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哲學視野中的“論語”研判》是2024年光明日報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楊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生活哲學視野中的“論語”研判
- 作者:楊楹
- 出版時間:2024年4月
- 出版社:光明日報出版社
- ISBN:9787519468538
- 裝幀:精裝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論語》以“格言”“問答”“論辯”等語式,直面當世之現實,在具體闡明"為人”"為學”"為政”之主張中,構造出以"禮”"”為核心,以塑造君子為手段,以憂道、謀道、弘道為主旨的“原儒”思想體系,深度彰顯孔門獨特的思想理念、價值立場與思維方式。其思想規模之巨大、豐富與深邃,其價值取向之獨特與悠遠,其精神氣質之勃發與鮮活,是《論語》成為儒學經典之內在依據。該書從“生活哲學”視閾,重釋與研判《論語》的思想基因,著力於開掘出《論語》的現代政治倫理、文化意蘊,促“傳統文化”向我們的"文化傳統”轉化。
圖書目錄
第一學而篇
1人生三境,因時進退
2為人孝弟,君子務本
3巧言令色,鮮矣仁哉
4每日三省,善守其身
5施政綱領,仁政五要
6行弟子規,人生七事
7德於行中,必謂之學
8君子之重,不重不威
9慎終追遠,重塑民德
10聞政之道,與之非求
11行孝承道,持家治國
12禮用貴和,先王之道
13遵禮重義,尊嚴而生
14君子好學,就道而正
15樂道好禮,修德之境
16不患與患,知己知人
第二為政篇
1為政以德,眾星共之
2詩三百篇,思無邪也
3政刑德禮,王霸之別
4人生長路,進階至境
5四子問孝,秉禮釋孝
6顏回修學,如愚不愚
7視後觀察,相人三法
8為政以故,為師知新
9器與不器,君子不器
10先行後言,君子當踐
11君子之周,小人之比
12學思統一,無罔無殆
13攻乎異端,斯害也已
14君子自智,知之為知
15潛修天爵,自得人爵
16服與不服,直與不直
17使民莊敬,孝慈舉善
18家政為政,二者合一
19車之輗軏,人之信譽
20賡續周禮,百世可知
21批諂無勇,見義有為
第三八佾篇
1批評季氏,八佾舞庭
2譏諷三家,何以雍徹
3人而不仁,如何禮樂
4遵循中道,遵禮行儀
5君治禮治,孰優孰劣
6違背禮者,天必誅之
7君子爭否,皆必依禮
8繪事後素,由詩及禮
9夏禮殷禮,賡續禮弦
10既灌而往,不觀逆祭
11治國知禮,如是其掌
12孔子論祭,貴祭如在
13孔子尚禮,遵禮拒媚
14周監夏商,孔子從周
15子入太廟,問事行禮
16射不主皮,古之道也
17子貢愛羊,孔子愛禮
18事君盡禮,反譏為諂
19使事遵禮,君臣之道
20節制哀樂,中和之美
21哀公問社,既往不咎
22管仲器小,以事為據
23子論樂理,施以樂教
24子承天命,萬古木鐸
25孔子言樂,盡美盡善
26居上三不,子不忍觀
第四里仁篇
1君子當知,處仁里仁
2以仁為鏡,觀世之德
3仁者好人,仁者惡人
4苟志於仁,仁道必興
5富貴貧賤,君子依仁
6修進仁德,用力於仁
7過各其黨,觀過知仁
8朝聞夕死,為道生死
9士志於道,道馭外物
10君子處世,惟義是從
11君子所懷,小人所從
12放利而行,必生多怨
13禮讓為國,如禮何哉
14求為可知,何患之有
15孔子之道,忠恕而已
16君子小人,義利之間
17思齊內省,賢與不賢
18幾諫行孝,不違不怨
19孝不遠遊,遊必有方
20知年盡孝,悲欣交集
21躬之不逮,言行不二
22防過止失,關鍵約己
23里仁外禮,訥言敏行
24千里比肩,百世接踵
25事君交友,諫不可數
第五公冶長篇
1忍辱負重,可以妻也
2慎言行者,亦可妻也
3子美子賤,亦美魯也
4子定子貢,瑚璉之器
5君子焉佞,仁而不佞
6子悅雕開,未信於仕
7獨行其道,不止忠勇
8三問弟子,不知其仁
9聞一知十,賜不如回
10宰予晝寢,春秋第一
11克己之欲,陽剛之德
12不止恕道,而當達仁
13性與天道,不可得聞
