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花葉病毒病

甘薯花葉病毒病

甘薯花葉病毒病是甘蔗上發生普遍、為害嚴重的病毒病之一,研究表明,引起甘蔗花葉病的病原有三種,即甘蔗花葉病毒、高粱花葉病毒和甘蔗線條花葉病毒。截止到2011年底,這種病毒僅在山東湖北發現,苗床大田均可發病。檢疫、抗病育種及無毒種苗是防治甘蔗花葉病的主要措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甘薯花葉病毒病
  • 病原中文名菸草花葉病毒
  • 病原拉丁學名:Tobacco Mosaic Vrus(TMV)
  • 病原類型:病毒
  • 主要危害作物甘薯
  • 主要為害部位:全株
  • 傳播因子:薯苗、病殘體、蚜蟲、煙粉虱
危害症狀,病原特徵,傳播途徑,發病條件,防治方法,農業防治,化學防治,

危害症狀

發病初期幼嫩葉片淡綠色。葉片薄厚不勻,繼而顏色黃綠相間,呈花葉狀。後花葉斑駁程度加大,並現大面積深褐色壞死斑,中、基部老葉尤甚,發病重的葉片皺縮、畸形、扭曲。早期發病的植株節間縮短,生長勢明顯較弱。尤以剪苗後新生薯苗發病最為嚴重。感病薯苗插於大田後產量明顯較低,減產幅度可達60%以上。

病原特徵

Tobacco mosaic virus(菸草普通花葉病毒),簡稱TMV,屬病毒。病毒粒體桿狀,大小300×18(nm)。鈍化溫度90一93℃經10分鐘,稀釋限點1000000倍,體外保毒期72—96小時。在無菌條件下致病力達數年,在乾燥病組織記憶體活30年以上。該病毒有不同株系,我國主要有普通株系、番茄株系、黃斑株系和珠斑等4個株系,因致病力差異及與其他病毒的複合侵染而造成症狀的多樣性。

傳播途徑

TMV能在多種植物上越冬。初侵染源為帶病殘體和其它寄主植物,另外未充分腐熟的帶毒肥料也可引致初侵染。主要通過汁液傳播。病健葉輕微摩擦造成微傷口,病毒即可侵入,不從大傷口和自然孔口侵入。侵入後在薄壁細胞內繁殖,後進入維管束組織傳染整株。

發病條件

連作地,管理粗放、田間雜草多;缺水、缺肥;天氣持續高溫、乾旱;種薯帶毒、施用的有機肥未充分腐熟;田間蚜蟲多時易發病。
菸草普通花葉病主要發生在苗床期至大田現蕾期。溫度和光照很大程度上影響病情擴散和流行速度,高溫和強光可縮短潛育期。不衛生栽培是造成流行的重要原因,在病、健株間往來觸摸,施用未腐熟有機肥,培帶有病毒的土壤都可加重病毒傳染。土壤板結,氣候乾旱,田間線蟲為害較重的地塊發病重。

防治方法

農業防治

(1)播種前,清除田間及四周雜草,集中燒毀或漚肥;深翻地滅茬,促使病殘體分解,減少病原和蟲原。
(2)選用排灌方便的田塊,開好排水溝,降低地下水位,達到雨停無積水;大雨過後及時清理溝系,防止濕氣滯留,降低田間濕度,這是防病的重要措施。
(3)施用酵素菌漚制的堆肥或腐熟的有機肥,不用帶菌肥料,有機肥中不得含有大麥病殘體;採用配方施肥技術,適當增施磷鉀肥,加強田間管理,培育壯苗,增強植株抗病力,有利於減輕病害。
(4)及時噴施除蟲滅菌藥,防治好蚜蟲、灰飛虱等害蟲,斷絕蟲害傳毒、傳菌途徑;防止病菌、病毒從害蟲傷害的傷口進入而危害植株。
(5)高溫乾旱時應經常灌水,以提高田間濕度,減輕蚜蟲、煙粉虱危害與傳毒。嚴禁連續灌水和大水漫灌。
(6)選育抗病耐病品種,實行4年以上大面積輪作,嚴防病土轉移或擴散。

化學防治

發生病毒時噴施生物製劑:
8 %寧南黴素(菌克毒克)200倍液 ;
1.5%植病靈Ⅱ號乳劑1000倍液;
0.5%菇類蛋白多糖水劑300倍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