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官鵝溝國家森林公園

甘肅官鵝溝國家森林公園

甘肅官鵝溝國家森林公園,位於甘肅省隴南市宕昌縣城郊,由官珠溝、鵝嫚溝、雷古山等核心遊覽區組成,公園地理坐標介於東經104°01′1.82″~104°28′49.66″,北緯 34°08′34.35″~33°50′33.15″之間,東西長49千米,南北寬17千米,總面積達66平方千米。

甘肅官鵝溝國家森林公園覆蓋率達75.1%,景區內擁有4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23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50多科700多種植物資源。有20餘處形態各異的湖泊,10餘處瀑布。景區內的鹿仁古寨、陰坪寨、新坪寨等具有特色的民俗村寨保存完好。

2003年,官鵝溝被評為國家森林公園。2007年,官鵝溝被評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2014年,官鵝溝被評為國家地質公園。2022年7月,官鵝溝被確定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甘肅官鵝溝國家森林公園
  • 外文名:Guanegou National Forest Park
  • 地理位置:甘肅省隴南市宕昌縣城西南2.5千米處
  • 氣候條件:溫帶大陸性氣候
  • 開放時間:8:00-17:30(16:30之後停止售票) 
  • 景點級別:AAAAA級
  • 門票價格:普通套票150元;優惠套票110元 
  • 占地面積:66 km
  • 著名景點:雷古山、陰平湖、官鵝天瀑、鵝嫚湖、益壽池
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水文,自然資源,動物資源,植物資源,主要景點,開發建設,基礎建設,品牌建設,作用價值,文化活動,交通線路,交通,線路,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甘肅官鵝溝國家森林公園位於甘肅省隴南市宕昌縣城西南2.5千米處,距哈達鋪火車站36千米,距隴南市區116千米,距甘肅省會蘭州市340千米,距中央直轄市重慶市670千米,距四川省會成都市540千米,距陝西省會西安市650千米。公園地理坐標介於東經104°01′1.82″~104°28′49.66″,北緯 34°08′34.35″~33°50′33.15″之間。東西長49千米,南北寬17千米。總面積達66平方千米。
官鵝溝大景區

地形地貌

甘肅官鵝溝國家森林公園屬青藏高原東北部邊緣和秦嶺、岷山兩大山系支脈的交錯地帶,海拔在1748米~4154米之間。境內山巒起伏,連綿不斷,溝壑縱橫交錯,“兩谷夾一梁”的地貌特徵明顯,地勢由西北向東傾斜。西秦嶺山系支脈由東向西、從肖家灣,經楊家老梁、黑頭山、關壩山、界排山、土台子梁向西北延伸,逐漸升高到南北秦嶺的分界線和黃河與長江的分水嶺。岷山山系支脈從白日拉吉山經營盤山、蔥地山、山神爺梁、馬鬃崗梁由西北向東南延伸,形成與迭部、舟曲兩縣分界的天然屏障。由於西秦嶺和岷山兩大山系的支脈遍布全縣,又有岷江、白龍江等河流的長期沖刷、切割,境內地形異常複雜,山嶽特徵極為顯著。南部多深山峽谷,北部多黃土梁峁,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區內高山峻岭,山勢陡峭,有隴南市第二高峰海拔4154米的雷古山,其他高山有馬鬃崗梁海拔4143 米,山神爺梁海拔4037.9米,營盤山海拔3668米。

氣候

甘肅官鵝溝國家森林公園地處中國大陸腹地,屬青藏高原東北邊緣山地地區的岷山山地小區,南、北秦嶺之間,為北亞熱帶、溫帶、高原三種氣候的過渡地帶,主要為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氣候溫和濕潤,四季分明。按甘肅省氣候分區,屬隴南溫帶濕潤區。森林公園內氣候受地形影響差異懸殊,水平分布、垂直分布都很明顯,具有“一山有四季,處處景不同”的現象,年平均氣溫 8.8℃,大於等於0℃的有效積溫3410.5℃,年平均無霜期160天,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 19.2℃,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 2.9℃,極端最高氣溫35.0℃,極端最低氣溫-16.9℃,最大凍土深度45厘米,年平均日照時數 2095小時,年日照百分率47%。災害性天氣主要為冰雹、暴雨、乾旱、連陰雨、寒潮、霜凍等。乾旱多發生在4月和伏期。

