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土壤環境保護中心
- 主管部門: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
承擔國家、區域和行業土壤環境相關規劃編制和實施研究;承擔土壤污染防治相關政策和標準研究;承擔土壤污染狀況調查評估與趨勢分析研究;承擔土壤污染綜合防治先行區、土壤污染風險管控示範區、技術套用試點等技術支持工作;開展農用地安...
《環境保護科學》是由瀋陽市生態環境局主管,瀋陽環境科學研究院、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主辦,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國家環境保護危險廢物處置工程技術(瀋陽)中心協辦的刊物,辟有大氣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固體廢物處置與處理、環境管理、環境與生態、監測與分析、環境影響評價、環境噪聲、清潔生產等10多個欄目,...
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生態環境工程諮詢中心(原環境工程部)成立於2015年3月。科研成就 主要項目 1、土壤環境規劃與方案編制 (1)《銅仁市土壤污染綜合防治先行區建設方案》編制 (2)東莞市農用地與在產企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與治理修復研究 (3)“十三五”來賓市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規劃 (4)黃石市污染土壤調查...
1、鄉村振興戰略與美麗鄉村建設。在新時代國家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圍繞美麗鄉村、綠色發展中的關鍵性問題,開展環保戰略研究,明確當前和未來一個時期城鎮化過程中的鄉村環境保護戰略思想、方針、目標、重大任務等。2、農村環境規劃與方案設計。承擔農村環境狀況和基礎設施調查工作;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畜禽(水產)...
[6]《加強地方政府債券生態環境保護投入的建議》[7]《關於推進設立土壤污染防治基金的指導意見》[8]《綠色發展基金支持方向建議》[9]《中央財政生態環保專項資金項目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10]《關於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試點城市2018年度績效覆核情況的報告》[11]《關於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8個試點城市三年示範...
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生態環境區劃中心面向國家生態環境區劃和生態環境分區管治領域的重大需求,開展生態環境區劃相關基礎理論和技術方法研究,以及國家生態環境區劃與生態環境分區管制制度政策研究,組織開展生態環境區劃相關技術交流與國際合作,為國家及地方推進生態環境分區管治提供技術支撐。研究方向 分區技術研究: 開展生態...
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環境PPP中心發揮環境保護規劃、政策、技術、項目等綜合優勢,在環境保護領域PPP推進理論與政策、項目識別與風險管控、項目運作方式與交易結構、項目實施與管理等方面開展研究和諮詢工作,為國家環境PPP政策制定、組織實施、績效評估和地方PPP實踐提供技術支撐。科研成就 一、支撐出台的政策檔案 1、財政...
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環境保護稅研究中心是為了更好地加強環境規劃院在環境稅費領域的研究能力和提高影響力而設立的、以解決環境保護稅及其他環境稅費政策制定與實施問題為重點任務的跨專業研究機構。研究方向 1. 開展環境保護稅及其他環境經濟政策的研究工作,為國家環保稅等相關政策的制定、實施、效果評估等提供技術支持...
4.環境立法、政策、制度等的健康影響評估:開展環境立法、環境規劃、環境標準、行動方案等政策、制度或措施的健康影響評估,推動環境管理決策的科學化和精準化。科研成就 承擔項目:1、環境保護標準《環境健康風險評估技術導則 總綱》2、比較風險評估指標體系及大氣污染風險動態評估方法研究 3、江蘇省環境與健康調查及風險...
建設與發展環境科學重點學科和新興學科,獲取原始創新成果和自主智慧財產權。培養和造就高水平的環境保護學術帶頭人,培訓環境保護科學技術人員。開展環境保護國際合作、學術研討和專題交流,掌握國內外科學技術發展動向,向環保總局提供相關領域科技發展報告,向社會提供諮詢服務。參與國家環境規劃、法規、政策、標準的制訂和修訂...
截至2018年12月,生態環境部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有在職職工522人,其中博士99人,碩士237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9人;5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3個省部級工程中心,5個科學觀測研究站,1個區域性二噁英監測中心。歷史沿革 1973年,廣東省環境保護研究所成立,與廣東省環境保護監測中心站合署辦公,由省環境保護辦公室領導...
