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墨語》是張江舟於2008年至2013年的水墨作品系列。“生命·墨語”從字面上很容易理解——用傳統水墨畫的方式來詮釋對生命價值和生命意義的思考。“生命·墨語”系列由40餘件大型作品組成,並於2013年在北京、廣州、南京、濟南、西安、鄭州六個城市展出。創作“生命·墨語”的主要精神之源是汶川地震。作品沒有再現地震災區的慘烈場景,而是以一種詩性的語言,傳達出藝術家經歷大悲大痛之後的從容與淡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生命·墨語
- 外文名:Life Whispers
- 作者:張江舟
- 創作年代:2008年-2013年
- 尺寸:可變
- 藝術風格:中國畫
藝術賞析,藝術家簡介,外部評價,
藝術賞析
創作筆記——張江舟
水墨形式與主題精神
水墨本屬於中國傳統繪畫體系,大家從作品中也看得出,基本沿襲了“徐蔣體系”寫實水墨人物的造型方式,但創作“殤”系列時,顯然又不同於徐蔣體系。我們知道,徐蔣體系更多是現實主義創作方法,而作品顯然不可以定位成現實主義,因為它已經沒有了具體的生活場景。但造型的相對具象和嚴謹,又與徐蔣體系有著清晰的文脈聯繫;這種以水墨為主的、打破了現實主義的時空概念的創作方法,應該是水墨人物畫應有的當代形態。而畫面中的色彩則更多起到傳達情緒的作用。希望以此表達出悽美的情緒以及當代人在面對自然,面對社會時產生的無助、孤獨、抗爭、希望等多樣的精神體驗。
“殤”與女性形象
大家也注意到了,“殤”系列主要以年輕女性為基本表現對象,這是因為女性是堅韌、摯愛、無私、奉獻、與美好品質的化身。同時,女性又是柔弱的,最易受傷的群體。魯迅先生曾經說過,悲劇就是把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我以女性形象作為基本表現對象,更能表達出汶川地震帶給我們極度的悲憫情懷。
創作背景:“墨語”是張江舟持續在做的系列化展覽品牌。創作“生命·墨語”的主要精神之源是汶川地震。在2008年汶川地震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張江舟一直在構思一組創作,直到2009年的春節開始了“殤”系列的創作。而“殤”系列正是源自汶川地震帶給他的感受。把主題定義為“殤”,表達了一種因汶川地震,因年輕美麗生命的瞬間消逝所帶給人們的有關生與死問題的思考。
藝術家簡介
張江舟,當代水墨藝術家,中國水墨人物畫領軍者之一,現任中國國家畫院院委、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俄羅斯國家藝術科學院榮譽院士、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文化部優秀專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曾任中國國家畫院副院長、《水墨研究》執行主編。
外部評價
范迪安(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中央美術學院院長):江舟在這些年來狠下決心,沉潛下來,沉潛到一種思想的深度空間裡,用心血畫出了這批大作。在今天這樣一個既具備有很充分的創作自由,但另外一方面又很容易受到急功近利心態的影響的背景下,我覺得江舟對藝術真理的孜孜不倦的追求是非常值得尊重的一種學術精神。從中國社會正處在大變革的時代,我們的藝術創作應該能夠有與這個時代在精神上同構或者說對應的作品,尤其在傳統悠久的中國畫領域。江舟的努力讓我們看到了中國畫水墨語言可能達到的表現力,和可能實現的一位畫家更大的關切,更本體化的關切。我覺得這是江舟這批作品之所以值得我們討論或者能夠相互激發、相互鼓舞和激勵的一個重要原因。江舟這樣的作品,各位都從水墨的探索上面談了很多了,顯而易見,他無論是在用筆、用墨,還是在繪畫的結構,還是在繪畫表達的主題方面,都有很多突破性的體現。但是我覺得江舟的作品就是當代中國藝術的一批非常有力的佳作,因為它以跨文化、超過文化的界限,在人類的,或者說在今天當代的文化情境中,和有關切的、有思想的、有視覺感受的人進行對話,我覺得這非常重要。江舟這批作品非常集中地去探討一個大寫的人,探討一種對生命的關切,尤其用水墨的語言來進行表達。今天我對在展場的來自西方的藝術策展人說,這樣一種藝術如果在你們國家裡是不是能夠獲得感染,他說這樣的藝術是不需要解釋的,它是在直覺中能夠感染人的。因此江舟這批作品不僅在中國畫界、水墨界來談,實際上是可以更大範圍地來談。因為這些作品的價值體現了當代中國整個藝術創作的思維,創作的情感和創作的方法,這在方法論的意義上能夠梳理或者總結出更多新的經驗來推動我們整個事業的發展。所以我覺得江舟的這批作品在思想的高度、精神的深度和語言的強度這幾方面不僅刷新了他自己,也為我們提供了非常好的啟發。我是非常高興江舟的這個展覽能夠為我們帶來這么多思考。當然在為江舟高興的同時,也為我們中國畫當代發展能夠不斷有這樣一股股強勁的探索力,研究的力量,推動的力量而更加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