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樹父母學院:小心你的愛在傷害孩子

生命樹父母學院:小心你的愛在傷害孩子

《生命樹父母學院:小心你的愛在傷害孩子》剛開始看的時候,也許會讓媽媽讀者們有緊張感和壓力感,甚至有刺痛感,卻又吸引著人迫不及待地往下看。原來,作者讓我們知道,我們這樣做真的不是故意的,因為我們也是受傷的小孩!我們也需要呵護和寵愛!為了孩子和家庭,我們常常忽視了自我的內心感受,全心全意地愛著孩子和家人,獨自承擔做媽媽的那份不易和辛苦。

基本介紹

  • 書名:生命樹父母學院:小心你的愛在傷害孩子
  • 作者:文恩禧 童趣出版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2013年4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115313881
  • 外文名:It' s Mothers Who Bring Pain to children
  • 出版社:人民郵電出版社
  • 頁數:184頁
  • 開本:16
  • 品牌:童趣出版有限公司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媒體推薦,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生命樹父母學院:小心你的愛在傷害孩子》作者文恩禧對此深有體會,先後去美國、英國深造心理學和諮詢學,成立女性心理諮詢室和媽媽自我成長工作室,提倡關愛媽媽心理健康,幫助媽媽減輕內心的壓力和焦慮,教給媽媽要懂得尋求丈夫的幫助,成為更好的自我,做個好妻子、好兒媳、好媽媽。

作者簡介

作者:(韓國)文恩禧 譯者:千太陽

文恩禧,留學美國和英國,諮詢學和心理學雙博士。目前擔任韓國ALTRUSA女性諮詢中心所長,經手諮詢案例上萬個,對亞洲媽媽的關愛模式有獨特而深刻的見解,幫助許多媽媽找回自我,變得自信、陽光,能理性處理與婆婆、丈夫和孩子之間的關係,成為了令家人喜愛的好妻子、好兒媳、好媽媽。

媒體推薦

韓國經濟日報
現在的年輕媽媽與上一輩的母親不同,她們更樂於接受育兒知識,更喜歡向專家學習,對成為一位好母親充滿信心,但孩子得到的懲罰和打罵卻並沒有因此而減少。這是為什麼呢?文恩禧博士說這是因為媽媽的關愛模式出了問題。
韓國NAVER網
確實正如這本書中所說,媽媽們喜歡把孩子當成自己的一部分,常常打著為孩子好的旗號,幫孩子規劃未來的人生。殊不知,媽媽們為孩子選擇的那條最平常、最妥帖、最保險、最安全的路,卻毀了孩子的一生。
摘自韓國城市日報媽媽的讀書心得
我在看這本書時,常常淚流滿面,為過去因自己的無知而給孩子帶來的傷害而心疼。這本書就像上天給我的一個禮物,不僅教會我讀瞳孩子的內心,還讓我從童年的壓力和陰影中解脫出來,重新找到了自我,讓我整個人充滿活力,家庭變得和諧!
新浪網友
自從有了孩子之後,我的生活就開始變得混亂。我總是把家裡最好的東西留給孩子,吃的、用的、玩的……都是先滿足孩子的需要,孩子成了我的生活重心。但我的脾氣卻變得越來越大,生活得也很不快樂。這本書讓我明白,找回真實的自我,做好自己才能成為好妻子、好媽媽。

