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一般指本詞條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是作家米蘭·昆德拉創作的長篇小說,首次出版於1984年。

該小說描寫了托馬斯與特麗莎、薩麗娜之間的感情生活。但它不是一個男人和兩個女人的三角性愛故事,它是一部哲理小說,小說從“永恆輪迴”的討論開始,把讀者帶入了對一系列問題的思考中,比如輕與重、靈與肉。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 外文名稱:法語:LE INSOUTENABLE LEGERETE DE L'ETRE;英語: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
  • 作品別名:生命不能承受之輕
  • 文學體裁:長篇小說
  • 作者:米蘭·昆德拉
  • 首版時間:1984年
  • 字數:447000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人物形象,特蕾莎,托馬斯,作品鑑賞,主題思想,藝術特色,後世影響,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該書描述一九六八年蘇俄入侵捷克時期,民主改革的氣息演變成專橫壓榨之風潮。
小說中的男主人公托馬斯是一個外科醫生,因為婚姻失敗,既渴望女人又畏懼女人,因此發展出一套外遇守則來應付他眾多的情婦。有一天他愛上一個餐廳的女侍——特麗莎,他對她的愛違反了他制定的原則,甚至娶她為妻,但是托馬斯靈肉分離的想法絲毫沒有改變,依然游移在情婦之間,對全心愛他的特麗莎是一種傷害。特麗莎經常在極度不安的夢魘中醒來,經常猜忌與懷有恐怖想像。 此時捷克政治動亂不安,在蘇黎世一位權威醫生希望托馬斯去那裡發展的呼喚下,兩人於是決定去那裡生活。但是面對陌生環境的不安與丈夫仍然與情婦私通,特麗莎決定離開,回到祖國。但是命運與抉擇讓托馬斯回去找她,此後兩人沒有再分離。他們意識到在一起是快樂的,是折磨與悲涼里的快樂,彼此是生命中甜美的負擔。後來他們死於一場車禍。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薩賓娜是一個畫家,曾經是托馬斯的情婦之一,也是特麗莎妒忌的對象。薩賓娜一生不斷選擇背叛,選擇讓自己的人生沒有責任而輕盈的生活。她討厭忠誠與任何討好大眾的媚俗行為,但是這樣的背叛讓她感到自己人生存在於虛無當中。弗蘭茲是被薩賓娜背叛的情夫之一,他因為她而放棄自己堅持的婚姻與忠誠,但是由於薩賓娜的背棄,讓弗蘭茲發現自己過去對於婚姻的執著是可笑的,純屬多餘的假想,他的妻子只是自己對於母親理想的投射。離婚後,自由自立的單身生活為他生命帶來新的契機,並且了解薩賓娜只是他對革命與冒險生活的追隨。後來他與他的學生相戀,在實際參與一場虛偽遊行活動後,意識到自己真正的幸福是留在他的學生旁邊。一場突然搶劫中,弗蘭茲因為想展現自己的勇氣而蠻力抵抗,卻遭到重擊,在妻子的陪伴下,無言的死於病榻上。本意:生命中有太多事,看似輕如鴻毛,卻讓人難以承受。

作品目錄

章節名稱
第一部
輕與重
第二部
靈與肉
第三部
不解之詞
第四部
靈與肉
第五部
輕與重
第六部
偉大的進軍
第七部
卡列寧的微笑

創作背景

這部小說是昆德拉1975年流亡法國後用捷克語創作的,1984年以法文版首發。

人物形象

特蕾莎

特蕾莎是昆德拉筆下一個很具代表性的人物,也是與現實聯繫最為緊密的一個女性形象。在作者男性話語筆下的這個人物形象,具有傳統女性的一般特點,即認為靈與肉是不可分的。這正是特蕾莎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而同時,特蕾莎又是一個不斷與自身抗爭的女子,只是她顯得很軟弱,她的抗爭對於這個社會而言更是無力的作為。因此,她便陷入了生命的困境之中。她是一個孤獨的守望者與追求者,在托馬斯看來,她是一個被人放在塗了樹脂的籃子裡順水漂來的孩子,這籃子順水而下卻恰恰被托馬斯拾起,在對他付出無私的愛後,對他的背叛更是近乎畸形意識的成全,一路上她不僅忍受著自己最愛的人對自己的不忠,也在不斷尋求靈與肉的和諧。
特蕾莎對卡列寧是一種無私的愛,因為這種愛別無所求。但她對托馬斯顯然沒有達到這樣的大度,只是她能忍受一般人無法忍受的,這或許與她一生的經歷密切相關。她從沒有獲得過感情的純粹。她一直堅守著自己生命中的“重”,而她卻偏偏愛上了生命中“輕”大大多於“重”的托馬斯,最後她也放棄了自己一貫堅持的“重”跑到工程師那裡,讓“重”變成了“輕”。但她卻和托馬斯有著本質的區別,她只是想證實托馬斯告訴她的做愛和愛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顯然她得到的是肯定的答案。可以說特蕾莎的愛情更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托馬斯的放縱。

