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分布有自然型、經濟型,觀察型和抑制寶,這種分布型的劃分,是考慮和強調了局部生境的意義。這種生境主要是人類活動造成的,自然地理地域分異也產生生境差異性。考慮生物分布記錄分析歷史氣候,必須注意存在局部生境,這就是生境差異性原理。
在提取歷史氣候信息時,應當權衡所選用文獻的性質。中國存在大量的地方志,其中明清兩代的事跡大多是當代、當地人的記錄,更早的記錄則是集修人抄自其他書籍。明清兩代所參考的書籍絕大部分今天仍然保存著,我們應該尋找原書,而不應該使用方誌。儘管方誌做好了分門別類,易於使用,但是在方誌繁修人加工過程中很可能出現錯誤。如果原書仍在,使用轉錄的材料是違背歷史學原則的。所以在文獻整理時須依時期分別依賴不同性質的記錄。信息的可靠性,大約可以確定為近時性、近地性、權威性、統計可靠性四個原則。關於事件的最近記錄,特別是當事人的記錄價值最為可靠。記載附近事物的記錄可靠性是高的。所以,當對某一事件具有不同來源的報告時,我們取最低層官員的報告。譬如,正史中《五行志)中京師的記錄可靠性高。權威性指的是政府記錄或名人的記錄,因為他們常常占有更多的原始材料。統計可靠性的意義指的是氣候特徵的確定更多地依賴多種來源記錄,尤其是對大量現象進行統計是氣候狀態的可靠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