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國家知識產權局智慧財產權發展研究中心發布《生物育種產業專利導航研究成果》報告(下稱報告)指出,近十年來,我國生物育種產業專利數量快速增長,當前亟需對已有的大量專利明確產業化路徑並加快技術轉移轉化進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生物育種產業專利導航研究成果
- 發布時間:2021年11月
基本介紹
科學布局 高效育良種
報告數據顯示,當前全球生物育種領域專利申請量呈逐年上升態勢,近10年進入快速發展階段。通過檢索世界範圍生物育種相關的66.2萬件專利申請,專利申請量排名前列的國家為中國、美國、日本。其中中國專利申請17.2萬件,申請量排名第一,占專利申請總量的27%,美國專利申請量為14萬件,排名第二。我國在水稻基因種質資源方面獲得的專利較多。
“強化生物育種產業相關專利的科學布局,能夠為開發主要農林動植物的高產、優質、多抗、高效新品種奠定堅實基礎。”國家知識產權局智慧財產權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王雷介紹,從專利導航分析看出,當前生物育種的國內專利申請人主要為相關科研院所和高校,但目前我國高校專利轉化率普遍較低。這種現狀在一定程度上導致育種科研與產業發展及行業需求脫節,影響了我國育種產業的創新驅動力。
根據報告,在專利分布上,我國生物育種產業還存在專利布局缺乏基礎核心專利的情況。以CRISPR/Cas基因編輯育種技術為例,國外申請人和中國申請人主要布局的專利技術分支具有很大差異。國外申請人提交的專利申請主要集中在對基因編輯作物的檢測以及植物新品種開發,國內申請人的專利申請主要集中在對具體套用靶基因的開發。同時,國外申請人在“系統改進、Cas酶、gRNA、遞送系統”等技術分支的專利布局占有較大優勢。
“一方面,我國申請人要做好專利布局和保護,特別是要做好海外專利布局。在我國生物育種領域的專利申請中,97%都僅在中國提交了申請,缺少專利的國際布局;另一方面,還需要探索實踐種業智慧財產權管理體系化。當前我國生物育種研究團隊分散在多個高校和科研機構中,其研究的選題和專利申請較為分散,難以有效地凝聚成合力,需要形成體系化的統籌管理。”王雷表示。
技術攻關 奮力開新局
業內人士介紹,未來,生物育種專利申請的熱點將會集中在分子標記育種和基因編輯育種兩大領域。
目前,中國已超越美國成為分子標記育種專利申請量最多的國家,但關鍵核心技術仍有待突破。“SSR(簡單重複序列)和SNP(單核苷酸多態性)是目前在分子標記育種領域得到最廣泛套用的分子標記。陶氏杜邦是SSR技術主要專利持有者,SNP技術則主要專利分布在陶氏杜邦、孟山都、先正達手中。分析標記育種專利申請中涉及作物最多的是玉米和大豆。”王雷介紹。報告顯示,在我國其他生物育種領域也存在類似問題。
針對上述現狀,上海技術交易所智庫生物種業專家陳光建議,未來生物育種方面的高質量專利布局將更多來源於高水平的科研布局,一方面應進一步加強對相關高校和科研院所開展種業基礎研究的支持,在萌芽理論和前沿技術上抓緊布局一批重點項目,力求在基礎理論和關鍵“卡脖子”技術上實現突破;另一方面,還應鼓勵校企合作和搭建商業化平台,加快對成果的篩選轉化,讓生物育種專利帶動育種的質量和效益提升。
當前,我國一些地方已經在生物育種方面開展技術攻關並取得一定成效。在海南省南繁基地,從高產的玉米、水稻到抗蟲害的棉花,一個又一個農業種子奇蹟在這片溫暖的土地上呈現。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育成了近萬個農作物新品種,其中70%以上經歷了南繁基地加代和選育。報告顯示,海南三亞崖州灣科技城作為承載建設“南繁矽谷”任務的重要基地,近年來在生物育種領域接連開展技術攻關和育種創新,目前提交的專利申請和專利確權主要集中在高科技育種、生物育種等領域。
“崖洲灣科技城在育種方面的創新成果,主要得益於幾個方面的舉措:對標國際,推動試行高水平種業智慧財產權保護規則;招大引強,匯聚國內外種業優勢資源;聚焦關鍵,高標準打造種業科技創新平台。”崖洲灣科技城有關負責人表示,崖州灣科技城著力提升種業科研“軟實力”,持續推動國內外種業高端要素在崖州灣聚集,用實際行動助力國家解決種子“卡脖子”問題。
“通過專利大數據分析,能夠較為全面地梳理生物育種產業和專利技術的發展現狀和趨勢,重點明晰生物育種關鍵技術的專利布局、發展路線、專利風險,並對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大型跨國育種公司的專利布局狀況進行研究。”白劍鋒表示,未來,研究中心將有效利用專利大數據信息,紮實推進智慧財產權保護,助力生物育種領域技術創新,推動實現種業科技自立自強、種源自主可控,為打贏種業翻身仗添油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