圖書目錄

中國版序文致中國讀者
原版書編者按讓孩子傷心的媽媽們,那些不經意間的錯誤行為
序言媽媽怎能讓孩子傷心?
1獻給孩子的檢討書
1—1本想成為不一樣的媽媽
1—2隻有達成目標,才有資格接受愛嗎?
1—3被譽為“家庭是人權的盲區”的尷尬現實
1—4如果真希望孩子幸福的話
1—5無視孩子心理的媽媽
1—6一味地顧著子女的外在需求
1—7隻顧模仿別人的媽媽
1—8認為自己的孩子好就可以
2“包含”——東方媽媽的行為模式
2—1一輩子“包含”子女的媽媽們
2—2東方版“女人的一生”
2—3專職爸爸又如何
2—4不管包含不包含,都會有內疚感
2—6隻專心做媽媽的角色
2—7隻有媽媽獨自奔跑嗎?
2—8孩子並不是媽媽的傭兵
2—9不知不覺間給的傷害
2—10媽媽的聲音,調下大小吧
3使媽媽的角色越發艱難的社會文化習俗
3—1不學習,長大之後就是失敗者
3—2媽媽應該把爸爸的角色還給爸爸
3—3父母需要只會賺錢的孩子嗎?
3—4媽媽們真的擺脫了三從四德嗎?
3—5按照孩子外婆的做法當媽媽
3—6隻有媽媽的心理健康,子女的心理才能健康
4回顧自己的小時候
4—1治癒兒時的傷口
4—2我怎樣做才能讓媽媽稱心如意
4—3給媽媽當衛星的女兒
4—4沒有一出生就定型的孩子
4—5隻知道自己的孩子,只看他人眼色的孩子
4—6父母吵架,在孩子眼中就是戰爭
4—7隻能以“惱怒”表現的心情
4—8不要用花打人
5治癒兒時傷口的媽媽
5—1認識你自己
5—2回到小時候
5—3用希望的曙光戰勝絕望的黑暗
5—4從來沒有人在過去中自由過
5—5成為好媽媽
5—6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6與孩子共享心理的好媽媽
6—1讀懂孩子的眼睛,然後理解他們
6—2怎樣傳達所感受的世界
6—3改變自己是改善家庭關係的第一方法
6—4擺脫兒時習慣的影響
6—5不要活在媽媽的標準之下
6—6媽媽的改變——故事1
6—7媽媽的改變——故事2
6—8媽媽的改變——故事3
6—9媽媽的改變——故事4
6—10媽媽的改變——故事5
結束語為了更加疼愛孩子

後記

經歷過愛情的人不會忘記愛情帶給人的興奮和感動。相愛的人眼中只看到對方喜歡和需要的東西,只看得到對方的優點,會產生願為愛人做任何事的熱情,,這就是愛情的力量。相反,怨恨只能讓人看到對方的缺點和錯誤。我就想通過這本書揭開和證明這些。在給愛情和怨恨下定義之後,我想問媽媽:你真的疼愛你的子女嗎?
如果媽媽希望與孩子相親相愛過一輩子,就要表現出真正的愛。愛是媽媽的義務,也是樂趣。但是不知從何時開始,我們的媽媽只剩下愛的義務,而樂趣卻消失了。我們應該從責任的“艱難”中逃脫,充分享受養育子女的真正樂趣。
分娩時的陣痛是難以用語言形容的,所以生孩子之前準媽媽們都會害怕。我懷第一個孩子的時候,教自然分娩法的老師總是對我們說,生孩子並不是生病而是自然的生理現象,與即將出生的孩子保持一致的呼吸,那么在分娩的過程中體驗到的痛苦不會有多么恐怖。懷孕和分娩是媽媽生活的開始,之後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還會遇到很多困難,媽媽同樣可以和孩子協力度過。
如果媽媽認為可以隨意帶領子女,認為孩子只是自己的負擔和義務,那么對於孩子而言,媽媽的感情就成為累贅了,而且容易讓孩子缺乏獨立性、喪失對生活的熱情。有一部叫《黑天鵝》的電影,影片中母親對舞台上跳著完美舞蹈的女兒感到自豪,她卻不知道心愛的女兒正在走向死亡。媽媽們是否像這位媽媽一樣隨意帶領子女的生活,使他們內心受傷呢?
我們需要成為呵護孩子的身體和心理的“保護神媽媽”。為了使孩子心理健康,媽媽不要過度干涉孩子的感情,但也不能冷淡對待孩子。
現在,我們的社會很難保護所有孩子們的心靈,患有心理疾病的青少年到處都是。一想到他們將來是社會的中流砥柱,我心中不由得焦躁起來。西方人重視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如果我們也像他們一樣養育孩子的話,孩子肯定能獨自獲得成就。但是東方國家的文化並不簡單,我們在家庭內部,是作為相互依賴和不可分離的“包含”的單位在生活。但是在現實中父母卻把孩子推向競爭和成就取向的冷酷世界,孩子缺乏家人充滿愛的支援。
現在很多媽媽不知道如何經營、維持和改變家庭關係,所以她們期待專家們能解決孩子們的問題。外界的幫助固然需要,但是孩子的品行主要是由家裡的媽媽塑造的。擁有好品行的孩子可以走在自己的正道上不偏離。
所以媽媽們需要盡到媽媽的本分。在一定的年齡結婚、懷孕,並不代表具備了作媽媽的必要充分條件。作為媽媽,不能失去愛的感覺,這樣孩子長大後,媽媽不必經歷“空巢綜合徵”也能愉快地生活下去。父母不是子女的“提款機”,而是給予他們愛的堅強後盾。

