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成像是了解生物體組織結構,闡明生物體各種生理功能的一種重要研究手段。它利用光學或電子顯微鏡直接獲得生物細胞和組織的微觀結構圖像,通過對所得圖像的分析來了解生物細胞的各種生理過程。近年來,隨著光學成像技術的發展,尤其是數位化成像技術和計算機圖像分析技術的引進,生物成像技術已經成為細胞生物學研究中不可或缺的方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生物成像
- 定義:了解生物體組織結構,闡明生物體各種生理功能的一種重要研究手段
生物成像是了解生物體組織結構,闡明生物體各種生理功能的一種重要研究手段。它利用光學或電子顯微鏡直接獲得生物細胞和組織的微觀結構圖像,通過對所得圖像的分析來了解生物細胞的各種生理過程。近年來,隨著光學成像技術的發展,尤其是數位化成像技術和計算機圖像分析技術的引進,生物成像技術已經成為細胞生物學研究中不可或缺的方法。
生物成像是了解生物體組織結構,闡明生物體各種生理功能的一種重要研究手段。它利用光學或電子顯微鏡直接獲得生物細胞和組織的微觀結構圖像,通過對所得圖像的分析來了解生物細胞的各種生理過程。近年來,隨著光...
生物圖像處理技術又稱生物成像技術。它是利用成像原理和自動模式識別的方法,以電子計算機為工具,把不能被肉眼觀察到的以及不易被計算機讀入的、反映對像所特有的數據和結構等,轉換成便於使用的直觀圖像,包括對圖像的加工處理和對圖像的分析。它的發展與醫學診斷的需求密切相關。簡介 生物圖像處理技術是60年代發展...
生物醫學成像即醫學影像在臨床方面的的套用,通常是指研究影像構成、拮取與存儲的技術,以及儀器設備的研究開發的科學。各種各樣成像設備,如X光、計算機輔助斷層攝影(computer aided tomographic,CT)、超音波等廣泛地用於生物醫學成像技術領域。發展歷史 1895年威廉姆·倫琴無意中發現陰極射線管可以使一 張塗有鉑氰化鋇...
生物成像技術(biological imaging)是2018年公布的生物物理學名詞。定義 研究生物分子濃度與定位,細胞、器官或整體的結構以及觀察它們生理、病理變化的成像技術的總稱。包括光學成像、螢光成像、磁共振成像、顯微成像、分子成像、光聲成像和超聲成像等,也包括成像試劑與成像技術的研究。出處 《生物物理學名詞》第二版。
在體生物發光成像和在體螢光成像是近年來新興的在體生物光學成像技術, 能夠無損實時動態監測被標記細胞在活體小動物體內的活動及反應, 在腫瘤檢測、 基因表達、 蛋 白質分子檢測、 藥物受體定位、 藥物篩選和藥物療效評價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套用潛力。背景引言 隨著螢光標記技術和光學成像技術的發展, 在體生物光學成像(...
生物成像光學系統 除了特殊的成像方式如光聲採用聲學接收的方式間接成像組織的光學特性外,一般的生物成像硬體系統主要有兩種方式實現:一種是光電倍增管掃描成像,如套用於共聚焦顯微鏡上的顯微掃描系統;另外一種是電荷耦合器件CCD成像,多套用於小動物成像、生物高光譜成像等系統。發展前景 目前,活體生物成像系統還存在...
多模式生物成像(multimodality imaging)是2018年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生物物理學名詞,出自《生物物理學名詞》第二版。定義 將不同成像模式(如CT、正電子發射斷層成像、磁共振、超聲、光學)整合在一起,進行生物醫學成像的技術。由於每一種成像模式的對比度機制不同,不同成像模式均能提供不同的信息。
生物電阻抗成像技術是繼形態、結構成像之後的新一代更為有效的無損傷功能成像技術,是醫學成像技術的一個新方向,是當今生物醫學工程學的重要研究課題之一。技術背景 生物醫學電阻抗成像(BEII)生物醫學電阻抗成像(biological electricalimpedance imaging ,BEII)是一種無創的以人體內部的電阻率分布為目標的重建體內組織...
