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資料優先增長理論:一種關於在技術進步、資本有機構成提高的擴大再生產條件下,生產資料生產的增長速度快於消費資料生產增長速度的理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生產資料優先增長理論
- 提出:馬克思
- 發展:列寧
- 性質:普遍規律
生產資料優先增長理論概述
生產資料優先增長理論是馬克思首先提出了生產資料生產優先增長的規律。列寧則將馬克思的這一思想和資本有機構成的理論及再生產公式相結合,]在《再論市場問題》中提出了在技術進步條件下,生產資料生產優先增長的規律。他指出,在擴大再生產過程中,“增長最快的是製造生產資料的生產資料生產,其次是製造消費資料的生產資料生產,最慢的是消費資料生產。”這一理論在一定前提下可以反映一國產業結構的變化情況。列寧的理由是,如果技術進步,單位勞力操縱機器的數量增多,資本有機構成(不變資本與工資的比例)上升,那么,發展最快的是生產機器的生產資料;其次才是生產消費品的生產資料;而最慢的,則是消費品的生產。
他認為,在資本主義擴大再生產過程中,如果技術水平沒發生變化,資本的有機構成保持不變,那么,追加的全部資本仍按原有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的比例作為追加的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因此二者對追加的生產資料和消費資料的需求也都按同一比例增長。在這種純屬外延擴大再生產的條件下,兩大部門平衡增長。然而,資本主義生產的擴大總是伴隨著技術的進步,即每一勞動者使用和推動的生產資料的數量不斷增加!因而資本的有機構成是在逐步提高的。而在資本有機構成逐步提高條件下的擴大再生產中,原有的預付資本和剩餘價值中轉化為追加的資本,卻將用越來越大的部分去購買不變資本的要素,而以較小的部分去購買勞動力,即不變資本的增長必然快於可變資本的增長,進而導致社會對生產資料的需求必然比勞動者對消費資料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增長得快。如此,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生產資料生產的增長就會比消費資料生產的增長更為迅速。
列寧還認為,在技術進步條件下進行擴大再生產時,生產資料生產優先增長是一個普遍規律。這一規律已為機器大工業產生以來許多國家經濟發展的歷史所證實。但這也只是表明經濟發展中一種必然的趨勢,並不意味著生產資料生產的增長在每個場合和每時每刻都毫無條件地快於消費資料生產的增長。實際上,在每個具體的歷史時期內,生產資料生產和消費資料生產在發展速度上的對比關係,往往決定於各種具體的政治、經濟條件。其次,生產資料生產的優先增長,只是在技術進步的擴大再生產條件下兩大部類按比例協調發展的客觀要求,並不意味著生產資料生產可以脫離消費資料的生產而孤立、片面地發展,更不是說生產資料生產發展得越快,越是超過消費資料生產增長的速度,就越能實現擴大再生產。生產資料生產的增長,歸根到底要受消費資料生產的制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