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電子代碼(EPC)
與目前商務活動中使用的許多編碼方案類似,EPC包含用來標識製造廠商的代碼以及用來標識產品類型的代碼。但EPC使用額外的一組數字——序列號來識別單個貿易項目。EPC所標識產品的信息保存在EPCglobal網路中,而EPC則是獲取有關這些信息的一把鑰匙。
編碼結構
EPC 代碼包含:
標頭 : 識別 EPC 的長度、類型、結構、版本號廠商識別代碼 :識別公司或企業實體對象分類代碼 : 類似於庫存單位( SKU )序列號 :加標籤的對象類的特例具體結構如下表所示:
EPC編碼結構
| | | | |
| 標頭
| 廠商識別代碼
| 對象分類代碼
| 序列號
|
EPC-96
| 8
| 28
| 24
| 36
|
當前,出於成本等因素的考慮,參與EPC測試所使用的編碼標準採用的是64位數據結構,未來將採用96位的編碼結構。
特性
EPC具有以下特性:
科學性:結構明確,易於使用、維護。兼容性:EPC編碼標準與目前廣泛套用的EAN.UCC編碼標準是兼容的,GTIN是EPC編碼結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廣泛使用的GTIN、SSCC、GLN等都可以順利轉換到EPC中去。全面性:可在生產、流通、存儲、結算、跟蹤、召回等供應鏈的各環節全面套用。
合理性:由EPCglobal、各國EPC管理機構(中國的管理機構稱為EPCglobal China)、被標識物品的管理者分段管理、共同維護、統一套用,具有合理性。
國際性:不以具體國家、企業為核心,編碼標準全球協商一致,具有國際性。
無歧視性:編碼採用全數字形式,不受地方色彩、語言、經濟水平、政治觀點的限制, 是無歧視性的編碼。
EPC網路
EPC網路是一個能夠實現供應鏈中的商品快速自動識別以及信息共享的框架。EPC網路使供應鏈中商品信息真實可見,從而使組織機構更加高效地運轉。通過採用多種技術手段,EPCglobal網路為在供應鏈中識讀EPC所標識的貿易項目、並且在貿易夥伴之間共享項目項目信息提供了一種機制。
EPC網路使用射頻識別技術(RFID)實現供應鏈中貿易項信息的真實可見性。它由五個基本要素組成:產品電子代碼(EPC)、射頻識別系統(EPC標籤和識讀器)、發現服務(包括ONS)、 EPC中間件、 EPC信息服務(EPCIS)。
EPCglobal
EPCglobal是國際物品編碼協會EAN和美國統一代碼委員會( UCC )的一個合資公司。它是一個受業界委託而成立的非盈利組織,負責 EPC網路的全球化標準,以便更加快速、自動、準確地識別供應鏈中商品。EPCglobal的目的是促進 EPC 網路在全球範圍內更加廣泛地套用。 EPC網路由自動識別中心開發,其研究總部設在麻省理工學院,並且還有全球頂尖的5所研究型大學的實驗室參與。 2003 年10月31日以後,自動識別中心的管理職能正式停止,其研究功能併入自動識別實驗室 。 EPCglobal將繼續與自動識別實驗室密切合作,以改進EPC技術使其滿足將來自動識別的需要。
EPCglobal China
EPCglobal China是全球產品電子代碼中國管理中心,由中國物品編碼中心編碼中心設立,是EPCglobal在中國的唯一代理,負責我國EPC的的註冊、管理及標準化工作,提供相關技術支持,促進EPC系統在我國的推廣和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