托馬斯

托馬斯是書中唯一的男主人公,但是他的存在意義卻是通過特蕾莎和薩比娜兩個截然不同的女性表現出來的。首先作者便從尼采的“永恆輪迴”導入,“在永恆輪迴的世界裡,一舉一動都承受著不能承受的責任重負”。這句話在這部書中有著統領作用。托馬斯標榜著自己特定的一套愛情理念,即沒有感情投入的人就無權干涉對方的生活,所以他給了自己自由的空間,為他的肉體的放縱提供了可靠的理由。這就是他存在的最輕之處。他所一直奉行的“性友誼”原則讓他心安理得的在不同女人之間周旋。他的生命之輕不是對自我生活的放縱,而是在放縱的過程中無法掩飾的空虛。他不需要為誰付出多少,別人也不會向他索要。但是最終壓倒他的卻是他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在托馬斯和特蕾莎的生活經歷,作者把敘述中心放在了托馬斯身上。他就是在小說規定的生存情境下,選擇了自己所堅持的生命的意義,自己生命中認為具有分量的東西。同時從他身上我們看到的是作者對生命之重的體驗:每一次生命的過程都不可重複,也無可排練,走完了,就是一個無法更改的定格,因此每一次的選擇就承擔著十分沉重的分量,意義重大並可能影響人一生的順利或坎坷,幸福或痛苦。托馬斯的人生選擇——和特蕾莎結婚,選擇回捷克,選擇鄉下生活等等都體現了作者意義中的生命之重。在小說中托馬斯以自己的生命的社會價值,即光明的事業前景,換取了自己所堅持的生命意義——那個在他靈魂深處始終讓他牽掛,唯一伴隨他終身的特蕾莎。小說結束,托馬斯和特蕾莎最終在一次車禍中死去。耗盡生命的能量的托馬斯最終走向了存在的極致,走到了生命的盡頭。從托馬斯的一生我們可以看到追求意義和原則的生命之重所體驗的沉重與痛苦,到結束卻以生命之輕得以解脫。輕與重的區別是:同時任何事物只出現一次,這種一次性存在稍縱即逝,具有令人無法承擔的輕薄漂浮。

作品鑑賞

主題思想

在這部小說中,米蘭·昆德拉圍繞著幾個人物的不同經歷,通過他們對生命的選擇,將小說引入哲學層面,對諸如回歸、媚俗、遺忘、時間、偶然性與必然性等多個範疇進行了思考,作者對人生的命運與價值的關注是該書的主題。任何人都無法逃避生命的存在與價值的問題,生命只是一個過程而已。在他看來,人生是一種痛苦,這種痛苦來自於人們對生活目標的錯誤選擇,對生命價值的錯誤判斷,世人都在為自己的目標而孜孜追求,殊不知,目標本身就是一種空虛。生命因“追求”而變得庸俗,人類成了被“追求”所役使的奴隸,在“追求”的名義下,我們不論是放浪形骸,還是循規蹈矩,最終只是無休止地重複前人。因此,人類的歷史最終將只剩下兩個字——“媚俗”。
昆德拉借托馬斯之口表示:歷史和個人的生命一樣,輕得不能承受,輕若鴻毛,輕如塵埃,捲入太空,明天不復。在這樣一個巨觀的永恆輪迴的觀念下思考生存的意義,我們需要關注的只是現實這個感性的世界,而不是去指望什麼不存在的天國或靈魂的轉世;只需要關注生存的瞬間,“存在開始於每個瞬間”,過去的已經不存在了,未來的還沒有到來,真正存在的只有當下這一個瞬間,任何一個瞬間都已經寄託了所有的過去與所有的未來。所以,要活在當下,要執著人生,要在現在時中把握生命。

