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1:100萬基礎地質圖件編制

《甘肅省1:100萬基礎地質圖件編制》是由甘肅省國土資源規劃研究院擔任第一完成單位,由馮永忠、張天中、楊博、王振華、梁明宏、劉建宏、張新虎、丁三平擔任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甘肅省1:100萬基礎地質圖件編制
  • 成果登記號:20150291
  • 第一完成單位:甘肅省國土資源規劃研究院
  • 項目類別:科研項目
成果信息,成果摘要,

成果信息

成果登記號
20150291
項目名稱
甘肅省1:100萬基礎地質圖件編制
第一完成單位
甘肅省國土資源規劃研究院
主要完成人
馮永忠、張天中、楊博、王振華、梁明宏、劉建宏、張新虎、丁三平
研究起始日期
2010-01-01
研究終止日期
2012-06-01
主題詞
甘肅省;1:100萬;基礎地質圖件;編制
任務來源
地方基金;

成果摘要

"2012年9月14日,由甘肅省國土資源廳主持並組織有關專家對""甘肅省1:100萬地質礦產圖""項目進行驗收。與會專家認真審閱了提交驗收的材料,聽取了成果匯報,經質疑評議後形成以下意見:一、主要優點和成績1、該項目利用甘肅省以往特別是近三十年來取得的基礎地質調查及研究成果,開展了全省地層區劃、大型變形構造與蛇綠岩帶特徵、火山地層與火山岩岩性岩相、岩漿岩時空分布與構造環境、變質岩與變質相系研究。重塑了甘肅省不同地質年代的構造古地理。劃分了全省大地構造系統,系統闡述了甘肅構造演化的歷史。2、按新的中國地層表,厘定和修改了甘肅的岩石地層單位系統;新圈定了大量變形岩體,收集補充了大量的同位素年齡資料,初步建立了甘肅省岩漿岩岩石化學資料庫,對主要火山岩地層進行了火山噴發旋迴與噴發韻律分析;鑑別出六條重要的蛇綠岩帶和一條轉換斷層、一條板塊邊緣斷裂。3、對全省成礦區帶、成礦系列、成礦亞系列 劃分和鑑別。論證了成礦旋迴、成礦期、區域礦產成礦及控礦因素、礦產空間分布規律、重要礦床組合規律,研究了重點礦種的典型礦床成礦模式,提出了主要礦產在區域上的成礦控制因素及找礦標誌。4、在對全省區域成礦地質背景、物化探背景研究的基礎上,通過綜合礦產的空間分布規律、礦產的自然類型,提出了具有實踐意義的主要礦產區域找礦方向和遠景區。在研究的同時,對圈定的重要遠景區及時部署勘查工作,發現了肅北縣石板墩大型鐵礦、肅南卡瓦大型鐵礦床、阿克塞縣青沙溝大型錳礦床、肅北縣野馬中型銅多金屬礦,並在阿爾金及北山地區發現了一批重要的稀有金屬礦產地,擴大了西秦嶺早子溝金礦、大橋金礦等礦床資源量,使其達到了超大型規模,在指導找礦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5、編制了甘肅省1:100萬數字地質礦產圖,建立了相應的地質礦產圖要素屬性庫。編制了全省1:100萬地形地質礦產圖及1:100萬遙感影像地質礦產圖。構建了全省中小比例尺的數字地質圖平台,為基礎地質、地質災害、礦產勘查的研究、規劃、戰略部署奠定了基礎。6、報告內容翔實、資料豐富、文圖並茂,圖件美觀合理、可讀性強。研究成果對甘肅省的基礎地質研究、資源勘查工作部署及找礦突破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二、存在問題及建議1、項目在石油、天然氣、放射性礦產方面涉及較少。建議增加區域地球物理、地球化學研究成果內容。2、圖面應進一步最佳化。三、結論編圖及研究成果資料翔實,內容豐富,層次清晰,觀點明確,具有實用性和創新性。研究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在套用及指導找礦方面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專家組同意通過驗收,等級優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