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等處行中書省

甘肅等處行中書省

甘肅等處行中書省(甘肅行中書省),為直屬元朝中央政府一級行政區,簡稱“甘肅”或“甘肅省”,在當時民間多簡稱為甘肅省甘肅行省。甘肅行中書省為元朝中國本部的10個行中書省(不含征東行省等)之一,轄境包括今寧夏甘肅大部、青海東北部、內蒙古以及陝西北部的部分地區。南與四川行省等接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甘肅等處行中書省
  • 來源朝代:元朝
  • 含義:行省制度
  • 簡稱:甘肅行中書省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甘州路,永昌路,肅州路,沙州路,兀剌海路,寧夏府路,元朝部分地名考,

歷史沿革

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了大蒙古國1224年蒙古第二次攻打西夏,西夏皇帝李德旺向蒙古投降,送人質,才得免滅國。1225年成吉思汗西徵得勝後又開始對西夏的進攻。1226年李德旺病死,他的侄子李睍被推為皇帝。1227年李睍在中興府被圍半年後投降蒙古,西夏百姓“穿鑿土石,以避鋒鏑,免者百無一二,白骨蔽野”。成吉思汗此時已病死六盤山,但密不發喪,以免西夏反悔。李睍投降後按照成吉思汗遺囑被殺,中興府軍民也全被屠殺,西夏滅亡。元初在西夏故地置寧夏行省(取“地安寧”意得省名,始有“寧夏”地名),以西夏故都為中興府,改寧夏路。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將寧夏行省併入甘肅行省,於寧夏設寧夏府路。
甘肅等處行中書省政區圖甘肅等處行中書省政區圖
甘肅等處行省正是在夏國故土上設立的,其範圍在今寧夏甘肅大部、青海東北部、內蒙古以及陝西北部的部分地區。
元史記載‘中統二年(1261年),立行省於中興至元十年(1273年),罷之。十八年(1281年)復立,二十二年(1285年)復罷,改立宣慰司。二十三年(1286年),徙置中興省於甘州,立甘肅行省。三十一年(1294年),分省按治寧夏,尋並歸之。本省治甘州路,統有七路、二州
1261年,元朝政府在甘肅立西夏中興行省,治中興府,但屢次廢除,並劃入陝西四川行省。直至1286年,該省遷治甘州路,並正式改名為甘肅行中書省

行政區劃

甘州路

甘州路:上。西夏甘州宣化府鎮夷郡,甘肅軍司駐。元太祖二十一年(1226)只稱甘州,至元元年(1264)升甘肅路,三年(1266)置宣慰司,五年(1268)廢宣慰司,八年(1271)更名甘州路。

永昌路

永昌路:下。西夏屬西涼府。至元十五年(1278)析置永昌路。
莊浪縣:下。延佑六年(1319)以莊浪巡司置莊浪縣,移巡司駐陝西行省會州北卜渡。
西涼州:下。西夏涼州西涼府。元太祖二十一年(1226)歸附,只稱西涼府,至元十五年(1278)降西涼州,改屬永昌路。
本轄:東南有古浪城巡檢司。

肅州路

肅州路:下。西夏肅州和蕃郡。元太祖二十一年(1226)只稱肅州,至元七年(1270)升肅州路。

沙州路

沙州路:下。西夏沙州。元太祖二十二年(1227)歸附,廢州屬拔都大王;至元十四年(1277)復置沙州,十七年(1280)升沙州路。
瓜州:下。西夏瓜州,西平軍司駐。元太祖二十一年(1226)歸附,廢州;至元十四年(1277)復置瓜州,十七年(1280)改屬沙州路。二十八年(1291)居民遷至肅州,僅名瓜州其名。
亦集乃路:下。西夏黑水鎮燕軍司駐。元太祖二十一年(1226)歸附,至元二十三年(1286)置亦集乃路。

兀剌海路

兀剌海路:西夏黑山威福軍司駐兀剌海城。元太祖二十一年(1226)歸附,後置兀剌海路。

寧夏府路

寧夏府路(寧夏路):下。西夏興慶府,末年更名中興府。元太祖二十二年(1227)歸附,至元八年(1271)升中興路;二十五年(1288)更名寧夏路。
懷遠縣:至元十二年(1275)置,安置新歸附民眾,後省。
靈武縣:至元十二年(1275)置,安置新歸附民眾,後省。
靈州:下。西夏靈州西平府,翔慶軍司駐。元太祖二十一年(1226)歸附,只稱靈州。
鳴沙州:下。西夏鳴沙縣。元太祖二十一年(1226)歸附,升鳴沙州。
應理州:下。西夏應理縣。元太祖二十一年(1226)歸附,升應理州。
山丹州:下。西夏為刪丹。元太祖二十一年(1226)歸附,屬阿只吉大王;至元六年(1269)築山丹城,刪訛誤為山;二十二年(1285)升山丹州,為直隸州。
西寧州:下。西夏西寧州。元太祖二十一年(1226)歸附,廢州屬章吉附馬;至元二十三年(1286)置西寧州。

元朝部分地名考

元朝部分地名考:
亦集乃路:今額濟納旗黑山; 兀剌海路:今河套地區境;
鳴沙州:今中寧縣鳴沙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