生物顯微鏡成像系統,工業產品。技術參數 儀器介紹 簡介: 顯微圖像分析系統是該廠將精銳的光學顯微鏡技術、 先進的光電轉換技術、尖端的計算機圖像處理技術完美 地結合在一起而開發研製成功的一項高科技產品。從 而,我們可以對微觀領域的研究和探索從傳統的觀察 研究、定性分析和粗略測量跨越到精細、定量分析、準 確的...
生物分子成像系統是一種用於生物學、農學領域的分析儀器,於2012年12月17日啟用。技術指標 具有多重檢測功能,能檢測螢光蛋白發出的螢光,及同位素髮射的射線;檢測模式:同位素磷屏成像、螢光成像;激發光:標配473nm(藍色LD雷射);532nm(綠色SHG雷射);635nm(紅色LD雷射)。主要功能 用於生物分子成像的多功能雷射...
《生物成像方法》是2012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駱清銘。內容簡介 《生物成像方法》關注的對象既包括生物機體從微觀的原子分子、細胞器、細胞到巨觀組織、器官層次的結構,又包括機體結構動態變化所引起的功能活動過程。《生物成像方法》系統地介紹了各類生物成像方法的技術原理與研究進展,全書共分6章,包括概述...
生物三維成像系統是一種用於林學領域的分析儀器,於2012年1月26日啟用。技術指標 測量 18,000 個測量/秒 雷射安全 II(人眼安全) 空間分辯率 0.1 mm (0.004 in) 精度 最高 50 μm (0.002 in) 容量精度性 20 ìm + 0.2 L / 1000 材質解析度 50 至 250 DPI(用戶可配置) 材質顏色 24 位,sRGB...
由於EIT不使用核素或射線,對人體無害,可以多次測量重複使用,成像速度快,具有功能成像等特點,加之其成本較低,不要求特殊的工作環境,因而是一種理想的、具有誘人套用前景的無損傷醫學成像技術,在20世紀末迅速成為研究熱點。自1994年以來,美國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在其生物醫學工程年度大會中專門開設電阻抗...
生物分子成像儀是一種用於生物學領域的分析儀器,於2014年04月14日啟用。技術指標 增強靈敏度用於多通道螢光檢測,以靈活地選擇放射濾光片,包括用戶定製濾光片,先進的USB2 數據傳輸接口容易和電腦連線並進行快速的數據傳換等。主要功能 用於多種不同的樣品成像,例如凝膠、印跡和微孔板,並且支持多種不同成像套用...
對生物體來說,一方面由於細胞種類、排列的疏密、細胞間質及細胞膜通透性的不同,不同組織、甚至於同種組織的不同方向及狀態所表現出的阻抗特性都有可能不同;另一方面由於組織的生理或病理改變必然會影響到細胞膜的通透性、細胞間質的電解質濃度等的變化,從而影響到其阻抗特性。電阻抗斷層成像基本原理 生物電阻抗...
多模態跨尺度生物醫學成像設施是由北大作為法人單位建設的“十三五”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是北大歷史上最大的單體建設項目,總投資超過17億元,新建建築面積7.2萬平方米。2019年6月29日,多模態跨尺度生物醫學成像設施在北京懷柔科學城開建。2022年3月,從北京大學獲悉,多模態跨尺度生物醫學成像設施基建工程2022年...
高級生物顯微鏡成像系統 高級生物顯微鏡成像系統是一種用於地球科學、環境科學技術及資源科學技術領域的分析儀器,於2014年12月31日啟用。技術指標 全自動轉換物鏡、相差、微分干涉、1080P攝。主要功能 顯微成像、拍照。
蛋白生物分子成像儀是一種用於生物學、藥學領域的分析儀器,於2013年9月24日啟用。技術指標 1、成像儀光源:LED 2、配備的CCD晶片(15.6×23.4mm) 3、原廠預裝鏡頭光圈F值≤0.85 4、冷卻溫度能達到–30oC以下,冷卻方式 空氣循環二級熱電模組 5、動態範圍16-bit,4個數量級以上 6、晶片解析度2048×1472,3....