14子路所患,行不逮聞
15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16子產踐道,仁政善治
17子謂晏子,善處之道
18子謂文仲,狡黠非知
19為官之德,不止忠清
20再思即可,無須三思
21知可及也,愚不可及
22小子狂簡,孔子思歸
23不念舊惡,怨是用希
24君子行直,證成直道
25恥偽善者,恥陰邪者
26師徒言志,修德三階
27能見其過,止錯自訟
28忠信如丘,好學如丘
第六雍也篇
1子論冉雍,可使南面
2居敬行簡,居簡行簡
3孰為好學,顏子好學
4周濟之道,周不濟富
5原思辭祿,孔子止辭
6仲弓才華,山川何棄
7顏子之仁,三月不違
8皆可從政,絕不從惡
9使為費宰,閔子拒仕
10伯牛有疾,亡乃命矣
11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12於道自畫,非力不及
13為君子儒,棄小人儒
14舉賢重德,無邪無私
15辭功不伐,實乃謙德
16以衛為鑑,重佞輕美
17出必由戶,行必由道
18中和文質,彬彬君子
19君子當遵,直道而生
20問道三境,知好樂也
21因材施教,可語與否
22為政之德,知與仁也
23君子之道,當法山水
24齊魯一變,道行天下
25觚已不觚,禮法式微
26君子行仁,必先知仁
27學文明道,尊禮踐道
28合禮由道,不懼天譴
29中庸至德,民鮮久矣
30明仁之方,行仁成仁第十四憲問篇
1從政之恥,從政之仁
2士當志道,莫苟懷居
3君子從政,據邦言行
4尚德尊仁,夫子之辨
5南宮尚德,孔子深贊
6君子有仁,小人不仁
7忠愛之道,當行勞誨
8夫子贊鄭,賢善為命
9夫子點評,為政為人
10治國當明,至理之道
11治國謹守,量才而用
12生而成人,何以可能
13孔子盛讚,施行中道
14夫子聲討,犯上作亂
15抑文揚桓,彰顯禮法
16糾偏子路,管仲行仁
17怒懟子貢,大讚管仲
18夫子盛讚,文子舉賢
19治國謹記,治才為要
20言之可為,貴忌不怍
21捍衛禮法,暗批不臣
22事君之道,教導子路
23君子上達,小人下達
24鑒學古今,為己為人
25伯玉寡過,夫子妙贊
26在位謀政,思不出位
27言過其行,君子之恥
28君子修德,止於至善
29強己修德,除方人弊
30不患不知,患己不能
31賢人之道,仁智待人
32夫子受譏,坦言其志
33驥稱其德,夫子重品
34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35下學上達,知我其天
36道之行廢,乃是命也
37賢者四避,作者七人
38夫子一生,晨門定評
39擊磬於衛,懷志不改
40三年不言,孝治天下
41居上位者,須要好禮
42修己以敬,修己安人
43原壤夷俟,以杖扣脛
44教導童子,遵禮求益
第十五衛靈公篇
1以禮治國,反對戰爭
2在陳絕糧,君子固窮
3教育子貢,一以貫之
4世德之衰,孔子慨嘆
5孔子贊舜,無為而治
6教導子張,忠信篤敬
7敬重史魚,讚賞伯玉
8失人失言,知者不為
9志士仁人,殺身成仁
10子貢問仁,事賢友仁
11回問為邦,禮制天下
12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13好德者鮮,好色者眾
14孔子譴責,知賢不立
15躬厚薄責,善處之道
16孔子讚許,如之何者
17孔子斥責,言不及義
18義禮遜信,君子之道
19病己無能,不病知否
20君子所疾,名不稱世
21求己求人,君子小人
22遵禮行義,不爭不黨
23舉人納言,至明至公
24子貢問道,終身行恕
25誰毀誰譽,直道而行
26先世之德,今已亡矣
27智辨巧言,戒浮戒躁
28眾惡必察,眾好必察
29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30過而不改,乃為大過
31終日獨思,不如學也
32謀道謀食,憂道憂貧
33君子行仁,治民四論
34為政施政,量才用人
35仁政於民,甚於水火
36君子行仁,當仁不讓
37君子原則,貞而不諒
38敬事後食,事君之道
39有教無類,救世弘道
40道同而謀,道異不謀
