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工程模式與構建技術

生態工程模式與構建技術

《生態工程模式與構建技術》是2017年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范志平、李法雲、塗志華。

基本介紹

  • 書名:生態工程模式與構建技術
  • 作者:范志平、李法雲、塗志華
  • 出版社:化學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7年7月
  • 頁數:266 頁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122-25745-1
  • 叢書名:生態環境修復與節能技術叢書
  • 版次:1版1次
內容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以生態工程模式及其構建技術為主線,歸納總結了生態工程設計與構建目標、原則和技術路線,重點介紹了面向自然資源、社會經濟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的生態工程模式與構建技術,內容包括流域生態系統管理與生態工程模式、濕地保護生態工程構建技術與典型模式、退化沙地生態修復工程理論與構建技術、特殊困難立地植被恢復生態工程技術與模式、礦區土地復墾生態工程模式與構建技術、農業生態工程模式與構建技術和城市生態工程構建技術與模式。
本書內容新穎,理論聯繫實際,可供從事環境生態工程、退化環境生態修復、國土整治等科學研究、教學和工程設計技術人員、管理人員以及廣大支持生態環境事業的公眾參閱,也供高等學校相關專業師生參考。

目錄

1緒論1
1.1生態文明建設與可持續發展2
1.1.1生態文明建設——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2
1.1.2可持續發展思想3
1.1.3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學思考4
1.1.4生態工程——可持續發展的有效手段5
1.2生態工程的內涵、特徵及其發展6
1.2.1生態工程的內涵和基本特徵6
1.2.2生態工程的尺度和邊界8
1.2.3生態工程的發展10
1.3生態工程的理論基礎16
1.3.1生態系統健康學理論16
1.3.2生態系統管理學理論18
1.3.3恢復生態學理論19
1.3.4生態經濟學理論24
1.3.5系統工程學理論25
1.4生態工程的設計與構建27
1.4.1生態工程設計目標與構建原則27
1.4.2生態工程設計與構建的技術路線29
1.4.3生態工程的生態服務功能評價30
參考文獻31
2流域生態系統管理與生態工程模式35
2.1流域生態系統管理35
2.1.1流域生態系統的結構與功能35
2.1.2流域生態系統管理的概念與內涵37
2.1.3流域生態系統管理的發展階段與現狀38
2.2流域生態工程構建技術39
2.2.1流域生態工程的生態學原理與系統工程學原則40
2.2.2坡面水土保持生態工程構建技術41
2.2.3河流生態緩衝帶構建與面源污染防控技術46
2.2.4河道生態工程建設技術49
2.2.5湖庫水體生態修復與保護技術53
2.2.6河口生態工程構建技術54
2.2.7衛星影像技術在流域生態工程設計中的套用55
2.3流域生態工程典型模式56
2.3.1羌塘和三江源生態保護工程56
2.3.2低山丘陵區土壤侵蝕生態工程治理模式56
2.3.3密西西比河上遊河流恢復工程57
2.3.4加里米勒河濱生態工程自然化恢復模式58
2.3.5基西米河流域生態恢復工程58
2.3.6麗娃河環境治理與生態恢復工程59
2.3.7滏陽河污染控制及生態恢復工程59
2.3.8湖庫飲用水源地環境治理生態工程模式60
2.4流域生態工程的生態服務功能61
2.5流域生態工程研究展望61
參考文獻62
3濕地保護生態工程構建技術與典型模式65
3.1濕地生態系統基本特徵及其生態服務功能65
3.1.1濕地生態系統基本特徵66
3.1.2濕地的生態服務功能66
3.2濕地生態系統的保護和利用67
3.2.1中國濕地保護行動67
3.2.2國外濕地保護行動68
3.3濕地保護生態工程69
3.3.1濕地保護生態工程的目標與理論基礎69
3.3.2濕地保護生態工程的基本原則與策略70
3.3.3濕地保護生態工程構建技術71
3.4濕地保護生態工程典型模式76
3.4.1國外濕地保護生態工程典型案例77
3.4.2國內濕地保護生態工程典型案例79
3.5濕地保護生態工程研究展望85
參考文獻85
4退化沙地生態修復工程理論與構建技術88
4.1荒漠化現狀88
4.2土地沙化發生的機理分析89
4.3沙地生態恢復與退化沙地生態修復工程91
4.3.1退化沙地生態系統生態恢復的主要途徑92
4.3.2退化沙地生態修復工程93
4.3.3我國退化沙地生態修復工程概況94