水文

甘肅官鵝溝國家森林公園屬岷江流域,境內屬於岷江一級支流的有大河壩溝河、官鵝河、缸溝河、南河等四條河流。97%的是淡水,礦化度1~2克/升,pH值7.2~8.2,總硬度9~20,符合人畜飲水水質標準。
  • 大河壩溝河
大河壩溝河發源於雷公山,河長21.5千米,流域面積147.6平方千米,流經宕昌縣新城子鄉的新坪、岳藏鋪、路崗頭、大河壩等村,於新城子鄉政府所在地匯入岷江,多年平均流量1.12立方米/秒,最枯流量0.15立方米/秒,平均縱坡8%,水源涵養條件好,流量穩定。
  • 官鵝河
官鵝河發源於馬鬃崗梁,河長21.0千米 ,流域面積95.0平方千米,流經岩昌縣城關鎮的鹿仁、立界、瓦舍坪、官鵝等村,於岷江林業總場場部處匯入岷江,多年平均流量0.72立方米/秒,最枯流量0.15立方米/秒,平均縱坡 6%,水源涵養條件好,流量穩定。
  • 缸溝河
缸溝河發源於舟曲、宕昌兩縣的分水嶺山神爺梁,河長16.0千米,流域面積66.3平方千米,流經宕昌縣何家堡鄉的草坪子、缸溝、河口等村,於河口匯入岷江,多年均量0.095立方米/秒,平均縱坡7.5%,水質清潔,流量穩定。
  • 南河
南河發源於迭部、宕昌兩縣的分水嶺營盤山,河長28千米,流域面積398.2平方千米,流經宕昌縣南河鄉的八路川、茹樹、任藏、南河等村,於南河口匯入岷江,多年平均流量0.85立方米/秒,平均縱坡2.6%,水質清潔,流量穩定。其主要支流有池溝河、營盤溝河、台子溝河、黃家路溝河、遮堡溝河和朱各溝河等。

自然資源

動物資源

甘肅官鵝溝國家森林公園棲息著白唇鹿金錢豹雲豹斑尾榛雞等4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毛冠鹿蘇門羚、黑熊、藍馬雞、褐馬雞、林麝紅腹角雉等23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豹貓北方山溪鯢、黃麂子、石貂等7種省重點保護動物。

植物資源

甘肅官鵝溝國家森林公園生長有雲杉紫果雲杉、秦嶺冷杉、油松波氏落葉松華山松檜柏、櫟類、樺木、白楊等喬木和牡丹五角楓、芍藥、野丁香黃楊、虞美人、馬蘭花、杜鵑等灌木50餘科700多種,分布著刺五加冬蟲夏草、黃連、半夏貝母細辛、大黃等100 多種藥用植物,還有羊肚菌野蘑菇等食用菌。

