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乾腐病

甘薯乾腐病

[分布與為害] 甘薯乾腐病,是甘薯貯藏期的主要病害之一。江蘇、浙江、山東等省發生普遍。由甘薯尖鐮孢菌(Fusarium oxysporum)引起,嚴重時全窖發病,損失嚴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甘薯乾腐病
  • 普遍地區:江蘇、浙江、山東
  • 原因:甘薯尖鐮孢菌
  • 後果:全窖發病,損失嚴重
[症狀] 侵染薯塊,發生於收穫初期和整個貯藏期。發病初期,薯皮不規則收縮,皮下組織呈海綿狀,淡褐色,後期薯皮表面產生圓形病斑,黑褐色,稍凹陷,輪廓有數層,邊緣清晰。剖視病斑組織,上層為褐色,下層為淡褐色糠腐。
[發病規律] 病菌在種薯上和土壤中越冬,為第二年初侵染病源。用病薯育苗,可直接侵染幼苗。帶菌薯苗在田間呈潛伏狀態,成熟期病菌通過維管束到達薯塊。發病適溫為20-28攝氏度,30攝氏度以上病情停止發展。
甘薯乾腐病
病薯及剖面
[防治方法] —是適時收穫,適時入窖,避免霜害;二是清潔薯窖,消毒滅菌。舊窖要打掃清潔,或將窖壁刨一層土,然後用硫磺熏蒸(每立方米用硫磺15克);三是種用薯塊入窖前用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700倍液,或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浸蘸薯塊l—2次,晾乾入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