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水域與生態養殖》是2016年4月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潘洪強,潘莉,潘文新,本書主要講了淡水養殖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生態水域與保護重要性、淡水魚類生態屬性與養殖水體的特徵等內容。
基本介紹
- 書名:生態水域與生態養殖
- 作者:潘洪強、潘莉、潘文新
- 出版社: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
- ISBN:9787511620033
《生態水域與生態養殖》是2016年4月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潘洪強,潘莉,潘文新,本書主要講了淡水養殖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生態水域與保護重要性、淡水魚類生態屬性與養殖水體的特徵等內容。
《生態水域與生態養殖》是2016年4月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潘洪強,潘莉,潘文新,本書主要講了淡水養殖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生態水域與保護重要性、淡水魚類生態屬性與養殖水體的特徵等內容。內容簡介潘洪強、潘...
生態養殖是利用無污染的水域如湖泊、水庫、江河及天然餌料,或者運用生態技術措施,改善養殖水質和生態環境,按照特定的養殖模式進行增殖、養殖,投放無公害飼料,也不施肥、灑藥,目標是生產出無公害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生態養殖的畜禽產品因...
生態養殖法是利用無污染的水域如湖泊、水庫、江河及天然餌料,或者運用生態技術措施,改善養殖水質和生態環境,按照特定的養殖模式進行增殖、養殖,投放無公害飼料,也不施肥、灑藥,目標是生產出無公害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生態養殖下的畜禽...
生態系養殖 生態系養殖是2002年公布的水產名詞。定義 根據生物共生和物質循環原理,通過人工調節,使養殖生物和養殖水體整個生態系統達到良性循環,從而提高水體生產力和經濟效益的一種養殖方式。出處 《水產名詞》。
是指養殖水體面積在1畝以內的人工養殖環境,“生態養殖”是指模仿自然界中黃沙鱉靠捕食螺、魚、蝦和蚯蚓等動物來維持生活和生長的條件,在養殖黃沙鱉過程中,配套養殖餌料動物,即養殖黃沙鱉的全過程均投餵鮮活動物餌料,同時對養殖水體...
進而探索了滿足河蟹生長所需構建生態系統的結構與功能“活”的靈魂——“河蟹池塘生態養殖高產原理”(在結構方面:實現水體環境條件——生物、物理、化學因子的相對適化;在功能方面:實現生產性能——物流和能流速率、效率以及通量的相對...
按照食物鏈和生物與環境協同進化原理,突出了水域生態環境的調控。採取生物、物理措施調控水質,使漁業水域生態環境質量不斷提高。如河蟹生態養殖通過水草種植、螺螄移殖、適當混套養花白鏈、青蝦等技術措施,結合機械增氧、注水的辦法,不但...
水域生態系統,是指在一定的空間和時間範圍內,水域環境中棲息的各種生物和它們周圍的自然環境所共同構成的基本功能單位。它的時空範圍有大有小,大到海洋,小到一口池塘、一個魚缸,都是一個水域生態系統。按照水域環境的具體特徵,水域...
棚建設233 四、魚种放養前的準備233 五、魚種的放養234 六、魚、豬、禽聯養管理234 七、魚、豬、禽疾病防治235 附錄一測量水產動物養殖水域面積、體積的方法237 附錄二水產動物養殖水域施用藥物劑量的計算方法238 參考文獻239 ...
巢湖水域抗風浪網箱生態養殖技術研究與套用 巢湖水域抗風浪網箱生態養殖技術研究與套用是由安徽富煌三珍食品集團有限公司完成的科技成果,登記於2007年4月10日。成果信息 項目成員 楊俊斌;王琪;馮文和;鄭群浩;水長軍;徐愛生 ...
加快推進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既是落實新發展理念、保護水域生態環境、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建設美麗中國的重大舉措,也是打贏精準脫貧、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重要舉措和最佳化漁業產業布局、促進漁業轉型升級的必然選擇。在“以養為...
淡水生態系統 淡水生態系統通常是互相隔離的,它包括大多數江河、湖泊、池塘和水庫等。水體中含鹽度在0.001%~0.05%之間,鹽類中以碳酸鹽為主。淡水水域中物理化學因素極其複雜,水域間的差異也很大,深度超過100m的湖很少,全世界水深...
《典型養殖水域生態系的能流和物流的研究》是依託中國海洋大學,由張志南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中文摘要 對典型養殖水域生態系的能流和物流開展了生物、化學和物理的多學科研究。內容包括生態系基本要素的調查、實驗生態和數學建模。主要...
禁止和限制養殖區內重點生態功能區和公共設施安全區域劃定前已有的水產養殖,搬遷或關停造成養殖生產者經濟損失的應依法給予補償,並妥善安置養殖漁民生產生活。《工作規範》要求,各地要根據本地水域灘涂承載力評價結果和水產養殖產業發展需求...
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從水域生態環境的系統性保護需要出發,以養護水生生物資源為重點任務,以可持續發展為主要目標,實施好...
保護和合理利用海洋生物資源;淺海灘涂以資源增殖、生態養殖及水域生態保護為重點,促進海水養殖增長方式轉變;內陸水域以資源增殖、自然保護區建設、水域污染防治及工程建設資源與生態補償為重點,保護水生生物多樣性和水域生態的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