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之鏡

生產之鏡

《生產之鏡》是由鮑德里亞編著,中央編譯出版社出版的一本書籍。

基本介紹

  • 書名:生產之鏡
  • 作者:(法)鮑德里亞
  • 頁數:240
  • 定價:18.00元
  • 出版社:中央編譯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5 年 1 月 1 日
  • 裝幀:平裝
  • 開本:大32 開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勞動和生產概念還能分析當代資本主義社會嗎?這些概念是不是資本主義社會的意識形態幻象?在消費社會,當階級的界限逐漸模糊時,如何發現批判當代資本主義社會的主體?為了回答這些問題,鮑德里亞從當代資本主義社會的轉型——從組織化資本主義社會到消費社會——出發,認為僅從生產出發來批判當代資本主義社會的理論,是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的另一種反映,他認為必須打破體現資本主義形上學的生產之鏡,尋求新的批判策略。

圖書目錄

出版說明
中譯本序言
序言
第一章 勞動概念
使用價值與勞動力批判
勞動的具體性:質和量的“辯證法”
人的雙重“類”面孔
勞動的倫理——遊戲美學
馬克思與價值的象形文字
認識論一:在馬克思主義概念的限影中
政治經濟學批判基本完成
第二章 馬克思主義人類學與自然的支配
啟蒙的道德哲學
呂枯耳戈斯和閹割
反肉體的猶太——基督教
認識論二:馬克思主義批判的結構性局限
第三章 歷史唯物主義與原始社會
結構因果性和原始事物
剩餘和反生產
魔力和勞動
認識論三:馬克思主義和種族中心主義
第四章 論古代方式和封建方式
奴隸
工匠
認識論四:馬克思主義與無知
第五章 馬克思主義和政治經濟學體系
歷史的歐幾里德幾何學
政治經濟學的三階段
矛盾與顛覆:政治的替代
政治革命與“文化”革命
作為意識形態和模擬模型的經濟
馬克思主義理論和工人運動:階級概念
作為終極目的革命:歷史的中止
烏托邦的激進性
附錄
論誘惑(節選)
影像與模擬(節選)
大眾:社會在媒介中的內爆
重要術語對照表
譯後記(實習編輯:kay)

作者簡介

鮑德里亞,法國當代著名哲學家、社會學家。1929年出生於法國燕北部阿登省的農民家庭,1966年進入法國南特禾大學,師從勒菲伏爾。一生的理論主題是批判當代資本主義社會及其文化理念,主要學術著作有《消費社會》、《符號政治經濟學批判》、《生產之鏡》、《象徵交換與死亡》、《影像與模擬》、《論誘惑》、《命定的策略》、《完美的罪行》、《晶體的報復》、《幻覺的終結》等。
仰海峰,1970年1月生,安徽潛山人。現為北京大學哲學系博士後。1997年以來,出版專著《走向後馬克思:從生產之鏡到符號之鏡——早期鮑德里亞思想的文本學解讀》,合莉2部,在《中國社會科學》、《哲學研究》、《馬克思主義研究》、《馬克思主義與現實》、《教學與研究》等國家與省級期刊發表學術論文80餘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