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在自己手中:一個急救醫生的筆記

生命在自己手中:一個急救醫生的筆記

《生命在自己手中一個急救醫生的筆記》是2009年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宗浩。

基本介紹

  • 書名:生命在自己手中:一個急救醫生的筆記
  • 頁數: 189頁
  • 出版社:人民衛生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9年10月1日
圖書信息,作者簡介,內容簡介,目錄,

圖書信息

出版社: ; 第1版 ()
叢書名: 《自救互救 生命瞬間》當代中國科普精品書系
平裝: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117121101
條形碼: 9787117121101
尺寸: 23.2 x 16.2 x 1.2 cm
重量: 422 g

作者簡介

李宗浩,浙江湖州南潯人。長期從事急救、復甦、災害醫學事業,主持籌建並長期在北京急救中心擔任領導工作。近年來在中國武警總醫院、武警醫學院任首席急救專家,是國內外有重要影響的急救專家。現任中國醫學救援協會常務副會長,中國災害防禦協會救援醫學會會長,中國醫師協會急救復甦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急救復甦與災害醫學雜誌總編輯。最近被美國心臟協會(AHA)授予首位中國顧問。
李宗浩作為一位醫生,既獻身於醫學事業,專著甚豐;又以巨大熱忱投身於科普工作,業餘創作了《走近高士其》、《第一目擊者——一個急救醫生的手記》、《首席專家談急救》等受讀者好評的科普讀物,並擔任了中國科普作家協會醫學委員會主任委員。

內容簡介

《生命在自己手中:一個急救醫生的筆記》內容簡介:每當在繁華的馬路上,窄小的胡同里,擁擠的人流中,隨著警笛的呼嘯疾駛而過的急救車,無論是旁邊的車輛或是行人,總是儘快儘量地在“讓”,讓急救車順利地、快速地通過,早一點到達病家,早一點到達就近的醫院,得到全面救治……
每當在車窗里望著那迅速讓路的車輛和行人,我們心中總是升起陣陣敬意。
不要再讓那些得不到急救的人們,付出的是以生命、鮮血的代價了!

目錄

引子:從白宮到故宮
第一部分 心臟猝死:社區公眾都在面對
1.匆匆不防的“猝死”,姍姍來遲的急救
2.回顧當年對副市長的搶救,一切遵循著科學規律
3.評估當今搶救的成敗,要喚起民眾千百萬人學習急救
4.20世紀80年代全國率先建立的北京急救中心,開創急救先河卻是歷盡坎坷
5.馬季搶救的失誤,是“呼叫病人不應時”不去緊急呼救,卻去找家屬了
6.大聲疾呼,“急救”必須從醫生手中解放出來
7.普及急救,任重道遠,全民參與,客群廣泛
第二部分 心肺復甦:世界“第一救命技術”
8.良師益友,我與被譽為當代“急救之父”的彼得?沙法教授相識
9.沙法教授首次來華,詮釋心肺復甦(CPR)的真諦
10.心肺復甦(CPR)的“廬山真面目”,世界第一救命技術
11.CPR的“C”,即心臟復甦,如同撥動剛停下的鐘擺
12.CPR的“P”,即呼吸復甦,如同吹進生命的春風
13.心肺復甦的哲學觀和倫理學
14.餐桌上的“危機”,氣管異物時的海姆立克急救法
15.與時俱進,心肺復甦的突破性進展
第三部分 心肝除顫:“起死回生”的自動體外心臟顫器
16.心肺復甦的突破性進展,自動體外心臟除顫器(AED)——21世紀的“滅火器”的問世
17.自動體外心臟除顫器,復甦領域一場悄悄的革命終於來到
18.急救的曲折歷程,從傳統的止血包紮的“四大技術”舉步維艱地走到現代的CPR,自動體外心臟除顫器
19.2000年時任美國總統的柯林頓呼籲,“義不容辭”地普及自動體外心臟除顫器
第四部分 急救網路:編織城市醫學救援體系(EMS)
20.“他山之石”,美國出台了相關使用自動體外心臟除顫器的法律
21.在“科學的春天”里,建設現代化北京急救中心的種子在復甦的土地上萌芽
22.急救新概念——生命鏈的核心,建設城市醫學救援體系(EMS)
23.義大利政府對我國很友好,中意共建北京急救中心
24.800萬美元贈款項目,皆大歡喜,我卻喜憂參半
25.何日才能與國際醫學救援體系相接軌?
第五部分 空中急救:通向空中的遙遙之路
26.現代化的首都急救體系,沒有空中急救如同三軍之中缺少空軍
27.對中國建立空中急救事業“情有獨鐘”的德國空中救援總部(DRF)
28.我與柯賴爾總裁的長城談話,“不建空中急救非好漢”
29.1987年,我首次在歐洲上空作直升救護機的醫學救援
30.臨危受命,夜飛地中海伊維薩島搶救“急性心梗”垂危老人
31.在德國、法國總理的招待會上
32.鮮艷的五星紅旗在阿爾卑斯山間飄揚
33.德國DRF授予我榮譽稱號
34.中德空中急救項目建立,前景令人鼓舞
35.一波三折,關心的人來自四方,空中項目在地面步履維艱
36.真是“好事多磨”呀!
37.一位“老北京”、中德空中急救的“志願者”、德籍華人王壽椿博士匆匆離去
38.我在北京市政協會上關於空中急救的多次提案
39.人生苦短,北京何日能建成空中急救
40.重上藍天,2008年我在美國鹽湖城上空的飛行
第六部分 地震海嘯:從唐山地震、印度洋海嘯到汶川地震
41.唐山地震30年祭——為了明天的紀念
42.張勝蘭,一位直面人生的美麗堅強女性,一個“不幸的家庭也有幸福”的人
43.大海發威,印度洋海嘯無情吞噬了三十萬鮮活生靈,中國派出了救援隊
44.印度洋海嘯後的第三周,我由北京飛抵雅加達進行救援評估
45,認真閱讀一份早期“原汁原味”的關於班達亞齊的災情報告
46.我向最早到達重災區的醫生了解情況,與我駐印尼大使,與印尼衛生部官員討論
47.“5?12”四川汶川大地震,“國家隊”的迅速出發
48.關愛生命,科學救援
第七部分 天災人禍:企望和平的21世紀並不太平
49.聯合國將20世紀的1990?1~1999?12定為“國際減災十年”
50.“我們的世界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容易受到傷害”,聯合國秘書長如是說
51.中國政府的“大手筆”,國務院制定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到應對法的頒布
52.定位突發公共事件中醫學救援作用的觀點,得到國務院領導同志的支持
53.儘快發展我國救援醫學事業的建議
第八部分 明天步伐:以科學發展觀直面災害挑戰
54.全球心肺復甦大普及,走到家庭的“迷你安妮”
55.我的災害的新思維,科學面對災害挑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