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池州新任知府李燦開鑿羊山磯路。雍正元年(1727),銅陵舉人陳哲等先後捐資修築石路,以供過往舟楫縴夫拉縴之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生生庵
- 朝代:清朝
- 修建時間:1821年-1850年
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池州新任知府李燦開鑿羊山磯路。雍正元年(1727),銅陵舉人陳哲等先後捐資修築石路,以供過往舟楫縴夫拉縴之用。
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池州新任知府李燦開鑿羊山磯路。雍正元年(1727),銅陵舉人陳哲等先後捐資修築石路,以供過往舟楫縴夫拉縴之用。乾隆二十二年(1757),民間置救生船1隻,水手、舵工5人,作為救生善舉。道光年間...
生森庵 生森庵,此處有一庵堂,20世紀70年代被稱為生森庵,後來泛指周圍一帶居民點。地名含義 該庵堂自建成以來一直沿用此名稱至今。歷史沿革 1978年該地取名老虎沖,一直沿用至今,此地主要居住姓氏為劉姓、袁姓、孫姓。
長生庵 坐落九華街化城寺西,明初建。明弘治年間(1488—— 1505)住持僧實庵,王陽明游山時,曾與之交往題詩相贈。清康熙年間為化城寺西序寮房之一。同治六年(1867)住持僧實寶重修。 1930年住持僧達道。1933至1938年住持僧悠揚。1943至1945年住持僧濟善。“文化大革命”中庵中佛像被毀。1980年九華山管理處...
新生庵是該村祖先在庵堂的周圍開基建房居住立村,又因庵堂稱為新生庵,故名的地名。地名含義 原有一庵堂,據說是坎市人建的,稱新生庵。因場部在此周圍開墾茶園。1975年因挖煤,庵堂倒塌,場部另擇地建一座房子,供茶園職工住宿,習慣稱新生茶園。 歷史沿革 民國時期屬高陂鄉的和興保;1949年屬高陂區...
生花庵 生花庵,1980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據傳,此地自然環境好,能生長出很漂亮的花,故命名生花庵。歷史沿革 命名時間無法考證。無人居住,1980年註銷。
《西溪護生庵聯》是阮元創作的一副對聯。作品原文 須知天地常生育;總要人家善護持。作者簡介 阮元(1764-1849),字伯元、文達,號雲台。揚州儀征人。清嘉慶、道光年間名臣。乾隆五十四年(1789)進士,歷任浙江巡撫,湖廣、兩廣總督,官至體仁閣大學士。他學問淵博,在經學、方誌、金石學及詩詞方面都有很高造詣...
生庵金汁 上藥和勻,蜜封壇口,外以箬裹埋於土地中,以土蓋之,約入土1尺許,次年2-3月取用。
《醇生庵產育全書》是日本水原義搏撰著的一部婦科類中醫著作,成書於日本嘉永二年(1849)。內容簡介 全文以日文撰寫。本書從中西角度闡述了婦產科病證的理論及治則,每一手術處理法附圖解釋。內容包括宮、產門及胞衣臍帶的生理結構、妊娠病、產前諸症、臨產、產後保養、產後二十七症、婦產科手術方法等,載試驗方...
《無生庵》是北宋詩人華鎮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作品原文 大士今何在,空山舊隱存。百年閒蘚徑,終日敞塵閽。砌暖晴添草,窗寒暝叫猿。當時團坐客,相顧竟何言。作者簡介 華鎮,宋會稽人,字安仁,號雲溪。神宗元豐二年進士。官至朝奉大夫,知漳州軍事。平生好讀書,工詩文。有《揚子法言訓解》、《雲溪居士...
《重生尼姑庵》是一部古代言情類型網路小說,作者是離離。內容簡介 被春夢困擾的丁佳藝,因一塊玉珏突然穿越到了一個陌生世界。一覺醒來,發現自己竟然成了一個尼姑!面對青梅竹馬的小叔子,她第一個反應是逃跑。意外淪落青樓,丁佳藝發揮自己的口才,保住了青白,以賣藝不賣身的代價留了下來。參加花魁賽,引得萬人...
98) 京 :「炎がお前を呼んでるぜ!」 庵 :「なら燃え盡きろ、潔くな!」解 :火炎在呼喚你! / 把一切都燒光的話,不就乾淨了!99) 庵 :「くたばり損なったか?」 京 :「てめぇの都合で生きちゃいねぇよ」解 :你還沒有死么? / 我可不是為你而生存的 2000) 庵 :「御托はい...
學富周莊十方長生庵 位於江蘇省鹽城市鹽都區洪學線。鹽城旅遊景點 鹽城寺廟 學富周莊十方長生庵 高清大圖 位於鹽都區學富鎮周莊。
你可曉得前生的事,是個甚么樣人轉世的么。”清 吳敬梓 《儒林外史·第二四回》:和尚方才知道是他父親轉世,因向那人家哭著求告,施捨在庵里供養著。⒉ 喇嘛教寺院集團決定活佛繼承人的制度。始於十三世紀。活佛死後,通過占卜、降神等活動,尋找同時出生的若干嬰兒,從中選一個作為活佛的轉世,定為繼承人。
此外,在齊山景區周圍還聚集著鬼門關、捨身崖、童子崖、黑龍潭、饅頭石、牌坊石、蓮花石和齊雲沖大峽谷、蝙蝠洞茶趣、齊山攬翠、白雲洞、蟒蛇洞、香爐峰、千佛庵等輻射景點,神態各異栩栩如生。人文景觀 在高高的齊雲山西麓,有座雄偉的現代建築—響洪甸水庫攔河大壩,偉大領袖毛澤東主席的題詞:“一定要把淮河修...
中和元年(881年),貫休離開江東,流亡到荊湘一帶,途中作有《避寇入銀山》《鄱陽道中作》《春過鄱陽湖》《避寇白沙驛中作》等詩。隨後,隱居入廬山,與棲隱、處默、修睦等為詩道之游。同年,還作有《秋末入匡山船行八首》《東西二林寺流水》《書匡山老僧庵》等詩。中和四年(884年)左右,貫休返回婺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