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境片段化背景下的群落次生演替研究:從物種到性狀

生境片段化背景下的群落次生演替研究:從物種到性狀

《生境片段化背景下的群落次生演替研究:從物種到性狀》是依託浙江大學,由劉佳佳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生境片段化背景下的群落次生演替研究:從物種到性狀
  • 依託單位:浙江大學
  • 項目負責人:劉佳佳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生境片段化是影響生物多樣性、群落結構的主要因素之一,然而大量研究卻忽視了不同的片段化生境中,植物群落具有不同的演替方向和速率。因此,本項目選取人工陸橋島嶼千島湖為研究對象,探討生境片段化效應和次生演替效應對島嶼上植物群落組成和結構的影響。同時,選取處於不同演替階段的植物群落為對照,探究千島湖島嶼內植物群落物種組成和性狀組成變化的規律,及其與島嶼特徵如面積、隔離度等的相關性,構建島嶼演替進程模型,從而揭示揭示千島湖植物群落演替規律及其機制。本研究的實施將構建一個島嶼生境片段化-演替模型,並為大尺度生境片段化景觀中植物次生演替群落的修復和管理提供建議。

結題摘要

研究背景: 生境片段化研究大多聚焦於老齡林破碎化之後產生的效應,但對次生林演替過程受片段化影響的研究還很少。該項目通過分析次生林中的演替指標,包括物種多樣性,功能性狀組成和群落結構等及其與景觀參數之間的關係,結合種子傳播者對生境片段化回響不一致的機理,探討這些過程如何影響群落演替,進而影響生物多樣性-生態系統功能關係等。 主要研究內容: 以千島湖片段化生境中次生林群落為研究對象,分別於2009–2010年和2014–2015年調查了29個島嶼樣方的木本植物物種多樣性、功能性狀和群落結構等,同時結合種子傳播者的數據, 重要結果: 1.小島上的森林群落(相對大島而言)仍處於演替較早期階段:物種少且以演替早期物種為主,而動物傳播和耐陰的物種較少。 2.種子傳播者對生境片段化敏感程度不一樣。鳥類多樣性和密度都隨著島嶼面積增加而顯著增加,然而獸類卻存在小島嶼效應,即在一定面積閾值以下,大島與小島的獸類多樣性無顯著差異。由於鳥類傳播大種子且鳥類傳播的植物個體數量眾多,因而大島上群落權重的種子大小更小。這一結果與老齡林森林片段中顯著不一致。 3.小島具有和大島上相似的單位面積地上生物量,主要歸因於快速生長的優勢種馬尾松的貢獻。因此,儘管大島有更多的物種,但是其並不一定擁有更高的生產力。因此,生境片段化過程可能會影響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統功能之間的關係。 成果: 該項目建立了一個長期觀測生境片段化對植物群落演替過程影響的動態樣地。基於該項目,我們已發表了5篇影響因子>3的SCI論文和2篇中文核心期刊論文,其中核心結果發表在Journal of Ecology雜誌上。 科學啟示意義 該項目對於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和森林管理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首先,基於成熟林得出的生境片段化效應範式並不一定適用於次生林。其次,維持較大面積的森林斑塊是快速演替的關鍵,通過連線森林斑塊能加速植物群落演替進程。第三,在被隔離的小森林斑塊中引入大種子植物是很有必要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