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型種養結合原理與實踐

生態型種養結合原理與實踐

《生態型種養結合原理與實踐》是2019年中國農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欣,唐建軍,胡亮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生態型種養結合原理與實踐
  • 作者:陳欣、唐建軍、胡亮亮
  • 出版社:中國農業出版社有限公司
  • 出版時間:2019年
  • 定價:68 元
  • 裝幀:平裝-膠訂
  • ISBN:9787109258068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生態型種養結合原理與實踐/農業生態論著》的首章從世界農業歷史發展的角度,論述了現代農業發展生態種養的必要性,並介紹了當前生產實踐中出現的一些生態種養類型。第二章介紹了農業系統生物組分的特點,論述了生態種養結合依據的生態學原理,如種間關係原理、物質循環原理、生態位及其擴展原理,等等。第三章至第五章,以稻作生產為例,論述了稻田生態種養的發展歷程與潛力,稻田生態種養的土地生產力及可持續性,稻田生態種養的環境效應。第六章主要介紹稻田現代生態種養主要模式的技術要點、適應範圍、生態經濟效應和套用前景。

圖書目錄

序一
序二
前言
第一章 生態型種養結合的發展概況
第一節 農業發展與生態型種養結合
一、農業起源與發展
二、工業化現代農業的特點與成效
三、現代工業化農業的問題與轉型
四、現代農業體系下生態種養結合的必要性
第二節 生態型種養的類型
一、立體型生態種養結合
二、時間連線型生態種養結合
三、循環型生態種養結合
第二章 生態型種養結合依據的原理
第一節 農業生態系統的物種組成特點
一、自然生態系統的物種組成與多樣性
二、農業生態系統的物種組成
三、農業生態系統中的動物
第二節 生物種間相互作用關係的原理
一、生物種間相互作用關係的類型
二、生物種間負相互作用(相互制約)原理
三、生物種間正相互作用(相互促進)原理
四、種間關係在農業上的利用
第三節 生物種間生態位的關係
一、生態位
二、生態位與資源利用
三、種間互惠與生態位擴大
第四節 養分在種養體系間的循環
一、自然生態系統養分循環利用特徵
二、農業生態系統的養分循環
三、現代農業種養分離下的養分流向特徵
四、種養結合養分的循環利用特徵
第三章 稻田生態型種養的發展與潛力
第一節 稻田生態型種養結合的發展
一、稻田生態型種養的意義
二、稻田生態型種養的發展
三、稻田生態型種養的主要類型
第二節 我國稻田生態種養發展的潛力分析
一、我國稻田資源的分布和生態條件
二、我國稻田生態種養的分布特點
三、不同稻區稻田生態種養模式的潛力分析
第四章 稻田生態種養的生產力與投入
第一節 稻田生態種養下的土地生產力
一、生物產量
二、經濟生產力
三、土壤肥力的維持
第二節 稻田生態種養下的農藥化肥減量效應
一、稻田綜合種養系統農藥化肥減量
二、稻田生態種養系統農藥化肥減量的機理
第五章 稻田生態種養的環境效應
第一節 稻田綜合種養系統面源污染的輸出
一、稻田綜合種養體系下水體氮、磷、碳
二、稻田綜合種養系統面源污染下降的機理
第二節 稻田生態種養結合的溫室氣體排放減量效應
一、稻田生態種養體系下溫室氣體的排放
二、稻田生態種養溫室氣體減量的機理
第六章 生態型種養結合的模式與關鍵技術
第一節 稻鯉模式
一、模式特點與依存條件
二、關鍵技術
三、社會經濟效益
四、推廣套用前景
第二節 稻蟹模式
一、模式特點與依存條件
二、關鍵技術
三、社會經濟效益
四、推廣套用前景
第三節 稻蝦模式
一、模式背景與特點
二、關鍵技術
三、社會經濟效益
四、推廣套用前景
第四節 稻鱉模式
一、模式背景與特點
二、關鍵技術
三、社會經濟效益
四、推廣套用前景
第五節 稻鰍模式
一、模式背景與特點
二、關鍵技術
三、社會經濟效益
四、推廣套用前景
第六節 稻鴨模式
一、模式特點與依存條件
二、主要技術特點
三、社會經濟效益
四、推廣套用前景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