主要景點

官珠溝景區主要景點介紹
名稱
圖片
簡介
雷古山
甘肅官鵝溝國家森林公園
雷古山
雷古山是官鵝溝大景區的三大遊覽區之一,也是隴南第一神山,主峰海拔高4145米。古羌人信奉苯教,尊崇鳳凰山神,雷古山也是鳳凰山神的祈福之地。
陰平湖
甘肅官鵝溝國家森林公園
陰平湖
陰平湖周邊高山聳峙,古木參天,森林遮天蔽日,因日照時間較短,且湖面平如鏡面,由此而得名。
公主湖
甘肅官鵝溝國家森林公園
公主湖
公主湖是官珠溝內景色最為秀麗的湖泊之一。明洪武年間,大將常遇春西征平叛,出生於官鵝溝立界村的西番三花公主率軍與之對戰,日後當地民眾遂將此湖命名為公主湖,以為紀念。
三疊湖
甘肅官鵝溝國家森林公園
三疊湖
三疊湖由數個緩坡依次重疊而成,從下往上看時可以看到非常明顯的三重疊加結構,三疊湖由此而得名。
月牙湖
甘肅官鵝溝國家森林公園
月牙湖
月牙湖形似一彎新月,四周群山環繞,山上山下,幾戶農家散布其間,月牙湖猶如一塊碧玉鑲嵌于山谷之中。
燕子湖
甘肅官鵝溝國家森林公園
燕子湖
燕子湖是官鵝溝內最為原始最為古老的一處湖泊,每當春天來臨,大量成群結隊的燕子會準時飛臨此湖,然後在周邊農家選擇合適位置辛勤築巢,繁衍生息。
鹿仁村
甘肅官鵝溝國家森林公園
鹿仁村 
鹿仁村原名“六忍村”,元軍南征大理時曾途經宕昌地區,村寨頭領為避免與元軍發生衝突,為全體村民立下“六忍”戒律,比如遇見官兵要忍,遇見刀槍要忍,心生惡念要忍等等,因此得名“六忍村”,解放後人民政府取“六忍”之諧音“鹿仁”為該村改名,沿用至今。
五穀峰
甘肅官鵝溝國家森林公園
五穀峰
五穀峰位於第一停車場與第二停車場之間,數座奇峰陡然聳立,凌架於千山萬壑之上,宛如仙人手指一般直插雲霄。清人有詩云:“遠觀宛如筆架山,近觀更喜懸崖險,五穀雜糧此地生,六畜不忘炎帝傳”。
龍涎瀑
甘肅官鵝溝國家森林公園
龍涎瀑
瀑布從懸崖上一個扁圓形山洞中徐徐流出,最後流入河谷,頗似龍口吐涎,故稱“龍涎瀑”。
盤龍峽
甘肅官鵝溝國家森林公園
盤龍峽
盤龍峽是由湍急的官鵝河歷經億萬年時光沖刷切割岩石形成的峽谷地貌,全長一百多米,峽谷最窄處僅有二十餘米,兩側岩壁以近乎垂直角度直插雲霄,同時又幽深曲折,形似巨龍遊走,因故得名盤龍峽。
五瀑峽
甘肅官鵝溝國家森林公園
五瀑峽
五瀑峽位於盤龍峽與九疊瀑之間,距盤龍峽約1000米,峽長1800米,最寬處80餘米,最窄處56米左右,因峽內有“珍珠瀑”、“水簾瀑”、“雙虹臥波”等五瀑,故稱五瀑峽。
九疊瀑
甘肅官鵝溝國家森林公園
九疊瀑
九疊瀑位於五瀑峽與鱷魚潭之間,瀑布水流降落數丈之後,被谷間山風吹起,迎風千變萬化,宛如層層重疊嵌套的銀練,故稱“九疊瀑”。
聚仙台
甘肅官鵝溝國家森林公園
聚仙台
