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地層學是以生物群落演化事件作為地層標誌來劃分對比地層的科學,是地層學的一個分支,是古生態學、沉積學和地層學等多種學科相互結合、相互滲透的邊緣學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生態地層學
- 外文名:Ecostratigraphy
- 歸屬:地層學
- 提出人:辛德武夫
釋義,生態地層學的產生,生態地層學的分類系統,生態地層學的套用,
釋義
生態地層學是以生物群落演化事件作為地層標誌來劃分對比地層的科學,是地層學的一個分支,是古生態學、沉積學和地層學等多種學科相互結合、相互滲透的邊緣學科。
生態地層學的產生
生態地層學一詞首先是由辛德武夫在1954年提出來的,他把生態地層作為局部的或者區域性的生態現象,它在不同程度上可以用於地層對比工作。赫德伯格在1958年的《地層分類術語》一文中則把生態地層學作為地層分類法之一,納入他的地層分類系統。他認為生態地層學是根據岩石的形成方式或者沉積環境進行地層分類,所以生態地層又稱為原始的環境。
辛德武夫將地層分類法歸納為兩大範疇:以生物地層學、岩石地層學、礦物分析等基礎性觀察和分析為主的範疇,以及生態地層學和年代地層學等,後者屬以生態地層學為基礎進行推論和分析的地層研究範疇。他指出,雖然生態地層學的分類單位尚未確定,但其在地層學中的重要性不亞於年代地層學。
生態地層學的分類系統
生態地層學的單位,是指生態單位——居群、群落和生態系等在地層中的展布範圍,構成了三度空間的地質體,並且成為時間對比的基礎。
現代生物的生態結構一般分為3個層次,即個體生態、種群生態和生態區系。個體生態研究的是生物個體的生理活動、環境因素及其生態所涉及的範圍,即機能的幅度。生境(habitat)是生物所棲居的環境。小生境是指生物在一個生境中所處的地位,包括其生活方式及其在生態區系中所起的作用。種群的生態等於其各個體的機能幅度的總和。群落(community)是同一時間在同一個地方生活的生物或者種群,或者同一時間生活在一定地區的物種的自然組合。在許多地區重複出現而其物種組成很少變動的生物組合,叫做重現群落(recur-rent community)。
古群落指的是大致同一時間基本上生活在同一個地區的生物的組合。群落和古群落的生態反映物種的個體生態和居群生態,又是生態區系的基礎,因此是生態地層分類的基本單位。有的學者則把群落帶作為古生態地層的基本單位。在研究現代群落時,主要考察其包括的種屬多少即分異度,以及各屬種的個體多少即豐度。多種生態不同的種屬,以營養關係和取食方式的生物鏈為紐帶而互相聯繫,適應不同的環境,就構成了群落。群落和古群落的劃分對於其邊界的要求並不嚴格。
生態系是英國生態學家坦斯利在1935年提出來的,表示生物的集合體與其無機環境所組成的機能體系。德國學者蒂乃曼1939年提出了生物群落和無機環境統一的分類系統。
古生態系則是克拉西洛夫於1970年提出來的,代表地史時期的群落與其環境之間的關係。古生態系的研究只能依靠化石、沉積岩層和岩相及古地理等資料進行,因而古生態系的研究比現代生態系的研究困難得多,必須綜合生命科學和其他多種自然科學的資料。
生態地層學的套用
生態地層學的套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提高地層對比的精度;
2、分析和判斷古環境;
3、對比不同地區的古環境;
4、探索古群落的演替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