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正逢時:清皇族後裔金毓嶂口述家族史

該書是出於進一步搶救歷史文化稀缺資源,留存第一手口述檔案資料的考慮,經愛新覺羅家族授權,由愛新覺羅家族嫡系子孫金毓嶂先生口述,東城區檔案館整理而成的。口述史中詳細記述了金毓嶂先生的人生經歷和一些正史背後不為人知的愛新覺羅家族的生活細節。金毓嶂先生通過對生活中重點情節的回憶,反映了他在新中國成立後的成長過程和思想的轉變過程,以及對於其家族歷史人物的認識。書中多張反映愛新覺羅家族的珍貴圖片更是首次面世。

基本介紹

  • 書名:生正逢時:清皇族後裔金毓嶂口述家族史
  •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頁數:211頁
  • 開本:16
  • 品牌:人民出版社發行部
  • 作者:金毓嶂
  • 出版日期:2013年2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010116280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生正逢時:清皇族後裔金毓嶂口述家族史》由北京市民族事務委員會副主任金毓嶂先生口述,東城區檔案局館整理。醇親王家族與中國近、現代史緊密相連,這個家族的跌宕起伏能夠反映中國近、現代的歷史走向,《生正逢時:清皇族後裔金毓嶂口述家族史》可以跳出家史的局限去閱讀,能夠給人以聯想和啟迪。

作者簡介

金毓嶂,男,滿族,1943年5月3日出生於北京,愛新覺羅家族的嫡系子孫,其曾祖父愛新覺羅·奕譞是清王朝第一代醇親王,祖父愛新覺羅·載灃是清王朝第二代醇親王、清末監國攝政王,大伯父愛新覺羅·溥儀是清王朝的最後一位皇帝,其父親愛新覺羅·溥任是清末監國攝政王愛新覺羅·載灃的第四子。現任北京市民族事務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市政協第十一屆常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副主任,曾任原崇文區政府副區長、區政協副主席等職。

圖書目錄

開篇的話/001
第一章我的家族/003
愛新覺羅家族世系簡表/004
曾祖父奕譞/005
祖父載灃/009
大伯父溥儀/022
二伯父溥傑/028
我的父親/057
我的母親/068
第二章少小時光/077
我的名字/078
我的出生地/079
童年瑣憶/085
學生時代/098
第三章青海工作/109
初到青海/110
地質工作的苦與樂/113
工作遇險/116
隊友情深/119
第四章回到北京/123
第五章領導崗位/129
當選副區長/130
市民委工作/140
政協任職/146
第六章我的家庭生活/153
夫妻恩愛/154
女兒媛媛/159
貓咪黃黃/165
美食之樂/170
酷愛京劇/171
結束語/173
附錄一奕譞年譜/174
附錄二載灃年譜/200
受訪人員名錄/208
參考書目及資料名錄/209
後記/210

後記

在各方的大力支持下,本書歷時四年終於完成了。本書在編輯整理過程中除了我本人進行口述回憶外,還走訪了很多知情人,查閱了大量資料,對書中的內容進行了詳細的考證和核對,幾易其稿,經過了三次大調整和修改,並在出版之前召開專家座談會聽取了有關專家的意見,力求全面真實地反映歷史。
作為愛新覺羅家族後代,從載灃、載濤、溥儀、溥傑、溥任等長輩到我們這一代和下一代,愛新覺羅家族時時刻刻感受著黨和政府的親切關懷,感受著黨的統一戰線政策的溫暖。我一直想出一本書,回顧醇親王府一脈長輩們和自己的人生經歷,表達我們對黨和政府以及黨的統一戰線政策的深深感激,在原崇文區和區劃調整之後的東城區委、區政府的關懷和支持下,這個願望終於實現了。
在此,衷心感謝區委、區政府對本書出版發行的關心、投入和支持;感謝我的老領導牛青山區長為本書作序;感謝北京市政協、北京市民族事務委員會對本書的關心和支持;感謝區檔案局館的領導胡家文、李靜、常崴、張穎毅對本書出版的大力支持,他們做了大量的組織工作和深入紮實的基礎工作,使本書得以出版;感謝幫助我整理此書的區檔案局館的工作人員黃峰、趙岫岫、張金華,他們為此書的出版付出了辛勤的勞動;感謝我的親友和同事們,我的弟弟妹妹、趙麗瑛、金恆績等人為本書提供了更多的資料,青海地質隊工作的同事幫助補充回憶了很多青海工作的情況;感謝宋慶齡故居管理處和商務部綠化基地等單位,為拍攝照片提供了便利;感謝專家們對稿件提出中肯的修改意見;感謝一切為本書提供資料、關心本書出版的各方人士!
雖然我力求通過本書真實客觀地反映歷史,但由於我的記憶力和認識水平的局限,可能對一些情況的回憶不甚準確,存在錯漏之處,敬請讀者批評指正!
金毓嶂
2012年9月

