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蜜的世仇:英國和法國,300年的愛恨情仇》是一本2022年中信出版集團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英]羅伯特·圖姆斯 / [法]伊莎貝爾·圖姆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甜蜜的世仇:英國和法國,300年的愛恨情仇
- 作者:[英]羅伯特·圖姆斯 / [法]伊莎貝爾·圖姆斯
- 原作品:That Sweet Enemy:Britain and France, The History of a Love-Hate Relationship
- 譯者:馮奕達
-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團
- 出版時間:2022年6月
- 頁數:1192 頁
- 定價:168 元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21734423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海權VS陸權!理性VS浪漫!改革VS革命!從第二次百年戰爭到歐盟,英倫三獅與高盧雄雞300年的愛恨情仇
●啟蒙運動、美國和拉美的革命、俄羅斯帝國的衰落、兩次世界大戰、現代中東的形成、非洲疆界的劃定、歐盟的成立,甚至整個現代世界的形成,背後都有英法兩國對抗、競爭、交流、合作的影子!
●一對史學家伉儷跨越英吉利海峽愛情的結晶!釐清現代英法關係的百科全書式巨著!托尼·朱特、施展推薦。
1066年,法蘭西國王的封臣諾曼第公爵征服英格蘭,自此,英國和法國,這兩個歐洲大國的命運便糾纏在一起。兩國在中世紀曾打了一場百年戰爭。到了1689年,光榮革命後的英國加入對抗法國“太陽王”霸權的大同盟戰爭,戰火在兩國間重燃。隨後的一個多世紀裡,兩國為了爭奪歐洲和世界的權柄,先後在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七年戰爭、美國獨立戰爭,以及法國大革命和拿破崙戰爭中交手,戰爭舞台從歐洲延伸到了北美、印度,乃至全球。最終,海洋強權英國戰勝了大陸強權法國。
從1815年至今,兩國不再是敵人,但多數時候也並非朋友。它們曾在克里米亞戰爭和兩次世界大戰中並肩戰鬥,曾在蘇伊士危機中緊密合作,但也曾因法紹達危機再次走到了戰爭邊緣,曾因競爭歐洲共同體的領導權而貌合神離;面對昔日戰友在普法戰爭中慘敗,英國人選擇隔岸觀火;面對昔日救命恩人被經濟危機折磨,法國人仍然對英國入歐說不。
300年來,兩國的競合不僅塑造了彼此的民族認同,而且震動了世界。啟蒙運動、美國獨立、拉丁美洲革命、兩次世界大戰、現代中東的形成、歐洲共同體的成立,甚至整個現代世界的形成,背後都有英法兩國對抗、競爭、交流、合作的影子!本書回顧了從光榮革命到21世紀初300多年的英法關係,書中不只有政治與經濟、戰爭與和平,還有思想與文學、旅遊與美食、體育與時尚;不只有國家層面的互動,還有民間的交流。跨越英吉利海峽流動的不光有邱吉爾、戴高樂、盧梭、伏爾泰、休謨等大人物,還有嚮往異國風情的旅人、尋求工作機會的工匠、流行文學出版商、刺探商業情報的間諜等各色普通人。
本書是兩位史學家跨越英吉利海峽婚姻的結晶,二人研究英國史、法國史和英法關係史數十年,功力深厚,對於各種史料可謂信手拈來。全書充滿了英式幽默與法式浪漫,除了展示兩人的共識外,還毫不迴避兩人的分歧,堪稱一部關於現代英法關係的百科全書式作品。
作者簡介
