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與醫療

生命與醫療

《生命與醫療》是2005年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建民。本書是五十年來台灣學者在中國史領域的經典著述的彙編。

基本介紹

  • 書名:生命與醫療
  • 作者:李建民
  • ISBN:9787500072782
  • 定價:50.00元
  • 出版社: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5年4月1日
  •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該論叢共分十三個專題,十四冊,分別是:史學方法與歷史解釋;制度與國家;政治與權力;思想與學術;社會變遷;經濟脈動;城市與鄉村;家族與社會;婦女與社會;生活與文化;禮俗與宗教;生命與醫療;美術與考古。
台灣中央研究院史語所黃寬重、邢義田教授、北京大學中古史中心鄧小南教授擔任總主編。每一專題均由在該領域有深厚造詣的台灣學者擔任主編。每冊書前附有總編所作的序和分冊主編導言。各冊導言的宗旨,在於綜論台灣中國史研究在不同階段的內外背景和發展大勢,並介紹當冊作者和論文的特色。有些偏重於介紹收錄的論文和作者或收錄的緣由,有些偏於介紹世界性史學研究的大趨勢,有些又以分冊主編對某一領域的看法為主軸,各俱特色。每篇文章之後,都附有簡短的作者小傳和本文的原刊數據,便於有興趣的讀者進行進一步的查考。
叢書匯集眾多國際之名學者的名作。老一輩學者,如嚴耕望、勞榦、傅樂成、戴炎輝等,當代史學名家,如余英時、許倬雲、祿耀東、毛漢光等,還有深厚的西學背景的中青年知名學者,如陳弱水、顏娟英、李貞德等。雲集了台灣半個世紀幾代學者的代表著述,可謂名家薈萃,佳作琳琅。
本叢書的文章的總的選錄原則是以近期出版者為主,以展現較新的趨勢和成果。但各冊也有不同。有的分冊收錄的幾乎都是近十餘年的論文,如《生活與文化》分冊;有的則收入較多幾十年前的舊作,如《制度與國家》,這恰恰反映了台灣中國史研究方向和中心的轉移。
由於各種條件所限,海峽兩岸學者的交流,資料信息的利用和相通,相關論文的查閱,都存在這一定的不便。國內學者和相關研究人員一直要求及時看到台灣學者的相關研究,這是促使本叢書出版的主要因素。台灣和內地在中國史研究領域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台灣學者一方面受西方漢學界影響很大,一方面又非常熟悉中國文化,有更多的創新和活力。在研究論題上,除了傳統題目,台灣史學界樹立了自己獨特的議題,如醫療史、身體史,為國際史學界所注目。
“台灣學者中國史研究論叢”的出版,應會給國內史學界帶來新的資料、新的信息和新的關注點,對於兩岸學術的交流和互動,將產生非常積極的影響。

作者簡介

李建民,1962年生於台灣省屏東縣,1980年代在台灣大學受歷史學訓練十五年之久,取得博士學位。曾任哈佛南京訪問學者、東京大學大學院人文社會系研究科客座副教授,並任教於清華與台北大學,現任職於台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圖書目錄

出版說明
總序
導言
古代醫者的角色——兼論其身份與地位
王莽與王孫慶——記公元一世紀的人體刳剝實驗
漢唐之間醫書中的生產之道
試論中國早期道教對於醫藥的態度
漢宋間文獻所見古代中國南方的地理環境與地方病及其影響
宋代幾種社會福利制度——居養院、安濟坊、漏澤園
寮代的養老與慈幼
疾病與方土之關係:元至清間醫界的看法
“疾疫”與“相染”——以《諸病源候論》為中心試論魏晉至隋唐之間醫籍的疾病觀
身體、靈魂與天主:明末清初西學中的人體生理知識
負責任的醫生與有信仰的病人——中西醫論爭與醫病關係在民國時期的轉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