官珠溝內有一處開闊地,此處官鵝河水流緩慢。主溝與岔溝交匯之處,有段石階山道,走過石徑和一座小橋,可見一塊直徑四、五米岩石表面平整光滑,形如石炕,又似巨形茶台,民間相傳每次神仙聚會都圍坐於巨石周圍,因故此石得名“聚仙台”。
對瀑峽
甘肅官鵝溝國家森林公園
對瀑峽
此處峽谷中有兩條飛瀑,一條從南面山岩極頂凹口處“飛流直下三千尺”,直瀉山谷,人們俗稱其為“素練瀑”,與素練瀑相對應的另一條瀑布,水勢柔弱纖細,無布簾之狀,卻有“銀珠滾落突兀岩,千珠萬珠落玉盤”之勢,對瀑峽以這對形態迥異的瀑布而得名。
官鵝天瀑
甘肅官鵝溝國家森林公園
官鵝天瀑
官鵝天瀑是官鵝溝景區最為壯觀的標誌性景觀,也是官珠溝最負盛名的網紅打卡地。
鵝嫚湖
甘肅官鵝溝國家森林公園
鵝嫚湖
鵝嫚湖是鵝嫚溝景區的第一個湖泊,湖中島叫做同心島,連線小島的橋叫做連心橋。
益壽池
甘肅官鵝溝國家森林公園
益壽池
益壽二字,即延年益壽之意。據本地村民傳言,以前每到夏季鵝嫚溝里的藏族民眾都會到益壽池游泳泡澡,這樣能使身體健壯、增延壽命。隨著景區不斷開發,考慮到遊客人身安全,益壽池現在已禁止游泳泡澡,而是建設成了一處水上樂園。
金羊湖、金羊寨
甘肅官鵝溝國家森林公園
金羊寨
金羊湖是鵝嫚溝的第二大湖,湖泊北岸的金羊寨相傳是鵝嫚公主的府邸所在,金羊湖也因此得名,現今的金羊寨生活著50餘戶木家藏族。
9D玻璃橋
甘肅官鵝溝國家森林公園
9D玻璃橋
鵝嫚溝9D玻璃橋全長208米,高120米,寬約2.6米,集空間、山水、環境、氣動、聲光電於一體。
神像沐浴瀑
甘肅官鵝溝國家森林公園
神像沐浴瀑
神象沐浴瀑布是一處間歇瀑,神似一頭大象在瀑布下沐浴嬉戲,它的象鼻前端是由碳酸鹽沉澱堆積鈣化而成。
柳林臥龜
甘肅官鵝溝國家森林公園
柳林臥龜
柳林臥龜是鵝嫚溝第一個景點,是中三疊世地層風化形成的殘丘地貌象形景觀。正面看去,像一隻巨龜匍匐在柳林村。
天外來石
甘肅官鵝溝國家森林公園
天外來石
此處峽穀穀坡陡直,怪石嶙峋,谷頂狹窄,只見一線天空。兩廂谷壁高逾十丈,懸空卡住三、五個崩塌巨石,相傳只有仙人可以從容飛渡,因此,此處峽谷又被稱為飛仙關。
金樽瀑
甘肅官鵝溝國家森林公園
金樽瀑
此處山頂有一狹縫,高約50米,分兩級,上部呈“U”型,再從其底部直瀉而下形成瀑布。因瀑布仿佛是從兩山斷裂處形成的巨形金樽中流出,因此得名“金樽瀑”。
千年紅豆杉
甘肅官鵝溝國家森林公園
千年紅豆杉
紅豆杉現在是世界上公認瀕臨滅絕的天然珍稀抗癌植物,在地球上已有250萬年的生長歷史。這棵紅豆杉已有千年歷史,據傳在此樹下虔誠祈禱,可以獲得平安幸福。
澤盪湖
甘肅官鵝溝國家森林公園
澤盪湖
澤盪,在藏語中是愛情的意思,因而澤盪湖也被稱為愛情湖。澤盪湖海拔2895米。
表格內容參考資料來源:

