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志·電力工業志》是《甘肅省志》第二十六卷,由甘肅省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甘肅省電力工業志編纂委員會編纂,主編黨長生,副主編楊世昌、黃井福,甘肅文化出版社1999年7月出版。
基本介紹
- 書名:甘肅省志·電力工業志
- 類別:地方志
- 出版社:甘肅文化出版社
- 出版時間:1999年7月
- ISBN:7806084975(7-80608-497-5)
- 編纂單位:甘肅省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甘肅省志電力工業編纂委員會
- 編纂人員:黨長生 楊世昌 黃井福
- 內容時限:1909-1990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甘肅省志·電力工業志》上自清宣統元年(1909)農曆六月記起,下訖公元1990年。主體內容分上下兩編,以章節體結構而記,凡兩編,29章,116節,319目,計70萬字。志書上編記述了82年中甘肅電力事業的起源與發展,清宣統元年(1909)甘肅織呢局恢復生產,從比利時購進一台6千瓦直流發電機發電,供生產照明,省會蘭州才開始有電。對新中國建立以來電力生產建設,包括發電、供電、用電、農電、設計、施工、修造、科技、教育等方面的內容進行了全面記述,重點突出;下編就電力工業的經營管理、黨群工作等促進電力工業生產力的發展進行了詳細記述,志書是一部省志專志,也是一部甘肅省電力工業歷史文獻。2000年獲省地方史志優秀成果一等獎。
圖書目錄
封面
甘肅省志 第二十六卷 電力工業志
甘肅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組成人員名單
甘肅省地方史志辦公室
《甘肅省志》
甘肅省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歷任成員名單
《甘肅省志·電力工業志》編委會
《甘肅省志·電力工業志》編輯室
總序
序
圖片
1988年4月,水電部副部長史大楨題詞
關懷與期望
1958年7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朱德(左)在蘭州聽取鹽鍋峽水電站工程設計匯報
1959年11月,國務院總理周恩來(左)在甘肅省省長鄧寶珊(中)陪同下,聽取劉家峽、鹽鍋峽水電站施工進展情況的匯報
圖為中共劉家峽水電工程局第一書記楊一木(右)向總理贈送工程建設圖集
1966年4月,中共中央書記處總書記鄧小平(中)在國務院副總理李富春等陪同下到劉家峽水電站建設工地視察
1983年8月,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視察劉家峽水電站
1981年9月,黃河上游發生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電力部部長李鵬(左二)親臨劉家峽水電廠指導抗洪
1968年錢正英同志(前中)親切會見劉家峽水電站建設者
1990年中共甘肅省委書記李子奇(中)視察靖遠電廠
1990年甘肅省省長賈志傑(左二)察看大峽水電站壩址
1989年10月能源部副部長史大楨(一排中)、甘肅省領導閻海旺(二排左)、盧克儉(二排右)、王道義(三排中)等視察靖遠電廠
1993年7月電力部副部長趙希正(前排中)、西北電管局局長劉宏(前右)等在靖遠電廠視察
火力發電
1942年投產的蘭州電廠黃河沿發電所500千瓦發電機組
1945年山丹培黎工藝學校60千瓦柴油發電組
50年代初建成的蘭州鄭家莊發電廠,總裝機14250千瓦