4.4退化沙地生態修復工程理論基礎95
4.4.1退化沙地生態修復的生態學理論95
4.4.2退化沙地生態修復工程的風沙物理學理論97
4.4.3退化沙地生態修復工程的社會經濟學和系統工程學理論98
4.5退化沙地生態修復工程構建技術98
4.5.1退化沙地生態修復工程建設的基本原則99
4.5.2退化沙地生態修復工程構建技術101
4.6退化沙地生態修復工程典型模式120
4.6.1國外退化沙地生態修復工程典型模式120
4.6.2中國退化沙地生態修復工程典型模式125
4.7退化沙地生態修復工程存在問題和發展趨勢133
參考文獻134
5特殊困難立地植被恢復生態工程技術與模式138
5.1特殊困難立地植被恢復生態工程理論基礎138
5.2乾熱乾旱河谷植被恢復生態工程140
5.2.1乾熱乾旱河谷植被恢復生態工程構建技術141
5.2.2乾熱乾旱河谷植被恢復生態工程樹種選擇與模式143
5.3乾瘠石質山地植被恢復生態工程144
5.3.1乾瘠石質山地植被恢復生態工程構建技術144
5.3.2乾瘠石質山地植被恢復模式147
5.4鹽漬土改良與植被恢復生態工程148
5.4.1鹽漬土地治理生態工程技術149
5.4.2鹽漬土地綜合治理生態工程模式152
5.5特殊困難立地植被恢復生態工程發展趨勢157
參考文獻158
6礦區土地復墾生態工程模式與構建技術161
6.1礦產資源開發對生態環境的影響161
6.1.1礦產開發對土地資源造成的影響161
6.1.2礦產資源開發造成環境嚴重污染162
6.1.3礦產資源開發誘發生態環境演變163
6.1.4礦區生態系統基本特徵163
6.2土地復墾生態工程是恢復礦區生態系統健康的重要途徑164
6.2.1土地復墾與土地復墾學164
6.2.2生態恢復與土地復墾的發展166
6.2.3礦區土地復墾生態工程的內涵與基本框架167
6.3礦區土地復墾生態工程的理論基礎168
6.4礦區土地復墾生態工程的技術體系168
6.4.1礦區復墾生態工程規劃技術169
6.4.2礦區復墾生態工程微地形改造技術169
6.4.3礦區復墾生態工程土壤改良技術170
6.4.4礦區復墾生態工程植被恢復技術172
6.4.5礦區復墾生態工程土地利用與管理技術173
6.4.6礦區復墾生態工程效益評價技術174
6.5礦區土地復墾生態工程典型模式174
6.5.1美國礦區土地復墾管理體系與模式174
6.5.2加拿大礦區土地復墾逐級修複利用模式175
6.5.3澳大利亞礦區土地復墾農林牧複合利用模式175
6.5.4印度平原露天煤礦土地復墾農牧複合利用模式176
6.5.5南非礦山地質環境治理177
6.5.6俄羅斯鈹礦開採環境污染治理177
6.5.7英國礦區土地復墾生態環境保護管理178
6.5.8中國礦區土地復墾生態工程典型模式180
6.5.9礦區土地復墾與礦山公園建設模式184
6.6礦區土地復墾生態工程的發展趨勢與展望187
參考文獻188
7農業生態工程模式與構建技術191
7.1生態農業與農業生態工程191
7.1.1生態農業與農業生態工程的發展192
7.1.2農業生態系統的結構與功能193
7.2農業生態工程建設原則與技術194
7.2.1農業生態工程的設計原則194
7.2.2農業生態工程構建技術195
7.3農業生態工程典型模式196
7.3.1生態經濟型農林牧副複合生態工程模式198
7.3.2低碳生態能源循環農業工程模式200
7.3.3多層次物質能量循環調節生態工程模式201
7.3.4產業主導型農業生態工程模式204
7.3.5庭院農業生態工程模式205
7.3.6農業生物控制與非點源污染治理生態工程模式208
7.3.7綠色農業與鄉村旅遊生態工程模式209
7.3.8“生態農場—生態村鎮—生態縣”區域農業生態工程模式212
7.4農業生態工程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214
參考文獻215
8城市生態工程構建技術與模式218
8.1城市生態系統的結構與特徵218
8.1.1城市生態系統的結構219
8.1.2城市生態系統的特徵220
8.2城市生態環境及其調控221
8.2.1城市生態環境的特點221
8.2.2城市生態環境管理與可持續發展223
8.2.3城市生態環境的調控手段224
8.3城市生態工程構建技術225
8.3.1城市污水處理生態工程構建技術226
8.3.2城市固體廢物管理與資源化利用236
8.3.3城市濕地生態工程239
8.3.4城市林業生態工程242
8.4城市景觀多樣性、異質性與景觀設計245
8.4.1城市景觀的多樣性與異質性246
8.4.2城市景觀規劃與設計247
8.5生態城市建設模式249
8.5.1生態建築與立體綠化工程249
8.5.2城市生態廊道構建技術與模式252
8.5.3海綿城市建設257
8.5.4我國城市生態工程建設案例261
8.6生態城市建設展望與思考263
參考文獻264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