序言

由於父親曾在中國留過學的關係,我很小就從父親那裡聽到過很多有關中國女性的傳奇故事。記得父親說中國的女性比韓國的女性更積極主動,穿得也更漂亮。後來,我在美國和英國留學時,也認識了一些中國女性,在與她們相處的過程中,我深切地感受到她們思維敏捷、表達能力很強。可能同是東方人的緣故,我與中國女性很有共同語言,走得也更近一些。
之後我讀過很多有關現代中國女性的書籍,也與朋友們聊起過中國家庭和社會結構的變化等問題,感覺兩國的女性在對待丈夫、孩子方面有很多共同之處,所以我感覺這本書應該會受到很多人的關注,因此我很期待本書能被翻譯成中文在中國出版。
以前每家有好幾個孩子,再加上經濟條件普遍不好,所以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就不怎么重視。近些年來隨著獨生子女政策的推行,很多家庭都只要一個孩子,再加上生活也比之前富足了,父母也都越來越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都希望孩子可以幸福健康地成長。
令人感到遺憾的是,無論是在韓國還是在中國,都存在媽媽傷害孩子的現象。甚至有時連背後的原因都很相似,有些原因可以說是東方媽媽獨有的。這可能跟我們都接受儒家文化有關,相同的文化薰陶,使我們有著相似的人生觀、價值觀和兒童觀。
為了讓我們的下一代不再受到來自媽媽的傷害,我們需要認真地對待這個問題。我認為媽媽只有治癒了小時候來自自己母親的傷害,重新找到真實的自我,才能做一位不會傷害自己孩子的好媽媽。我堅信女性的精神健康在營造美好社會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常年致力於“精神健康問題社會運動”這一心理諮詢研究,為的就是幫人們(尤其是女性)解開幼年時期就已經植根於內心的各種心結。只有打開了這一心結,才能為孩子創設出一個更加健康的精神世界,使家庭變得美滿和睦。在這本書中我收錄了五個媽媽發生改變的故事,她們的故事都是真實發生的,她們的改變之大,令人很受鼓舞。
我希望這本書也能為中國的父母帶來一些幫助。不僅僅只有媽媽會傷害孩子,比孩子年長的任何人都會讓不具備還擊能力的孩子受到傷害,所以我建議所有要照看孩子的人都能看一看這本書。韓國和中國是一衣帶水的鄰居,我很期待這本書在中國能引起讀者的共鳴。
小時候父親總想教我學中文,可是我卻沒能學會。如今,我的這本書要被翻譯成中文了,我想在另一個世界的父親知道了也會為我感到欣慰的。雖然我不會中文,但我也很希望能收到中國讀者給我的反饋。
非常感謝關心這本書的所有讀者,能與大家一同分享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情,同時也感謝為我這本書做翻譯、出版工作的所有工作人員!
文恩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