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谷宮燈

甘谷宮燈,甘肅省天水市甘谷縣傳統技藝,甘肅省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保護單位為甘谷縣文化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甘谷宮燈
  • 遺產級別:市級
  • 遺產類別:傳統技藝
  • 保護單位:甘谷縣文化館
歷史淵源,工藝特徵,傳承保護,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宮燈,本來屬於宮廷文化,因最早在宮闈使用而得名,傳入民間後又成為民俗文化的組成部分。宮燈,以其豐富多彩的內容,獨具特色的形式,古樸典雅的韻味,成為一道絢麗多彩的風景線。 甘谷宮燈是一種八角或六形的燈籠,每麵糊絹或鑲上玻璃,並畫有彩色圖畫,下面懸掛流蘇加以裝飾.甘谷燈會初見於宋元時期,從正月初九開始展出,一直到正月十六日晚歷時8天。放燈是要舉行祭祀儀式,焚香祈禱,以求神靈保佑,五穀豐登,國泰民安。燈會到十五日達高潮,稱為鬧元宵。燈會的最後一個晚上,正月十六日夜,稱之為游百病。 甘谷安遠的宮燈,歷史悠久,古老而神奇,內容豐富多彩,形式多種多樣。安遠古城建於宋真宗天禧二年(公元1018年),人文積澱深厚,有許多歷史文化遺存。宮燈即是其中最著名的一種。每年的正月十三至十六的晚上,是安遠人民歡度春節的高潮,長長的老街上掛滿絢麗多彩的宮燈,花樹夜放,星雨紛落,動人心弦。這種燈會,距今已有一百六十年的歷史。 安遠宮燈的製作藝術,從清代同治初年起,有了較大的發展。當時由村裡的鄉老向村民集資,請來著名的畫師,製作新燈數百盞。

工藝特徵

燈的形狀為正方形,一燈四面,燈架能開能合,裝卸自如,全都採用經過漂白處理的高級絲紗為燈面。工藝製作精湛,繪畫技藝高超,色彩歷一百多年鮮艷如初,人物造型準確逼真,栩栩如生。

傳承保護

糸列宮燈大部分毀於一九六六年,現僅剩《三國演義》部分,十分珍貴。 甘谷宮燈在2006年被天水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天水市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項目。

社會影響

初期的燈會只是觀燈,講燈,後來逐漸發展成為燈會為主,輔以戲曲、秧歌社火表演等各種形式。每至正月十五,十六日等傳統節日,男女老少,身著節日盛裝,從四面八方湧進長街,華燈高掛,人山人海,一派昌平盛景。鑼鼓聲、鞭炮聲、歡呼聲,融成歡樂幸福、吉祥如意的喜慶曲,把人們帶進亦真亦幻的多彩世界.此刻漫步於燈會,賞心悅目,心曠神怡,雅興超然,別有一番情趣。 安遠宮燈的形制與規模,乃至內容之特殊,較為罕見。安遠燈會豐富了民眾的文化生活,陶冶了人們的精神世界,啟迪了民眾的才情智慧,用生動的形象向人們普及了歷史知識,給廣大觀眾留下了不盡的回味和美的享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