玉門石油管理局於1958年建成投產的企業自備電源——玉門電廠,1990年總裝機4.2萬千瓦
設計規模10爐8機的西固熱電廠,總裝機容量30萬千瓦。1957年11月,第一台機組投產
西固熱電廠施工場景
60年代為金川鎳郜提供動力而興建的永昌電廠,總裝機9.9萬千瓦。1965年,第一台機組投產
70年代初酒泉鋼鐵公司建成的企業自備電廠,總裝機7.2萬千瓦。1970年8月第一台機組投產
60年代為核工業基地提供動力的八○三廠,總裝機7.5萬千瓦。1970年11月,第一台機組投產
連城電廠施工場景
位於大通河畔、1982年竣工的甘肅第一座坑口電站——連城電廠,總裝機20萬千瓦
靖遠電廠20萬千瓦汽輪機轉子吊裝
甘肅省第一座大型礦口電站——靖遠電廠(一期工程裝機4×20萬千瓦,1990年投產40萬千瓦)
80年代末建成的以供熱為主兼有發電的蘭州第二熱電廠,總裝機20萬千瓦,供汽12.56吉焦/時
水力發電
1958年9月27日,劉家峽、鹽鍋峽水電站工程同時開工,圖為鹽鍋峽壩址開挖爆破
鹽鍋峽水電站施工場景
劉家峽水電站大壩施工
劉家峽水電站黃河截流挑燈夜戰
被譽為黃河幹流上第一顆明珠的鹽鍋峽水電站廠房內景
鹽鍋峽水電站,總裝機39.6萬千瓦。1961年11月,第一台機組投產發電
全國第一座百萬千瓦以上的大型水電站——劉家峽樞紐鳥瞰。總裝機122.5萬千瓦,水庫庫容57億立方米,1974年竣工。
1969年劉家峽水電站第一台機紕發電,圖為吊裝水輪發電機轉子
劉家峽水庫泄洪道放水
劉家峽水電站330千伏開關站
八盤峽水電站,總裝機18萬千瓦。1975年8月,第一台機組投產發電
在白龍江上建成的碧口水電站,總裝機30萬千瓦。1976年3月第一台機組投產發電
位於大夏河上的臨夏西川小水電站,裝機3×500千瓦,1967年4月第一台機組投產
1975年建成投產的敦煌黨河水電站,裝機3750千瓦
1977年建成投產的張掖龍渠水電站,裝機2×3200千瓦
武都縣拱壩河上的黃鹿壩水電站,裝機2×6300千瓦,1978年投產發電
黃河大峽水電站於1991年10月開工建設
黃河幹流黑山峽水電站壩址,1974年規劃容量為120萬千瓦
送變電
線路勘測
甘肅省電力設計院用計算機輔助設計系統圖
送電工人在放線
附屬檔案安裝
烏鞘嶺上施工——立塔架線
地處海拔3000米之上的鏡鐵山110千伏變電站(2萬千伏安),1969年建成投運
1969年3月建成投運的甘肅省第一座220千伏變電站—蘭州龔家灣變電站(3×12萬千伏安)
甘肅省第一座330千伏變電站——秦安變電站(2×12萬千伏安),1972年6月建成送電
1972年6月建成送電的全國第一條330千伏劉家峽——天水——陝西關中的超島壓輸電線路,甘肅段全長365.6公里
1987年3月建成投運的蘭州海石灣樞紐變電站(2×24萬千伏安)
1988年建成投運的330千伏變電站——銀城變電站(2×24萬千伏安)
1990年建成投運的330千伏變電站——金昌變電站(1×24萬千伏安)
電力調度、供用電
甘肅省電力中心調度大樓,下圖為調度室
電力微波通信塔,下圖為微波室
蘭州供電局大樓
白銀供電局大樓
蘭州地區電力調度室
蘭州市西固工業區一瞥
蘭州市街區夜景(局部)
天水供電局大樓
電氣化鐵路蘭州編組站
景泰川電力提灌黃河一泵站
景泰川電力提灌上水管道(局部)
景泰川灌區一角
科技教育
帶電作業(2組)
劉家峽水庫異重流排沙
兩固熱電廠主蒸汽管道壽命鑑定
靖遠電廠YEWPACK監測系統
電研所鍋爐室工作人員在工作
甘肅送變電公司在±500千伏葛上線長江大跨越施工中,用直升飛機放導線引繩
蘭州電力學校學生在發電廠實習
蘭州二熱套用ZJL-1型汽輪發電機線上監測
傳授檢修技術
蘭州電校20萬千瓦仿真機
修造及多種經營
蘭州電器廠製造的110千伏電力變壓器(31500千伏安)
蘭州電力修造廠廠區一角
蘭州電力修造廠電除塵器軋機生產線
小水電