小動物活體成像技術,是在1999年美國哈佛大學Weisslede提出的一項技術。背景原理 1999年,美國哈佛大學Weissleder等人提出了分子影像學(molecular imaging)的概念——套用影像學方法,對活體狀態下的生物過程進行細胞和分子水平的定性和定量研究。傳統成像大多依賴於肉眼可見的身體、生理和代謝過程在疾病狀態下的變化,而不...
典型的成像過程是:小鼠經過麻醉系統被麻醉後放入成像暗箱平台,軟體控制平台的升降到一個合適的視野,自動開啟照明燈拍攝第一次背景圖。下一步,自動關閉照明燈, 在沒有外界光源的條件下拍攝由小鼠體內發出的光,即為生物發光成像。 與第一次的背景圖疊加後可以清楚的顯示動物體內光源的位置,完成成像操作。之後,...
需提供證明文獻);螢光光源採用高效金屬鹵素燈,功率不低於150瓦;激發光濾片標配數量不少於10個,發射光濾片標配數量不少於4個;所有濾片均為高品質濾光片,透光率可達95%,濾片表面採用多層硬性塗料防護,防止因長期照射導致的濾片退化或損傷,使用壽命長;。主要功能 生物發光成像、螢光成像、切倫科夫成像。
· 可見光及X光多模式成像 · 能夠成像小鼠及大鼠等多種模式動物 · 高解析度、低輻射X光成像 · 高靈敏度生物發光成像 · 基於多光譜分離的高靈敏度螢光成像 · 成像範圍覆蓋整個可見光及近紅外光波段。主要功能 可見光及X光多模式成像;能夠成像小鼠、大鼠等多種模式動物;高解析度、低輻射X光成像;高靈敏度生物...
天津大學精儀學院生物醫學光子成像實驗室成立於2004年,主要研究方向為生物及人體的在體光學成像理論、技術和系統,實驗室擁有一大批先進儀器和設備,以及多名在本領域具有多年研究經驗的學者。簡介 實驗室目前開展的研究領域包括生物醫學光子學(光與生物組織體的相互作用,組織內光傳播模型及其近似和數值計算方法,組織...
近紅外螢光小動物活體成像系統是一種用於藥學、生物學領域的科學儀器,於2018年5月25日啟用。技術指標 檢測器:紅外敏感CCD,量子轉化效率高,700-900nm 量子轉化效率>85%,。 光源:具備白光、極高靈敏度生物發光和強大的螢光成像等成像功能。採用2 根近紅外固態雷射器,一個LED 白光光源。 可進行偽彩、灰度、...
小動物活體體內成像系統是一種用於生物學、基礎醫學、藥學領域的分析儀器,於2009年01月11日啟用。技術指標 Livingimage軟體操作1.將老鼠或樣品放入觀察箱中關上門後,調整controlpanel中的參數設定。2.模式選擇:依照樣品種類選擇“luminenscence”或者“fluorescence”。3.ExposureTime:單位有sec及min可選擇。可利用...
C70°C慢掃描CCD,1024*1024像素,16 bits 解析度: 根據樣品尺寸自動調節照相頭位置使解析度80-520 μm/pixel變化 QE光電效應 : 70 C 80% at 650 nm 讀出噪音:< 7 e- rms 暗電流: 1*10-3 e-/像素/秒 暗電流 曝光時間: 一毫秒到數小時。主要功能 活體以及組織器官螢光,生物發光成像。
全封閉結構,無需任何外加防護.16.X光成像視野:25cm×23cm斑馬魚、昆蟲、小鼠、大鼠及較大的小動物均可,可對5隻小鼠同時進行X光成像17.X光成像方式:線性掃描成像。主要功能 研究人員可以觀測活體動物(從魚類到哺乳類)體內腫瘤的生長及轉移、感染性疾病發展、特定基因的表達、藥物的體內分布等生物學過程。
y,z),4維(x,y,z,時間),5維(x,y,z,時間,多波長),6維(x,y,z,時間,多波長,位置)的實時記錄和觀察,實現對樣品的精確至單像素的超快成像。主要功能 是細胞生物學三維顯微成像的光學儀器。設備主要用於實時動態觀察細胞內亞細胞結構在各類生理病理過程中的動態變化以及其他相關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