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概念,特點,劃分類型,
概念
生態幅度指生物有機體,或生物有機體的某一生理過程適應生態環境條件的範圍。這個範圍可以指整個生態環境,也可以指生態環境中的某一生態因素。
特點
生態幅度是有機體或有機體的某一生理過程,對生態環境或其中一個或多個生態因素變化的適應範圍。生態幅度在種內、種間不同,同一個體的不同生育階段,生態幅度也不同。
生物能夠在一定範圍內通過自身的生理,形態、結構等方面的功能抗禦生態因子的不利影響而維持正常的生命活動(人們稱這種能力為生物的忍耐力)。生態因子的變化如果超出了生物的忍耐力,就會對生物的生命活動發生限制性作用。某種生物對某種生態因子的忍耐力限度常受其他因子的影響,不同生物體之間或同一生物體的不同生育階段,生物的忍耐力限度也不相同,即不同種生物和不同生育階段的生物有不同的生態幅度。
在生態最適域(最適範圍)中,生物生活能力及數量達到最高水平,由於需求能得到滿足,生物對該生態因子的變化不敏感;一旦超出最適範圍,該生態因子的輕度變化即可引起生物生活能力及分布數量的劇烈變化。
有些生物對生態環境條件的適應幅度較大,這種生物稱為廣生態幅,或叫做“廣生性生物”。對生態環境條件適應幅度較小的生物,稱為狹窄生態幅,或稱為“狹生性生物”。如典型的熱帶植物,就不能適應低溫條件,則屬於狹生性生物。又如蕨,它在不同的氣候條件下的多種生境中都可以出現,因而它是廣生態幅的植物。
樹木的生態幅度隨樹種而異,有些樹種的生態幅度較大,在自然界的分布較廣泛;有些樹種的生態幅度小,其分布範圍相應較窄。生態幅度的大小,對於擴大樹種的分布範圍的可能性具有重要的意義,在引種和育種時,需要研究樹種這一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