甘肅火電建設公司蘭州節能設備廠生產的水處理設備——鈉離子自動交換器
蘭州電除塵設備研究所工業試驗電除塵器
蘭州電器廠開發的10千伏/100千伏安節能變壓器
甘肅送變電公司天水鐵塔廠生產車間之一
武威制桿廠生產現場
碳化矽生產線及產品外銷裝運
平涼電力局多經產品——鋼筋混凝上電桿在裝運
天水供電局多經產品之一——雕漆工藝品
鹽鍋峽水電廠農場菜園
劉家峽水庫中養殖的鯉魚喜獲豐收
文體活動
遊藝晚會、文藝演出
文藝晚會
拔河
書畫攝影集郵展覽
廣播操比賽
甘肅電網圖
概況
甘肅省各階段年發電裝機容量
甘肅省各階段年發電量
甘肅省用電量構成圖
甘肅省各歷史階段年用電量增長圖
凡例
目錄
概述
上 編
第一章 電力資源
第一節 水力資源
第二節 煤炭、石油及其他資源
一、煤炭
二、石油
三、其他資源(太陽能、風能、核能)
第二章 火力發電
第一節 發展歷程
一、歷史回顧
二、發展
第二節 直屬火電廠
一、鄭家莊電廠
二、西固熱電廠
三、永昌電廠
四、八○三廠
五、安口電廠
六、嘉峪關電廠
七、張掖電廠
八、甘谷電廠
九、連城電廠
十、靖遠電廠
十一、蘭州第二熱電廠
第三節 企業自備電廠
一、玉門石油管理局水電廠(玉門電廠)
二、酒鋼熱電廠
三、賀旗水電廠
第四節 火電設計與施工單位
一、火電設計
二、施工單位
第三章 水力發電
第一節 水力勘察和規劃
一、水力勘察
二、黃河甘肅境內水電開發規劃
三、白龍江上中游水電開發規劃
第二節 水電發展
一、綜述
二、建設水電站統計
第三節大 中型水電站
一、鹽鍋峽水電站
二、劉家峽水電站
三、八盤峽水電站
四、碧口水電站
五、建設中的大峽水電站
第四章 發電生產
第一節 生產體制
一、火電廠
二、水電廠
第二節 發電設備
一、火電主設備
二、水電主設備
第三節 運行
一、特點及生產指揮
二、重大問題
第四節 設備檢修
一、檢修體制
二、檢修計畫
三、檢修隊伍
四、檢修實施
第五節 水工建築物維修
一、重大問題處理
二、水工維護檢修公司
第六節 經濟指標
第七節 環境保護
一、環保工作
二、趨勢
第五章 供電設施
第一節 35千伏及以下設施
一、6~10千伏配電
二、35千伏送變電
第二節 110乾伏送變電
一、線路
二、變電站
第三節 220千伏輸變電
一、線路
二、變電站
第四節 330千伏輸變電
一、線路
二、變電站
第五節 工程設計與施工企業
一、甘肅省電力設計院
二、甘肅送變電工程公司
三、蘭州供電局電力安裝工程處
第六章 供電區域和能力
第一節 中部地區
一、蘭州市
二、白銀市
三、定西地區
四、臨夏回族自治州
第二節 東部地區
一、天水市
二、平涼地區
三、慶陽地區
第三節 西部地區
一、武威地區
二、金昌市
三、張掖地區
四、酒泉地區、嘉峪關市
第四節 南部地區
一、隴南地區
二、甘南藏族自治州
第七章 供電生產
第一節 運行與檢修
一、線路
二、變電
第二節 電能質量
一、無功補償
二、變壓器有載調壓
三、電壓監督
第三節 線損工作
一、管理降損
二、技術降損
第四節 供電企業
一、蘭州供電局
二、天水供電局
三、白銀供電局
四、金昌供電局
五、嘉峪關電業局
六、武威地區電力局
七、張掖地區電力局
八、定西地區電力局
九、平涼地區電力局
十、慶陽地區電力局
十一、隴南地區電力局
第八章 營業用電
第一節 用電結構
一、工業用電
二、農業用電
三、交通運輸動力用電
四、城鄉生活用電
第二節 用電水平
一、縣、鄉用電
二、人均用電量
三、電度產值
第三節 報裝服務
一、報裝接電
二、為用戶服務
三、服務費用
四、電力建設費
第四節 營業
一、抄表收費
二、用電稽查
三、營業普查
第五節 電度計量
一、電度表校驗
二、互感器校驗
三、電度表管理
第九章 生產調度
第一節 沿革
一、電力調度
二、水量調度
第二節 調度運行
一、電網發展
二、跨省聯網
三、電網運行
四、安全調度
第三節 經濟調度
一、電網經濟調度
