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黃螟

甘蔗黃螟

甘蔗黃螟,昆蟲名,為鱗翅目,小捲葉蛾科。分布廣東、廣西、海南、台灣、福建、浙江、雲南等省。寄主於甘蔗。與二點螟相似,苗期形成枯心苗,生育中後期蛀害莖部,影響生長或倒折。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甘蔗黃螟
  • 拉丁學名:TetramoeraschistaceanaSnellen
  • 別稱:甘蔗小卷葉螟
  • 二名法:ArgyroploceschistaceanaSnellen
  • :動物界
  • :節肢動物門Arthropoda
  • :昆蟲綱
  • :鱗翅目
  • :小捲葉蛾科
  • 分布區域:廣東、廣西、海南、台灣、福建、浙江、雲南等
形態特徵,發病特點,防治方法,

形態特徵

成蟲 體長5-9毫米,暗灰色,翅展5~8毫米,深灰褐色,有複雜斑紋,前翅中央有"Y"字形黑色斑紋。後翅暗灰色,複眼較大並有青藍色光澤。卵 橢圓形、扁平,長L 2毫米,寬0.8毫米。初產時乳白色,後變乳黃色,孵化前出現赤色斑紋及黑色的頭部。卵單產,最多不超過3-4粒。幼蟲 體長22毫米,淡黃色,頭赤褐色,前胸背板黃褐色,兩頰有楔狀形的黑紋。胸和腹背部著生小疣狀突起,上著生有毛。蛹 體長8-12毫米,寬2~2.5毫米,黃褐色。腹部第2節的後緣、第3節至6節的前後緣、第7節的前緣、第8節及尾節的背面均有鋸齒狀突起。尾節有數條剛毛。雌蛹生殖孔位於第8腹節,並與第9腹節的產卵孔連成一縱裂縫。雄蛹的生殖孔在第9節。

發病特點

蟲有一定趨光性。喜潮濕。雌蛾性引誘力強,其性信息素組份為順-9-十二碳烯醇乙酸酯,可用於成蟲測報。一頭雌蛾產卵200-500粒,卵單產多集中於0一60厘米高處的葉鞘或莖表面。初孵幼蟲潛入葉鞘間隙的芽或根節處侵入,老熟幼蟲在蛀食孔口作繭化蛹。在廣東珠江三角洲和廣西南寧地區,一年6~7代;海南省7~8代,世代重疊,因各地氣溫和種植不同,其發生期也不同,廣東珠江三角洲3月中下旬開始出現螟卵,6月產卵盛期,7月中下旬漸減,至8~10月最少,u~12月卵量又回升。田間枯心發生,春植蔗於4月中下旬至6月下旬,5月中至6月中最多;宿根蔗比春植蔗提早一個月左右;廣西蔗區,黃螟卵全年可出現6~7個高峰,而以2~5月發生量最大;福建南部蔗區,年為害有兩個高峰在日、9月份。生活習性
廣東廣西年生6—7代,海南、台灣7—8代,無明顯休眠期。世代重疊,終年為害。廣東珠江三角洲3月中下旬成蟲產卵,5月迅速增加,6月進入產卵盛期,7月中下旬漸減,8—10月很少,11—12月卵量又趨回升,田間出現枯心苗。廣西每年可見6—7次高峰,其中3—6月發生量大,為害宿根蔗和春植蔗的蔗苗。福建則於8、9月出現2個為害高峰,為害相當嚴重。成蟲白天棲息在蔗葉上或葉鞘處,黃昏後活動,午夜1—3時交尾。雌蛾把卵產在蔗株基部60cm處以下,苗期則把卵產在葉片或葉鞘上,拔節剝葉後多產在蔗莖表面。幼蟲喜在中午孵化,初孵幼蟲下爬潛入葉鞘里,逐漸下移從蔗芽或根帶處嫩的部位侵入或為害,把芽眼吃空。老熟幼蟲在蛀孔處做繭化蛹。天敵有黑卵蜂、姬蜂等。

防治方法

農業防治
①選用抗蟲力較強的高產品種。
②合理布局。冬、春植甘蔗不要安排在秋植蔗田附近,減少該蟲傳播蔓延。③提倡因地制宜進行稻蔗水旱輪作。
④留宿根蔗田,低斬蔗莖,及時處理蔗頭及枯枝殘莖,消滅地下部越冬幼蟲。
⑤適時剝葉。
生物防治
釋放紅螞蟻。也可在1、2代產卵期釋放赤眼蜂各2次,甘蔗伸長期1次或2次,每667m2每次放1萬頭,安排5—6個釋放點。每年放蜂8—9次。利用性外激素誘殺
甘蔗黃螟成蟲(圖1)甘蔗黃螟成蟲(圖1)
中國南方蔗田每667m2安放一誘捕盆,放入人工合成的性激素,可誘殺大量前來交配的雄蛾,致雌蛾不能交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