41辭貴達意,何須文飾
42相師之道,遵禮踐仁
第十六季氏篇
1相人之道,治國之要
2有道無道,為政何秉
3魯政無道,魯室必衰
4結交益友,遠離損友
5益者三樂,損者三樂
6侍君三愆,遵禮以免
7人生進階,君子三戒
8人生行途,君子三畏
9人之次第,知學知困
10人生真諦,君子九思
11修身進德,行義達道
12權貴豪富,惟頌仁義
13孔子教子,一視同仁
14邦君之妻,依禮稱人
第十七陽貨篇
1為虎作倀,孔子拒仕
2性近習遠,施教歸道
3上知不移,下愚不移
4子游施教,善治武城
5欲往費城,以興東周
6子張問仁,行仁五德
7不為匏瓜,焉系不食
8教導子路,六言六蔽
9孔子論詩,興觀群怨
10孔子教子,周南召南
11禮雲樂雲,禮樂之衰
12色厲內荏,穿窬之盜
13鄉原之人,德之賊也
14道聽塗說,德之棄也
15鄙夫事君,患得患失
16古今三疾,民德之衰
17巧言令色,鮮矣仁哉
18夫子三惡,亂禮覆邦
19天何言哉,道在不言
20夫子拒見,不教之教
21守喪之期,孝與不孝
22博弈止害,救世之策
23君子尚義,證成大勇
24師徒共論,君子之惡
25女子小人,近驕遠怨
26遷善改過,宜從早焉
第十八微子篇
1孔子讚嘆,殷有三仁
2士師三黜,直道事人
3棄絕霸道,向仁而行
4孔子離魯,行道於路
5楚狂勸告,止行而隱
6孔子問津,行道勞途
7荷蓧丈人,仕否之辯
8有別逸民,子不改志
9魯衰樂敗,僭禮必然
10周公授魯,為君之道
11善用賢才,勃興必然
第十九子張篇
1子張論士,立身大節
2執德必弘,信道須篤
3交也以道,接也以禮
4君子所為,就大棄小
5日積月累,篤學之道
6子夏論仁,學以進道
7百工成事,君子致道
8小人憚改,有過必文
9儼然溫厲,君子三變
10信而後勞,信而後諫
11大德不逾,小德出入
12子夏之辯,授學本末
13為政為學,仁智統一
14喪致哀止,仁禮統一
15子游勵友,子張踐仁
16曾子評張,難與並仁
17曾子憶師,人情表呈
18曾子讚許,孟莊子孝
19曾子誡徒,為政行仁
20子貢勸政,當戒為惡
21君子更過,世人敬仰
22文武之道,學無常師
23子貢頌師,譬之宮牆
24子貢衛師,譬之日月
25子貢護師,生榮死哀
第二十堯曰篇
1承帝王訓,開夫子道
2政尊五美,政屏四惡
3知命禮言,君子三知
主要參考書目
後記第七述而篇
1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2知仁踐德,夫子力行
3德學義善,夫子四憂
4燕居踐禮,自在從容
5道衰不行,鴻志難踐
6道德仁藝,為學四目
7虔敬施教,束脩以上
8施教主導,為學主體
9臨喪哀戚,食之不甘
10日哭不歌,虔敬以禮
11用舍行藏,智勇兼具
12富可求之,不可從好
13夫子三慎,守仁踐仁
14聞韶追仁,為樂於斯
15衛君不仁,師徒共斥
16超然物外,樂道怡然
17學易明道,棄絕大過
18雅言施教,尊禮天下
19三忘樂學,忘而樂道
20好古達道,敏以求之
21緘默不語,怪力亂神
22善惡皆師,從善進善
23面暴倚德,彰仁者勇
24施教無隱,踐仁行忠
25施以四教,文行忠信
26聖善絕世,求有恆者
27取物有節,彰顯仁道
28多聞多見,擇善而從
29不拒童子,踐行教誨
30仁不遠人,欲之則至
31解除二難,慶幸禮存
32樂歌從善,是為樂道
33自省自謙,躬行君子
34拒聖仁名,踐聖仁道
35弘道行仁,何須請禱
36戒奢寧固,是以復禮
37戚戚小人,坦蕩君子
38中和之德,夫子修己
第八泰伯篇
1泰伯至德,民頌其讓
2踐禮行仁,民德歸厚
3保全身體,行孝踐道
4曾子論道,君子當貴
5為學為人,當如顏子
6君子厚德,仁義與忠
7任重道遠,至大至剛
8弘道解憂,夫子之方
9踐仁弘道,知之由之
10止亂治世,治貧施教
11為人臣者,當戒驕吝
12飽學志道,子贊其賢
13篤信好學,守死善道
14越位干政,為政當忌
15盛讚師摯,禮樂教化
16力戒三病,警惕病者
17虔敬為學,時不待我
18頌公天下,斥私天下
19夫子頌堯,齊天之德
20賢才棟樑,安邦定國
21夫子贊禹,玉成王道
第九子罕篇
1罕言命利,夫子彰仁
2不器夫子,謙願執御
3從眾違眾,大小依禮