羅伯特·圖姆斯(Robert Tombs),出生於英國,劍橋大學聖約翰學院歷史學榮休教授,劍橋大學法國史博士,曾在巴黎第四大學從事研究,專攻英國史、法國史和英法關係史,代表作有《甜蜜的世仇》、《英國人及他們的歷史》、《1814—1914年法國史》、《這個主權島嶼:英國、歐洲和其他國家》和《巴黎公社,1871》等。2007年,法國政府授予他學術界棕櫚勳章,以表彰他為法國文化做出的貢獻。
伊莎貝爾·圖姆斯(Isabelle Tombs),出生於法國,劍橋大學英國史博士,退休前在英國外交部從事法語教學。她與丈夫羅伯特合著有《甜蜜的世仇》,還參與過《英國對外關係文獻》的編輯工作。
圖書目錄
第一部:鬥爭 001
第一章:英倫入歐
歐洲心臟英國:1688—1748 年
法蘭西與小騎士,1744—1746 年
終末之始
錢啊:拿黃金打仗
英國:“拿金幣破窗”
法蘭西:破產地主
第二章:所思、所悅、所見
探索知性之旅
旅人故事
感受力流行:帕梅拉與茱莉的年代
愛恨糾葛
法國人與莎翁:伏爾泰時代
第三章:世界之權柄
糖與奴隸
印度諸地之富
幾畝的雪地
七年戰爭:1756—1763 年
皮特與舒瓦瑟爾
勝利年代,1757—1763 年
占領全球
第四章:復仇者的悲劇
舒瓦瑟爾復仇記
拿掉“不列顛”的“大”:美國獨立戰爭,1776—1783 年
現世報:1783—1790 年
第五章:理念與刺刀
至福之晨
光榮之日
內傷
從無法得勝的戰爭到不穩的和平
文化之戰
第六章:令世界改頭換面
拿破崙的願景
地表最後希望?英國的抵抗:1803—1805 年
巨鯨與大象
大陸封鎖對決聖喬治金騎
從塔古斯河到別列津納河:1807—1812 年
入侵:1813—1814 年
第二次百年戰爭結束:1815 年
結論與異見
插曲:聖赫倫那的景象,1815 年10 月至1821 年5 月
注釋
第二部:共存
第七章:摘下和平果實
我們的敵國友人
浪漫相遇
棉花國王與絲綢女王
愁雲慘霧
是盟友,還是“反法”?
第八章:不成戰爭的戰爭
美夢:第一次《摯誠協定》,1841—1846 年
“天佑這道狹窄的海”:從革命到帝國,1848—1852 年
“這般忠實的盟友”:1853—1866 年
雙城記
隔岸觀火:1870—1871 年
第九章:衰頹與重生
下入深淵
重生:權力與帝國
讓法國人有點血色
食物與文明
臨淵:1898—1902 年
離淵:邁向新《摯誠協定》,1902—1904 年
結論與異見
插曲:各種觀感
注釋
第三部 生存
第十章:止戰之戰
從協定到同盟,1904—1914 年
英國與法國的防禦:1914 年
湯姆大兵與法國人
僵局與屠戮,1915—1917 年
慘勝之路:1918 年
悼念
第十一章:失去和平
令人失望的悲劇:巴黎與凡爾賽,1918—1919 年
疏遠:1919—1925 年
通往黝黯深淵:1929—1939 年
第十二章:輝煌時刻,慘澹年代
“假戰”:1939 年9 月—1940 年5 月
大難臨頭,1940 年5 月—1940 年6 月
邱吉爾與戴高樂
扛起洛林十字
添柴加薪
解放:1943—1944 年
結論與異見
插曲:法國人跟莎士比亞——另一場法國大革命
注釋
第四部 重振
第十三章:尋求定位的失落帝國
歐洲遠景,1945—1955 年
帝國潰敗:1956 年
歐洲的復仇,1958—1979 年
尊大自滿與墮落之樂
第十四章:貌合神離
法國的歐洲?英國的歐洲?拿破崙對上亞當·斯密
咫尺天涯
大小很重要
歐洲戰鬥民族
2005 年:似曾相識又一回
結論與異見
注釋
後記:抽絲剝繭
致謝
注釋縮寫
全書引用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