙關緊閉,口角抽動,面呈苦笑,繼而項背強直,角弓反張,舌黯紅,苔薄白,脈弦大而浮。
治法:解毒鎮痙,理血祛風。
代表方:玉真散(《外科正宗》)加僵蠶、蜈蚣。
方藥:天南星、防風、白芷、天麻、羌活、白附子。
其他治療
針刺療法:取大椎、百會、風府、承山、足三里、陽陵泉、崑崙、曲池、合谷等穴,可輪換針刺,強刺激。
轉歸預後
產後痙病重在預防。一旦發現有感染邪毒的可能應及時予以免疫接種破傷風類病毒。對於陰血虧虛致痙者當注意產後起居、飲食的調攝。
預防調護
1. 提高產科手術質量,減少分娩過程中的出血量。
2. 在接生過程中,嚴格執行無菌操作,防止產時感染。
3. 免疫接種破傷風類病毒是預防產後破傷風的最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