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長極理論

生長極理論首先由法國經濟學家普勞克斯(F.Perroiix)於1950年提出,後經赫希曼、鮑得維爾(J·Boudeville)、漢森(M.Hansen)等學者進一步發展。這一理論受到區域經濟學家、區域規劃師及決策者的普遍重視,不僅被認為是區域發展分析的理論基礎,而且被認為是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政策工具。該理論認為,經濟發展並非均衡地發生在地理空間上,而是以不同的強度在空間上呈點狀分布,並按各種傳播途徑,對整個區域經濟發展產生不同的影響,這些點就是具有成長以及空間聚集意義的生長極。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生長極理論
  • 1:普勞克斯
  • 2:1950年提出
  • 3:區域發展分析的理論基礎
理論概述,理論分析,理論套用,

理論概述

根據普勞克斯的觀點,生長極是否存在決定於有無發動型工業。所謂發動
型工業就是能帶動城市和區域經濟發展的工業部門。一組發動型工業聚集在地理空間上的某一地區,則該地區透過極化(Polarization)和擴散(Spread)過程,形成生長極,以獲得最高的經濟效益和快速的經濟發展。這種發動型工業應該是產品增長率特別高,與其它產業的關係特別密切,產品有全國性或世界性市場,產品增殖效果好,市場對該產品需求的彈性高,具有高度的空間集中傾向。 由於規模經濟的作用,隨著發動型工業的生產發展和規模擴大,於是,生產成本和產品價格隨之下降。由於發動型工業與其他產業關係密切,發動型工業的產品大部分用於發展與其有垂直關聯的工業,因此當發動型工業成本下降時,關聯工業成本也下降,加速了關聯工業的發展。為了節省運費,關聯工業必然向發動型工業所在地集中,以便獲得空間集聚效益。通過上述過程,生長極逐漸形成和發展。

理論分析

普勞克斯含糊地提到生長極的空間集聚,但沒有重視生長極的空間度量。後來赫希曼首先將空間度量引進到生長極的概念中。他指出,經濟發展不會同時出現在每一地區,但是,一旦經濟在某一地區得到發展,產生了主導工業(Master Industry)或發動型工業時,則該地區就必然產生一種強大的力量使經濟發展進一步集中在該地區,該地區必然成為一種核心區域(Core Region),而每一核心區均有一影響區(Zone of Influence)。約翰·弗里德曼(JohnFriedmann)稱這種影響區為邊緣區(Peripheral Region)。
許多學者認為,核心與邊緣的關係是一種控制和依賴的關係。初期是核心區的主要機構對邊緣的組織有實質性控制,是有組織的依賴。然後是依賴的強化,核心區通過控制效應、諮詢效應、心理效應、現代化效應、關聯效應以及生產效應等強化對邊緣的控制。第三是邊緣獲得效果的階段,革新由核心區傳播到邊緣,核心與邊緣間的交易、諮詢、知識等交流增加,促進邊緣發展。隨著擴散作用加強,邊緣進一步發展,可能形成較高層次的核心,甚至可能取代核心區。
核心與邊緣間有前向聯繫和後向聯繫,前者主要是核心向更高層次核心的聯繫和從邊緣區得到原料等。後者是核心向邊緣提供商品、信息、技術等。通過兩種聯繫,發展核心,帶動邊緣。

理論套用

在區域發展過程中,核心對邊緣有兩種完全不同的效果。一種是負效果,由於核心自身的利益,使邊緣的勞動力、資金等流入核心區,剝奪了邊緣某些發展機會,這時以前向聯繫為主,是極化作用的結果。第二種為正效果,核心發展所得利益擴散到邊緣,使邊緣農產品及原料的銷售量增加,就業機會擴大,次極核心發展等。這時後向聯繫明顯,是擴散作用的結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