序言

生正逢時話滄桑
由北京市民族事務委員會副主任金毓嶂先生口述,東城區檔案局館整理的《生正逢時——清皇族後裔金毓嶂口述家族史》一書即將付梓,囑我為其作序,我欣然從命,卻也有些惴惴不安。
欣然從命的理由是:我與毓嶂先生在崇文區共過事,同仁之誼,理當從命,此其一;其二,毓嶂先生比我年長不少,我以師友待之,自然願為效勞。
惴惴不安,是因為毓嶂先生的家族殊為顯赫,堪稱“晚清第一家族”。其曾祖父奕譞為第一代醇親王,其祖父載灃任過監國攝政王,其伯祖父載湉當過皇帝,年號光緒,其伯父溥儀也當過皇帝,年號宣統。一門之中出了兩代皇帝,這樣的家族在清代絕無僅有。為有這樣顯赫家族背景的毓嶂先生的口述家族史作序,實在不是件輕鬆的事情。能不惴惴不安?
毓嶂先生在書中自述:“雖出生在清皇族後裔家庭,但我是生活在新社會,成長在紅旗下的社會主義新人。”由此,我想到了用“生正逢時話滄桑”作為序言的題目。
“生正逢時”,是指在建設“人文北京”,將東城區打造成“文化強區”的今天,加強口述家族史的蒐集和整理理之必然,而且,因其具有搶救性質必須抓緊。在這個意義上講, 《生正逢時——清皇族後裔金毓嶂口述家族史》一書的出版是有益的嘗試,值得祝賀,也希望區檔案部門再接再厲,更上層樓。
口述家族史是作者的親歷親聞,生動活潑,可補正史之遺缺,可以豐富正史之細節,可讀性強。例如,毓嶂先生在回憶他的祖父時寫道:“他信奉‘生死有命,富貴在天’的信條。他晚年患病時,常請大夫來府中看病,看完病後,他嚴格遵守大夫指定的服藥時間,等吃藥時間到了,便叫身邊的人,按照大夫的醫囑把他該吃的藥按量倒掉一格到痰桶里,就算是自己吃過藥了。”這樣的生活細節外人難以道來。然而,限於作者的閱歷與記憶誤差,口述家族史也有自身的缺欠,這是應該引起編輯人員注意的。例如,本書關於對載灃葬禮的回憶,如能參閱常人春的《近世名人大出殯》中的《新形勢下舊王爺的家葬——清末攝政王載灃的葬禮》一文,當會更加豐滿。
“話滄桑”,是因為醇親王家族與中國近、現代史緊密相連,這個家族的跌宕起伏能夠反映中國近、現代的歷史走向。因此,《生正逢時——清皇族後裔金毓嶂口述家族史》一書可以跳出家史的局限去閱讀,能夠給人以聯想和啟迪。
第一代醇親王步入政壇是協助慈禧太后發動辛酉政變。那時的清王朝已處在內外交困之中,奕譞自是無力回天,只能取悅慈禧太后以求自保。第二代醇親王“奉遺命為監國攝政王入朝理政”時在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此時的清王朝氣數已盡,載灃焉能挽狂瀾於即倒。
應該說載灃是明智的,順應了歷史潮流。毓嶂先生回憶他的祖父“清帝退位後,祖父在醇親王府中過著平靜的生活,安於現狀,不留戀過去高官顯貴的生活,不逆歷史潮流而動。當端康太妃、他的嫡福晉瓜爾佳氏及許多前清舊臣從事復辟活動時,他置身事外,並未參與。日本人利用溥儀到東北建立偽滿洲國,他非常反對,並再三拒絕了日本人的威逼利誘,堅持不參與偽滿洲國的公事,不到偽滿洲國任職”。作為溥儀的生父能夠做到這一點殊為不易,於民族大義上載灃可稱凜凜一軀。
醇親王家族更令人稱道的是第一代醇親王的《治家格言》:“財也大,產也大,後來兒孫禍也大。借問此理是若何?子孫錢多膽也大,天樣大事都不怕,不喪身家不肯罷!財也小,產也小,後來兒孫禍也小。借問此理是若何?子孫錢少膽也小。些微產業知自保,儉使儉用也過了”。
在沒認識毓嶂先生之前我就知道這段格言,可見其在社會上流傳之廣。我想,這段格言不僅是一個家族的精神財富,也應該是中國傳統美德的組成部分,至今仍有淨化社會風氣的現實意義。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有奢。
是為序。
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政府區長:牛青山
2012年8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