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格網起源與發展
在中國,生態格網結構起源於2000多年的竹籠,羊圈工藝,李冰父子在都江堰工程中首次使用,這是傳統意義上的生態格網結構。如今,作為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的新型生態格網結構,成功地套用於水利工程、公路、鐵路工程、堤防的保護工程中。較好地實現了工程結構與生態環境的有機結合。同時與一些傳統剛性結構比較起來有其自身的優點,因此在世界範圍內已經成為保護河床、治理滑坡、防治土石流、防止落石兼顧環境保護的首選結構型式。
生態格網編織
1、生態格網為一次成型生產的
石籠網,除蓋板外,邊板,端板,及底板間不可分割。長度、寬度公差為±5%,高度公差為±5%,內部每隔1米採用隔板隔成獨立的單元。
2、生態格網採用組裝方式,蓋板,邊板,端板,底板單獨生產組裝成網箱,各部分用螺旋鋼絲纏繞捆綁,網箱所有邊絲均採用粗絲加強生態格網網箱結構的強度。
生態格網的常用規格
網孔:60mm X 80mm 絲經範圍:2.0mm-2.7mm
網孔:80mm X 100mm 絲經範圍:2.0mm-3.2mm
網孔:90mm X 110mm 絲經範圍:2.0mm-3.2mm
網孔:100mm X 120mm 絲經範圍:2.0mm-3.2mm
網孔:110mm X 130mm 絲經範圍:2.0mm-3.8mm
網孔:160mm X 180mm 絲經範圍:2.0mm-4.0mm
(最大寬幅4.0米)
生態格網與傳統防沖刷結構和護坡結構相比
傳統防沖刷結構和護坡結構的劣勢
傳統的防沖刷結構或護坡結構都採用漿砌石或混凝土結構。考慮了穩定性和功能性,但在生態環境方面存在負面影響,這些硬質材料切斷了水、空氣、土壤、植物、生物之間的有機聯繫,破壞了河流生態系統的整體平衡,同時也使河道的自淨能力遭到破壞。
生態格網的優勢
1、抗腐蝕功能強,有很強的抵抗惡劣自然環境的能力。
2、整體柔軟性和穩定性好,能夠接受大範圍的變形,而仍不崩塌。
3、透水透氣性好,可有效減輕水流沖刷帶來的磨損,且有利於植物生長。
4、施工簡潔,安裝成本低,不需特別技能,只需將石頭裝入籠子封口即可。
生態格網的評定標準
生態格網工程已在河道整治中試點多年,取得了良好的實際效果,但在工程實施過程中,生態格網結構的施工質量檢驗與評定工作一直缺乏統一的規範。為了進一步規範生態格網質量檢驗評定標準,無錫金利達生態科技有限公司、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標準化研究中心、無錫市水利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多個單位共同起草了《生態格網結構技術規程》(草稿),並於2013年11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