承擔行業環境政策,“雙高”名錄,國家環保鼓勵的產品、工藝、設備名錄製定研究;開展上市公司和重點企業環境信息披露等自願型、信息型環境政策機理與方法研究;開展基於大數據、人工智慧技術的企業、產品等市場主體環境績效評估理論與方法研究;開展生態環境強化監督、監管執法等機制和政策研究;開展環境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
1、土壤修復、鹽鹼地治理 2、海岸生態修復與生態重建 3、新農村建設環境保護支撐 4、人工濕地構建設計與規劃 5、區域景觀設計與環境治理 6、生態工業園與循環經濟規劃 7、區域水污染、市政污水、污泥評估與治理 8、工業廢物、廢水評估與治理 主要成果 1、國家“863”項目“渤海典型海岸帶生態環境修復技術”專題。
《合肥市“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是為實現到2025年,“美麗合肥”建設取得明顯進展,巢湖成為“最好名片”,城湖共生、宜居宜業的生態名城精彩呈現;到2035年,綠色發展方式和綠色生活方式成為常態,綠色發展達到國內先進水平,“美麗合肥”基本建成的兩個目標制定的規劃。 [1] 2022年11月,由合肥市生態環境分局發布。
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環境審計中心成立於2015年3月,是環境保護部環境規劃院設立的開放式研究平台,由環境政策部、環境風險與損害鑑定評估研究中心、環境規劃模擬重點實驗室等部門的環境審計相關技術人員為基礎組建,開展政府環境審計、企業和社會環境審計以及環境審計平台和成果管理等工作。研究方向 主要職責是開展環境審計和...
[22]生態環境部財政預算項目:入河、入海排污口信息管理分系統;[23]生態環境部財政預算項目:“十四五”海河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規劃;二、撰寫的決策專報 [1]政策檔案:關於支持河北雄安新區深化生態環境保護領域改革創新的實施意見(提交生態環境部並採納);[2]政策檔案: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氣污染...
北京市重點實驗室:污染場地風險模擬與修復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城市大氣揮發性有機物污染防治技術與套用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城市環境污染控制技術研發北京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院屬專業部門:城市生態環境研究所、環境規劃與政策研究所、大氣環境與污染防治研究所、水生態環境研究所、土壤環境與污染場地修復研究所、固體廢物污染...
研究自然資源和生態資產定價的理論方法,開展區域“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價值核算,實現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生態系統生產總值核算業務化套用,為國家和地方開展領導幹部離任審計、生態補償、綠色績效考核等提供技術支持;建立環境污染治理成本和環境污染治理效益評估模型,進行環境規劃、環境質量標準修訂、環境治理方案、...
王倩 王倩,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工作人員。人物榮譽 2020年3月,被評選為生態環境部直屬機關三八紅旗手。
[23]銜接二污普的環境統計農村污水處理廠調查方法研究,2019年,中國環境監測總站 [24]城市尺度城鎮生活污水處理績效評價指標研究(2019A095),2019年,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 社會任職 北控水務集團、中國水環境集團、中國節能環保集團技術委員會委員 大廠回族自治縣水環境治理、河北省廊坊市人民政府環境保護工作顧問 江蘇...
萬軍 萬軍,現任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副院長。人物履歷 曾任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總工程師。2023年9月,任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副院長。職務任免 2023年9月15日,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幹部大會決定,萬軍同志任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副院長,免去總工程師職務。
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重金屬污染防治研究中心主要開展重金屬污染防治理論、政策和技術研究,多年來為生態環境部重金屬環境管理綜合決策提供重要的技術支撐,承擔多項國家科研項目,面向社會提供重金屬污染防治相關領域的技術諮詢服務。研究方向 包括開展涉重金屬行業中長期發展與環境保護形勢分析;開展重金屬環境污染事件成因...
嚴剛 嚴剛,現任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副院長 。人物履歷 現任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副院長 。
承擔國家生態環境保護 、生態環境安全、美麗中國以及區域、行業中長期生態環境保護戰略研究;承擔國家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規劃研究;開展區域、城市群、城市生態環境規劃和“兩山”轉化實踐探索研究;承擔國家重大發展戰略生態環境規劃技術支持;受生態環境部委託,牽頭指導編制和審核生態環境專項規劃;開展國土空間規劃生態環境管控...
據2024年4月研究所官網數據,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資源環境研究所擁有職工120人,其中高級職稱占46.7%(正高級職稱16人),研究生學歷人員占66.7%(博士27人);擁有5個創新平台、6個業務部門。歷史沿革 1979年,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批准在北京成立輕工業部環境保護科學研究所。1984年,經中華人民共和...
國家環境保護創面生態修復工程技術中心建設公路、流域、山體生態修復工程示範基地20多個,成為行業內的標桿。擁有三大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核心技術,即:生境改良及再造技術(EIR)、群落配伍及建植技術(CBP)、循環系統重建及最佳化技術(CSR)。通過套用核心技術,重塑受損水體、土壤、植被創面的生態系統,提供水體永遠清潔、植被...
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氣候變化與環境政策研究中心主要成果包括:中國高空間解析度(1km)排放格線資料庫(China High Resolution Emission Gridded Database,CHRED)(長時間序列);中國城市二氧化碳排放數據集(長時間序列);碳市場的區域環境健康影響研究;起草編制《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環境風險評估技術指南(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