二、水庫經濟調度
三、技術經濟指標
四、省際互送電量
第四節 電能質量
一、電壓
二、頻率
第五節 檢修調度與新設備投運
一、計畫制訂
二、調度實施
三、新設備投運
第六節 調度設施
一、通信
二、繼電保護
三、調度自動化
第十章 農電
第一節 地縣自辦電源
一、小水電
二、柴油發電
三、太陽能發電
四、風力發電
第二節 農村電網規劃
一、規劃
二、設計
第三節 農村供電設施
一、農用110千伏送變電
二、網內農用35千伏送變電
三、網外地區農電設施
第四節 農業用電
一、電力灌溉
二、農副加工
三、鄉鎮工業
四、照明及其它
五、縣辦工業
第五節 電力灌區
一、大中型電灌區
二、井灌
三、效益
第六節 農村電氣化縣試點
第十一章 修造企業
第一節 大中型企業
一、蘭州電力修造廠
二、蘭州電器廠
第二節 企業內部製造單位
一、天水鐵塔廠
二、蘭州節能設備廠
三、武威制桿廠
第三節 主要產品
一、備品配件
二、設備
三、線路器材
第十二章 多種經營
第一節 工業及產品
一、冶煉、加工
二、小水泥、小水電
三、電力設備、器材
四、輕工產品
第二節 施工安裝
一、土建施工
二、線路及其它施工
第三節 種植養殖
一、種植
二、養殖
第四節 商貿飲食服務
第十三章 科研與技術進步
第一節 計畫與經費
第二節 水電科研
一、水庫泥沙
二、抗磨材料
三、水機抗磨和修磨流道機械
四、大壩監測
五、控制爆破
第三節 火電科研
一、主蒸汽管道壽命鑑定
二、化學水處理技術
三、熱力設備清洗和防腐
四、滅火保護
五、無蒸汽運行
第四節 火電施工技術進步
一、起吊設備
二、焊接工藝
三、中頻彎管
第五節 送變電施工技術進步
一、基礎
二、桿塔
三、架線
四、變電安裝
第六節 電網新技術研究與套用
一、330千伏輸變電工程科研
二、帶電作業
三、引進新設備
四、防誤操作閉鎖裝置
五、升壓改造
第七節 計算機套用
第十四章 科技成果
第一節 國家級成果獎
一、330乾伏預應力鋼筋混凝土電桿
二、氣相色譜儀
三、大型變壓器滅火試驗
四、大型鍋爐寬極距靜電除塵器
第二節 部委級成果獎
一、45Mn2鍛造淬火鋼球
二、電力線路雪花炸藥爆壓彈
三、燃煤電廠靜電除塵器
四、變壓器微機輔助設計
五、SJD—100/10型節能變壓器
第三節 省級成果獎
一、330千伏超高壓帶電作業
二、洮河異重流排沙
三、鋼筋混凝土電桿爆壓連線
四、大型變壓器試驗新技術
五、GD—Ⅲ型冷壁三通道預熱室燃燒器
六、鍋爐燃燒與制粉系統改造
七、控制爆破新技術
八、SF-1J型電晶體收發訊機
九、增壓式水機磨蝕試驗台
第四節 重大技術革新
第十五章 技術監督與科研單位
第一節 技術監督
一、熱工儀表
二、化學
三、絕緣
四、金屬
五、水工
六、諧波
七、勵磁
第二節 技術情報
一、刊物及信息
二、科技文獻檢索
三、科技情報網
第三節 科研單位
一、甘肅電力試驗研究所
二、蘭州電力除塵設備研究所
第十六章 職工培訓與教育
第一節 文化技術補課
一、職工文化素質
二、文化、技術補課
第二節 專業人員培訓
一、專業培訓
二、職工中專班
三、委託代培
第三節 現場生產培訓
一、新人員培訓
二、在崗人員培訓
第四節 專業學校
一、蘭州電力學校
二、蘭州電力技工學校
下 編
第一章 管理機構
第一節 組織機構
一、機構沿革
二、歷任領導
第二節 管理體制
一、領導體制
二、體制改革
第二章 計畫管理
第一節 規劃
第二節 基建投資
第三節 年度計畫
一、基本建設
二、電力生產
第四節 統計
第三章 基建管理
第一節 資金來源
第二節 前期工作
第三節 工程管理
一、施工
二、施工監督與竣工驗收
三、工程決算
第四章 物資供應
第一節 供應體制
一、國家統配物資
二、部管統配物資
三、市場採購物資
四、備品及配件
第二節 物資計畫
第三節 清倉利庫
第五章 “三電”管理
第一節 用電監察
第二節 計畫用電
一、電力分配