開發建設

基礎建設

明神宗萬曆年間,稱官鵝溝“關惡”,溝內居住馬土司中馬番人。“關惡”一詞系羌語,漢譯為“峽谷”一詞。
1950年1月,設立關惡鄉政府時因“關惡”一詞帶有貶義,改“關惡”為官鵝。
1999年,經甘肅省林業廳批准,設立大河壩省級森林公園。

品牌建設

時間
內容
2003年10月
官鵝溝被中國森林風景資源評價委員會命名為甘肅官鵝溝國家森林公園。
2007年
甘肅官鵝溝國家森林公園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2014年1月
甘肅官鵝溝國家森林公園被列為第七批國家地質公園。
2014年12月
甘肅官鵝溝國家森林公園被列為甘肅省重點建設20個大景區之一。
2015年
官鵝溝鹿仁古藏文苯教,獲得“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權威認證。
2017年3月
官鵝溝大景區管委會掛牌成立。
2018年3月
官鵝溝大景區獲評美麗中國·極受歡迎旅遊目地。
2018年12月
官鵝溝加盟中國愛情谷。
2019年1月
官鵝溝被評為甘肅省十大旅遊景區。
2020年8月
官鵝溝被授予為甘肅美術創作基地。
2020年12月
官鵝溝大景區通過國家5A級旅遊景區景觀質量評審,正式列入國家5A級旅遊景區創建名單。
2021年4月
官鵝溝大景區成為隴南市藝術創作與研究基地。
2022年7月
甘肅官鵝溝國家森林公園被文化和旅遊部確定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2022年9月
官鵝溝景區入選“甘肅文旅100個美好目的地”名單。
2023年5月26日
甘肅省文化旅遊發展大會為隴南官鵝溝國家5A級旅遊景區授牌。

作用價值

甘肅官鵝溝國家森林公園位於西秦嶺和岷山兩大山系的交錯地帶,西秦嶺-松潘大陸構造結內,是東西向的中國大陸中央造山系、近南北向的川滇-賀蘭構造帶和中、新生代以來形成與隆升的青藏高原之間交接轉換的關鍵構造域。景區內地質遺蹟景觀種類多樣、分布廣泛、特色鮮明,具有地質觀賞價值,並對研究中國中央造山系大地構造及地殼演化有重要的科學價值。

文化活動

官鵝溝景區內宕昌國、羊馬城等遺址至今保存完好。現有鹿仁古寨、陰平寨、新坪寨及大河壩等民族村寨,其村民均是魏晉南北朝時建立宕昌國的古羌後裔。
  • 宕羌儺舞
宕羌儺舞是源於宕昌古羌民族的宗教祭祀活動,已有千年的悠久歷史,於2008年被公布為甘肅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正在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為追溯歷史,再現千年宕羌的古韻遺風,已邀請專業團隊深挖宕羌歷史淵源典故傳說、發展歷程等,編排了“宕羌風雲99型實景演出。

交通線路

交通

  • 公交
官鵝溝東線游(鵝嫚溝)旅遊專線: 哈達鋪火車站-縣汽車站(10元)-彩虹橋(10元)
  • 鐵路
距離官鵝溝最近的火車站是哈達鋪火車站,路線有蘭州站-哈達鋪站,隴南站-哈達鋪,成都-哈達鋪,重慶-哈達鋪,西安-廣元-哈達鋪等,出站後乘坐公車/計程車可直達宕昌縣城。
  • 飛機
距官鵝溝景區較近機場有蘭州中川國際機場、隴南成縣機場等。
蘭州中川國際機場(乘坐機場專線)-蘭州火車站(乘坐火車)-哈達鋪火車站(出站後在哈達鋪遊客集散中心乘坐大巴)-官鵝溝
隴南成縣機場(機場出站後在機場汽車客運站乘坐大巴)-官鵝溝

線路

  • 西線(官珠溝景區)
遊客在官珠溝客服中心購票乘坐景區觀光車至通天門服務區(全長13千米),二次檢票後進入步行區,到兩河口客服中心折返(往返8千米),觀光車在返程時設有停靠點,遊客可自行下車遊覽,沿途停靠點分別為:通天門遊客服務中心、花兒灘、鹿仁廊橋、三疊湖、公主湖、陰平湖、官珠溝遊客服務中心。
  • 東線(鵝嫚溝景區)
遊客在東線鵝嫚溝客服中心購票乘坐景區觀光車至十八相會(全長10千米),步行可前往澤盪措(單程4.7千米),景交車在返程時設有停靠點,遊客可自行下車遊覽,沿途停靠點分別為:十八相會、金樽瀑、天外來石、五棵樹、神像沐浴、彩虹橋、金羊湖、益壽池、鵝嫚湖遊客服務中心。
甘肅官鵝溝國家森林公園
景區全景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