4人生絕四,夫子為范
5斯文未喪,夫子何懼
6夫子拒聖,少賤多鄙
7不試習藝,生活磨礪
8虛心以叩,求知之道
9夫子悲絕,宏圖難為
10踐禮不怠,夫子躬行
11顏子盛讚,師尊至聖
12夫子遵禮,拒享衰榮
13待賈而沽,夫子寄望
14君子居處,何陋之有
15夫子正樂,以續周禮
16遵禮處世,萬般自在
17逝者如斯,時不待我
18力戒好色,謹尊德性
19志功方成,止進由己
20勤勉善學,師語不惰
21見進不止,求道不怠
22戒苗不秀,忌秀不實
23敬勉後學,警免無聞
24力贊二貴,暗批季孫
25處世交友,處己之道
26匹夫之志,固不可奪
27不忮不求,樂道好禮
28道廢神存,時窮節見
29存知仁勇,修己達德
30進道入聖,修煉階梯
31真心懷仁,何遠之有
第十鄉黨篇
1時時處處,遵禮踐禮
2事上接下,言行恪禮
3遵禮而行,待客之道
4夫子謹行,入朝之禮
5執圭踐禮,禮行天下
6依禮制服,夫子彰禮
7夫子行齋,遵禮三必
8飲食之道,夫子謹行
9過時不食,夫子懷虔
10食不誨人,寢不言政
11每餐必祭,夫子遵禮
12夫子正席,遵禮行禮
13敬尊杖者,夫子踐禮
14敬鄉人儺,夫子重禮
15再拜使者,夫子崇禮
16受而不用,睿智行禮
17彰顯仁愛,重人輕財
18承君所賜,遵禮事君
19病不怠禮,夫子守禮
20君召疾行,夫子謹禮
21夫子於友,堅行仁義
22惟拜禮物,不拜財物
23寢居依禮,夫子愛禮
24容貌之變,時時有禮
25正立執綏,禮止三不
26山雉之時,己不逢世
第十一先進篇
1重禮之質,吾從先進
2慨嘆弟子,皆不及門
3悉數弟子,夫子深念
4夫子讚譽,顏子敏慧
5夫子力贊,閔子孝道
6夫子賞識,南容慎言
7康子之問,夫子巧對
8私情與禮,孔子從禮
9顏淵之死,夫子悲情
10顏淵之死,夫子慟哭
11厚葬顏淵,實薄其德
12事人鬼神,知生知死
13樂聚賢才,獨憂仲由
14夫子稱許,閔子賢德
15業已升堂,尚未入室
16過猶不及,皆失中道
17夫子怒斥,汝非吾徒
18中道以權,勉其修進
19回賜分野,屢空屢中
20篤定踐跡,為善入室
21證成君子,論篤色莊
22一退一進,抵達中道
23遵禮重恩,顏子畏死
24大臣以道,具臣以才
25為學為政,夫子辯正
26各展其志,孔子贊點
第十二顏淵篇
1克己復禮,天下歸仁
2敬恕無怨,仲弓踐仁
3訓導為仁,夫子言訒
4內省不疚,不憂不懼
5兄弟之悲,子夏解憂
6於譖與愬,為政明遠
7治國三要,以信為上
8文質兼具,仁禮同備
9征斂厚民,暴仁之別
10崇德辨惑,明心見性
11諫以正名,君臣之道
12盛讚仲由,為政以信
13施行禮教,絕惡無訟
14居行勤忠,為官之德
15君子懷仁,抑惡揚善
16政者以正,自裁正己
17子之不欲,何患之有
18欲善民善,焉用殺哉
19不可求聞,士當至達
20修德辨惑,教導樊遲
21治政謹守,親賢遠佞
22勸導友人,持守有度
23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第十三子路篇
1為政三德,先勞無倦
2為宰三政,赦小舉賢
3衛政失道,正名而治
4舍本事末,批評樊遲
5誦詩三百,學以致用
6為政之道,身正甚令
7禮崩樂壞,魯衛淪喪
8輕物尚德,節慾知足
9治國三事,庶富與教
10期月可也,三年有成
11善人為邦,勝殘去殺
12世而後仁,時光確證
13不能正己,焉能正人
14剝離政事,矯批季氏
15興邦喪邦,一言可否
16服膺近遠,仁政使然
17欲速不達,見小不成
18父子互隱,禮義之直
19行恭敬忠,力踐仁道
20斗筲之人,不足為士
21共學適道,中行狂狷
22恆心恆德,成事達仁
23君子小人,和同之別
24眾口鑠金,智者明辨
25小人當權,君子當政
26泰而不驕,驕而不泰
27成仁之途,夫子論證
28為士之道,切偲怡也
29善人治國,教民可戎
30教民以戰,乃為仁政生活哲學視野中的“論語”研判第七述而篇/ 第七述而篇
1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述而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