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生涯三階段模型是描述個人職業生涯發展不同階段重點的理論模型,是新精英生涯結合美國積極心理學鼻祖塞里格曼提出的職業三階段理論、舒伯生涯發展理論及員工個人生涯發展規律開發的職業生涯管理模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生涯三階段
- 理論背景: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等
- 主要特性:本土化,實用性
- 所含範圍:工作期,職業期,事業期
簡介,理論背景,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舒伯生涯彩虹圖理論,主要特性,本土化,實用性,參考因素,
簡介
職業生涯三階段模型是描述個人職業生涯發展不同階段重點的理論模型,是新精英生涯結合美國積極心理學鼻祖塞里格曼提出的職業三階段理論、舒伯生涯發展理論及員工個人生涯發展規律開發的職業生涯管理模型。
職業生涯三階段的模型指出,職業三要素,興趣能力與價值觀並不可能同時達到匹配,而是按照階段性慢慢形成匹配的。不同階段有不同的職業發展目標與匹配重點。
職業生涯三階段模型揭示了職業生涯發展的三個階段:
1. 工作期(job):以生存為核心目標,以能力為核心職業匹配要素
2. 職業期(Career):以發展為核心目標,以價值為核心職業匹配要素。同時兼具發展事業的責任。
3. 事業期(Calling):以興趣與自我實現為核心目標,以興趣、能力、價值觀三者為核心職業匹配要素。
在每一個時期個人職業生涯發展都有不同的側重點。在一般情況下,個人在職業發展的過程中會從工作期逐漸向事業期推進。
經過新精英研發團隊長期跟蹤調查的數據顯示,不論當從工作期轉入職業期,還是從職業期進入事業期,職業人士往往面對一些類似的挑戰。而成功人士往往採取類似的策略應對,掌握這些規律可以更好的進入更高維度的職業發展階段,更快達到自我實現。
理論背景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亦稱“基本需求層次理論”,是行為科學的理論之一,由美國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於1943年在《人類激勵理論》論文中所提出。該理論將需求分為五種,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逐級遞升,分別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歸屬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實現的需求。另外兩種需要:求知需要和審美需要。這兩種需要未被列入到他的需求層次排列中,他認為這二者應居於尊重需求與自我實現需求之間。還討論了需要層次理論的價值與套用等。
舒伯生涯彩虹圖理論
舒伯生涯彩虹圖理論從1957年到1990年,著名職業生涯規劃大師舒伯(DonaldE.Super)拓寬和修改了他的終身職業生涯發展理論,這期間他最主要的貢獻是“生涯彩虹圖”。1976到1979 年間,舒伯在英國進行了為期四年的跨文化研究,提出了一個更為廣闊的新觀念——生活廣度、生活空間的生涯發展觀(Life-span,Life-space careerdevelopment).(1981),舒伯加入了角色理論,並將生涯發展階段與角色彼此間互動影響的狀況,描繪出一個多重角色生涯發展的綜合圖形。這個生活廣度、生活空間的生涯發展圖形,舒伯將它命名為“一生生涯的彩虹圖”(Life-career rainbow),形象地展現了生涯發展的時空關係,更好地詮釋了生涯的定義。
主要特性
本土化
新精英研發的職業生涯三階段模型更符合中國人生涯發展現實情況,簡單易懂,該模型經過了新精英近3000餘名學員的親身檢驗,並幫助他們走上了理想的職業發展道路。
實用性
新精英研發的職業生涯三階段模型簡單實操,通過很短的課程學習與探索能迅速找到職業發展的快速通路。
參考因素
1、個人自身因素,對自我能力及需求的合理評估
2、所在組織的信息因素,工作對自身要求的明細程度。
3、社會環境的制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