二、負荷調整
第三節 節約用電
一、單耗管理
二、新技術推廣
第四節 安全用電
一、用電設備檢查
二、培訓教育
第六章 農電管理
第一節 體制及隊伍
一、體制
二、職工隊伍
第二節 農電安全
一、供電安全
二、用電安全
第三節 整頓農村電價
第七章 安全工作
第一節 基礎工作
一、設計審查與設備選型
二、質量監督
三、運行設備消缺和完善
第二節 安全管理
一、組織措施
二、技術措施
三、安全活動
第八章 安全紀錄與事故
第一節 企業(單位)歷史最高安全紀錄
一、發電
二、供電
三、調度
四、基建、修造
第二節 220千伏及以上變電站歷史最高安全紀錄
第三節 連續10年以上無考核事故的主要班、站
一、西固熱電廠
二、永昌電廠
三、八○三廠
四、劉家峽水電廠
五、鹽鍋峽水電廠
六、八盤峽水電廠
七、碧口水電廠
八、甘谷電廠
九、蘭州供電局
十、天水供電局
十一、平涼電力局
十二、定西電力局
第四節 考核事故
第五節 重大事故選例
一、設備事故
二、人員責任事故
三、自然災害事故
四、生產群傷死亡事故
五、火災事故
六、交通及其它事故
第九章 勞動工資
第一節 職工隊伍
一、生產
二、修造
三、基建
第二節 勞動組織
一、定員
二、定額
三、勞動生產率
第三節 勞動報酬
一、工資
二、獎勵
三、津貼
第四節 勞動保護與保險
一、勞動保護
二、勞動保險
第十章 財務管理
第一節 資金資產
一、固定資產
二、流動資金
第二節 稅金與利潤
一、主要稅種與稅負
二、稅制改革
三、利潤
第三節 生產成本
第四節 專用基金
一、更新改造資金
二、大修理基金
三、業務擴充資金
四、庫區維護基金
五、職工養老保險統籌基金
六、獎勵基金
七、企業利潤留成基金
八、職工福利基金
第五節 電價、熱價
一、電價
二、熱價
第六節 基建財務
第七節 審計
一、財務收支與會計決算審計
二、任期經濟責任與經濟效益審計
三、審計調查
第十一章 企業整頓與升級
第一節 企業整頓
一、恢復性整頓
二、建設性整頓
第二節 企業升級
一、晉升省一級、國家二級
二、安全、文明生產創水平達標
第十二章 生活福利
第一節 福利設施
一、住宅
二、食堂
三、醫療衛生
四、托幼
五、其他
第二節 福利費用
第十三章 黨群
第一節 中國共產黨組織
一、組織建設
二、紀律檢查
第二節 工會
一、組織發展
二、民主管理
第三節 共青團
一、組織
二、青年突擊隊
第四節 學會、協會
一、甘肅省電機工程學會
二、甘肅水力發電工程學會
三、甘肅省電力會計學會
四、甘肅省電力職工思想工作研究會
五、甘肅省電力企業管理協會
六、甘肅省電力文學藝術協會
七、甘肅省電力體育協會
八、甘肅省電力職工技術協會
人物
一、先進模範
周文斌
田正祿
蔣慰祖
趙萬祿
孟廣義
陳鴻良
程延灝
高培長
楊華堂
馬振華
楊國臣
宗承武
吳孝先
田仁祿
李海彥
李煜文
韓子祥
秦其昌
郭瑞祥
王開基
余義浦
劉興昌
寧如松
周景茂
瞿發顯
俞彩萍
林福海
孫世民
谷盛民
徐清海
寧俊發
任運來
朱德福
司馬須考
周悅林
王仲平
柴仰愚
董平
王軍岐
田仁祿
王同洲
趙文斌
李長栓
張志雲
趙國法
徐金海
陳鴻烈
廖忠熔
張正興
韓振國
彭建民
雷宗燦
曾尚禮
張志仁
祁光億
盛成錫
周福
岳宗典
鄧元凱
楊公福
段玉昆
吳小平
王鎰
牛海林
余志恆
潘月琴
徐永良
二、副局級以上領導幹部名錄
曹布誠
師兆祥
吳興舟
朱培屏
王奮山
張文華
蘆雁儕
史丕廉
李金鐸
信寧
王榮清
李秉鈺
李葦塘
陳一楓
樊耀
原斌
王健民
鐘永棠
田學輝
陳可言
夏樹根
梁大鈞
王賢春
邱裕民
戚玉珍
鄭世榮
張捷
李成久
李富堂
燕玉梁
黨長生
黃德明
劉宏
李文治
張明喜
張鴻臣
羅志濤
汪振中
段捷
楊連一
大事記
附錄
編後記
著作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