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酒泉盆地早白堊世植物與古氣候重建

《甘肅酒泉盆地早白堊世植物與古氣候重建》是依託蘭州大學,由杜寶霞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甘肅酒泉盆地早白堊世植物與古氣候重建
  • 依託單位:蘭州大學
  • 項目負責人:杜寶霞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早白堊世陸地環境以及植被面貌發生了重大轉變,但相關的研究記錄還不完善,因此,更詳細的時間序列上的古氣候研究有利於我們了解早白堊世氣候環境演變及植被特徵。甘肅酒泉盆地早白堊世地層發育,富含植物化石,但研究程度較為薄弱。本項目以早白堊世顯著的溫室氣候變化為研究背景,以酒泉盆地下白堊統保存的植物壓型化石為主要研究對象,開展精細的古植物解剖構造分析和古氣候定量重建方面的研究。植物體巨觀枝葉形態結合角質層微細構造特徵對植物化石進行準確鑑定的基礎上,查明植物群組成並恢復古植被面貌。綜合利用氣孔指數法及有機地球化學手段,揭示研究區早白堊世古氣候及其變化趨勢,探討植物化石對早白堊世溫室氣候變化的回響,為早白堊世陸地氣候環境研究提供科學依據。

結題摘要

早白堊世溫室氣候顯著,CO2濃度明顯高於現代水平,氣候環境存在波動性及季節性,對早白堊世生物群面貌、氣候環境及溫室氣體開展研究,為我們認識溫室氣候條件下生物的回響提供科學依據。本項目以甘肅酒泉盆地下白堊統內保存的植物大化石及孢粉化石為研究材料,通過形態學及解剖學方法獲取植物化石上記錄的古環境信息。利用掌鱗杉科植物Brachyphyllum和Pseudofrenelopsis的表皮氣孔參數半定量的重建了酒泉盆地早白堊世晚期的古大氣CO2濃度及變化趨勢,結果表明,酒泉盆地早白堊世晚期大氣CO2濃度為531-1060 ppmv,這一結果與已報導的其他研究成果較為相似;且古大氣CO2濃度存在明顯的波動性,在中溝組頂部五個岩段的沉積時期內,整體上呈現出一個先明顯降低,後略微升高的變化趨勢。此外對五個岩段內的Brachyphyllum屬植物化石角質層碳同位素組成進行了分析研究,其變化範圍較大,從-20.58‰至-25.69‰,平均-24.2‰,且酒泉盆地晚期古大氣CO2的碳同位素組成為-2.1‰--6.38‰,平均-5.03‰,高於當前大氣CO2碳同位素組成;且五個岩段沉積期間,大氣CO2碳同位素組成變化與大氣CO2濃度的變化趨勢未表現出一致性。植物化石碳同位素分析結果表明酒泉盆地早白堊世晚期環境存在明顯的水分脅迫。對酒泉盆地旱峽剖面中溝組孢粉分析分別建立了兩個孢粉組合,並發現了四種類型的被子植物花粉化石,進一步將中溝組地質年代限定為早Albian期,同時剖面自下而上蕨類植物孢子的逐漸降低及掌鱗杉科植物花粉含量的逐漸增多,表明酒泉盆地早白堊世晚期氣候存在明顯的乾旱化趨勢。同時,在項目的支持下,對內蒙古固陽盆地固陽組孢粉植物群及Cupressinocladus化石,山東萊陽盆地萊陽組Elatides化石及寧夏六盤山盆地古大氣CO2濃度進行了研究,為開展我國早白堊世氣候環境及植物群面貌的區域性對比具有重要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