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腐病(赤腐病)主要侵害蔗莖和葉片,葉肉、葉鞘和根亦可受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甘蔗紅腐病
- 外文名:Sugarcane red rot
- 危害:侵害蔗莖和葉片,葉肉
- 病原:Colletotrichum falcatum Went
症狀,病原,病害循環,發病因素,防治,
症狀
紅腐病(赤腐病)主要侵害蔗莖和葉片,葉肉、葉鞘和根亦可受害。在甘蔗整個生長期中都會發生,尤以生育後期至收穫期間發生最多,對種苗萌芽率影響最大。此病開始時不侵染莖部近蔗皮的外圍組織,故莖部被害後,初期外表症狀不明顯,而病莖內部組織變紅。起初是赤色小點,後來向上、下擴大,常可延伸通過數個節間,於紅色病部中雜有長圓形橫向白色的斑點,有時則不產生白斑。其他病蟲害和機械損傷都可引致甘蔗組織變赤,但紅色病部絕無白斑發生,可藉以區別。莖部被害後常有發酵氣味,食之味酸。後期蔗莖表面失去光澤,產生明顯的赤色病痕。接著,蔗皮皺縮,外部長出小粉粒狀物。此時莖內組織腐敗乾枯,病莖上部的葉片失水萎雕,被害嚴重的甚至整株枯死。葉部常在中脈上發病,初生紅色小點,進而沿葉脈伸長,擴大成長形赤斑,中央枯白色,並生出黑色小點,為病菌的分生孢子盤。病部於後期破裂,葉片常因此折斷。葉肉也會被害,病斑形狀較不規則。葉鞘受害後同樣產生赤色病斑,後期中部變為灰褐色。多數病斑常可癒合而成紅色不規則的大斑塊。 根部極少被害,偶爾亦可引起腐爛。
病原
Colletotrichum falcatum Went.有性時期Physalospora tucumanensis Speg.此菌通常形成分生孢子及厚垣孢子。分生孢子梗單胞,無色,大小4~11X3.0~5.5微米;分生孢子單胞,無色,鐮刀形,大小20~30X4~7微米;分生孢子盤上生有暗綠色或綠褐色有隔膜的剛毛;厚垣孢子暗色,不整圓形,大小12~15X8~10微米,抗逆力甚強。有性時期一般較少見。
病害循環
病菌以分生孢子盤和菌絲體在枯葉、宿根或蔗渣中越冬,並可以厚垣孢子在土壤中越冬。種蔗亦可帶病。越冬後的病菌產生分生孢子,引起初次侵染。甘蔗被侵後2~3天開始表現症狀,10~14天后又產生分生孢子,引起再次侵染。
發病因素
高溫多濕有利此病的發生,尤以溫度影響最大。傷口為病菌侵入的主要途徑,因此,甘蔗遭受傷害後,此病也會嚴重發生。 在感病品種的受害細胞中,菌絲體蔓延迅速,分枝甚廣,病組織上產生極多的分生孢於。甘蔗於窖藏時受傷,或在窖藏期間受凍,特別是貯藏窖排水不良時,都可誘致此病嚴重發生。 宿根蔗園、連作地以及不重視田園清潔的蔗園發病也重。土壤過濕、過酸都會抑制甘蔗生長而促進病害發。
防治
1.輪作和田園清潔 在輪作制度中,應避免列入甘蔗的近緣植物如粟、黍,尤其是高粱。收穫後應及時收集燒毀或深耕翻埋等方法處理病株殘餘,勿讓遺留田間。發病重的地方應避免種植宿根蔗。作肥料用的蔗渣病葉,應經60℃以上的高溫堆漚,以殺死病菌。 2.選栽無病種蔗或進行種蔗處理 在發病的蔗園,株選生長健壯的蔗株作種蔗,種植前再嚴格選擇,淘汰病株。必要時可用下述方法進行處理:1%硫酸銅浸種2小時;並以石灰漿或波爾多漿塗封種苗兩端切口。也可套用50%苯來特1斤沖水1500斤,加熱到52℃,處理20分鐘,效果更好。 3.加強栽培管理 除採取一切措施,促使蔗苗健壯生長外,在7~8月病害發生盛期前,可將病葉連同葉鞘一起剝除燒毀,以減少病原。並注意害蟲防治,特別是對蔗螟的防治。 4.貯藏條件的控制 貯藏的蔗莖必須在霜前收完進窖,避免在低溫、排水不良處挖掘貯藏窖。應正確掌握窖藏技術,貯藏期中如有雨雪亦應隨時加以注意,防止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