藝術特色

敘事節奏
敘述運動分為五種:省略、概述、等述、擴述和靜述,這五種敘述運動對於形成小說敘述風格、突現主題、營造氛圍等有重要作用。不同的敘事速度的選擇既反映感情氣氛的變化,也是昆德拉小說理念的貫穿。第六章《偉大的進軍》節奏是最強的,速度是最快的,反映粗暴的厚顏無恥的氣氛,因為它充斥著很多的事件,描繪出令人窒息的社會環境,給人一種壓抑緊迫感。第七章《卡列寧的微笑》節奏是平靜、傷感的氣氛,大篇幅圍繞卡列寧的死展開,兩個主要人物最終退出了喧囂的世界。“對他們來說,鄉村生活是他們唯一的逃脫之地。”當他們意識到人類的潰裂,卡列寧就成為將他們連線起來唯一的線,而卡列寧的死就意味著僅有的聯繫也被切斷。
從整體看,《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的敘述節奏主要由省略、概述和擴述構成,對不同速度的選擇和並置不僅反映了音樂發展的邏輯,也反映了昆德拉的小說理念。例如第一章《輕與重》中,托馬斯與前妻兩年的生活卻只用一句話“他和妻子共同生活不到兩年,生了一個孩子”來概述,顯示前妻在托馬斯生活中的輕。而在特蕾莎因為托馬斯對她不忠,不辭而別離開蘇黎士後卻用五頁篇幅描寫托馬斯兩天裡的思想活動,在輕與重之間反覆游移,並由此引出了貝多芬音樂和同情症等主題,揭示了特蕾莎在他生命中的不可或缺,是擴述。讀者通過閱讀托馬斯與兩個不同女人的感情流速,更深刻感受到輕與重的對比,輕在重的映襯下更輕,重在輕的對比下更重,由此輕與重的主題得到更好的闡發,而留給讀者更多想像空間的是諸多省略的運用。
昆德拉反對“在歷史條件下引入一個行動,用無意義的時刻充塞人物生命的時間;每次變化布景,都要有新的展現、描寫和解釋。“作者對托馬斯、弗蘭克、薩賓娜的外貌特徵幾乎沒有任何細描。讀者對他們的家庭背景、個人歷史知之甚少,而對特蕾莎卻有少量身體描寫和童年生活的介紹。這是因為昆德拉認為不同人物有不同的存在編碼,人物的存在編碼由若干個關鍵字組成,對特蕾莎而言,它們是肉體、靈魂、暈眩、軟弱、田園詩、天空,因此有必要對她的肉體在自我揭示中的作用加以凸顯;而對托馬斯而言的存在編碼是輕與重,肉體對他的自我揭示沒有價值。

後世影響

該書於1988年改編成電影《布拉格之戀》,由菲利普·考夫曼導演,丹尼爾·戴-劉易斯茱麗葉·比諾什,和麗娜·奧琳主演。
該書的改編電影獲得了美國奧斯卡金像獎、美國金球獎提名,1988年美國國家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影片獎和最佳導演獎、英國學院獎最佳改編劇本獎等獎項。

作者簡介

米蘭·昆德拉,捷克裔法國作家,生於捷克布爾諾市。50年代初,他作為詩人登上文壇,出版過《人,一座廣闊的花園》(1953)、《獨白》(1957)以及《最後一個五月》等詩集。但詩歌創作顯然不是他的長遠追求。最後,當他在30歲左右寫出第一個短篇小說後,他確信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從此走上了小說創作之路。1967年,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玩笑》在捷克出版。但好景不長。1968年,蘇聯入侵捷克後,《玩笑》被列為禁書。昆德拉失去了在電影學院的職務。他的文學創作難以進行。在此情形下,他攜妻子於1975年離開捷克,來到法國。他的絕大多數作品,如《笑忘錄》(1978)、《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1984)、《不朽》(1990)等等都是首先在法國走紅,然後才引起世界文壇的矚目。他曾多次獲得國際文學獎,並多次被提名為諾貝爾文學獎的候選人。除小說外,昆德拉還出版過三本論述小說藝術的文集,其中《小說的藝術》(1936)以及《被叛賣的遺囑》(1993)在世界各地流傳甚廣。昆德拉原先一直用捷克語進行創作。但近年來,他開始嘗試用法語寫作,已出版了《緩慢》(1995)和《身份》(1997)兩部小說。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